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万有引力公式,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

本文目录索引

1,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

常用要有
GMm/r^2=mr(2π/t)^2=(mv^2)/r=(mv2π)/T
=mrw^2
密度=3g/4πRG(R为该星球的半径)
mg=GMm/r^2
应用变式

求天体质量(以地球质量计算为例
①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半径r
由GMm/r^2=mr(2π/t)^2
得,M=4(π^2)(r^3)/GT^2
②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v和半径r
由GMm/r^2=(mv^2)/r,
得M=(rv^2)/G
③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限速的v和周期T
由GMm/r^2=(mv2π)/T
得M=(2πvr^2)/TG=(Tv^3)/2πG
④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由黄金代换(mg=GMm/r^2)知M=gr^2/G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

2,求万有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是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万有引力公式是计算这种相互吸引力大小的重要规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都遵循万有引力规律,不过请大家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万有引力的大小都可以用公式F=Gm1m2/r^2直接求解。在中学阶段只能运用上述公式求解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相互吸引力。万有引力常量约为6.672x10-11N·m2/kg2,只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的大小时才近似适用;当两个物体距离不太远的时候,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采用先分割,再求矢量和的方法计算;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或两个均匀球体间的引力),可用公式计算,这时r是指球心间距离。

3,万有引力公式适用于哪些情况?

适用一下四种情况: ①严格来说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②两个质量分部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本定律计算,(其中r是两个球心距离); ③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也适用(r是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④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自身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r是两物体质心间距离);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 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4,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单位都分别是什么?

1、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其中, (1)F: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2)G:万有引力常量 (3)m1:物体1的质量 (4)m2:物体2的质量 (5)r: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小)(r表示径向矢量) 2、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 的单位为米(m),常数 G 近似地等于 G=6.67×10⁻¹¹ N·m²/kg²(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扩展资料: 经典万有引力定律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人类对引力的认识,在十九世纪末发现,水星在近日点的移动速度比理论值大,即发现水星轨道有旋紧,轨道旋紧的快慢的实际值为每世纪42.9″。 这种现象用万有引力定律无法解释,而根据广义相对论计算的结果旋紧是每世纪43.0″,在观测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此外,广义相对论还能较好地解释谱线的红移和光线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的偏转等现象。这表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比经典的引力理论进了一步。 在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之后,人们看到物理的实在除了粒子还有电磁场。电磁场具有动量和能量且能传播电磁波。这使人们联想万有引力定律也是物理的实在,能传播引力波,也有许多人努力探测它,但尚无很好的结果。电磁波的传播可用光子解释,类似地,光子也导致引力子概念的引出。万有引力也不再是超距作用,而以引力子为媒介。但这些都是物理学家正在探索的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