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寓言故事,近代文学大师钱钟书,为何会反对孩子读寓言?
本文目录索引
- 1,近代文学大师钱钟书,为何会反对孩子读寓言?
- 2,寓言故事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 3,世界童话故事有哪些
- 4,《狐狸和乌鸦》主要内容
- 5,乌鸦与狐狸的主要内容以及启示
- 6,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 7,还有哪些寓言故事?
1,近代文学大师钱钟书,为何会反对孩子读寓言?
因为寓言是写给成人的,而不是写给孩子的,什么人看什么书,过早了解成人世界的黑暗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寓言故事经常会被误认为是给孩子读的童话,因为故事中经常出现动物,以动物喻人,而且里面的故事在成人看来是很幼稚可笑,没有内涵不深刻的,所以就认为是给孩子读的。可是实际上恰恰相反,寓言故事往往都是讽刺社会的阴暗面,都是讽刺成人的虚伪,正是因为成人往往都不会接受别人的指责,所以才以动物喻人的方法,来从侧面敲打成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可笑的是,只要不从正面去指责、去攻击、去让成人脸面上难堪,他们就仿佛不知道别人是在说他一样,于是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没有达到,被众多虚伪的成人避重就轻,当作了童话故事。 可是孩子们不懂成人世界的规则,这些故事中虽然大多数主角都是看上去很幼稚的狮子、老虎、虫子等等动物,孩子们并不了解这些动物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孩子们看不懂是正常的,可也是浪费时间的。然而更恐怖的是,孩子看懂了,并且学会,应用到了生活中。所以寓言故事给孩子带去了什么?让孩子一颗纯净的心接触成人世界的虚伪、阴暗?显然众人的目的都不是这个。 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在进入社会后自然能够接触到。孩子在成长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牢固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人在平时也是这么教的,然而寓言故事中所讲的道理却恰恰相反,这对于一个没有自我认知的孩子来说,他们脆弱的三观很容易就被摧毁了。 于是寓言故事不仅仅没能够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书籍,反而影响了他们未来人生的路,所以钱钟书才会反对孩子读寓言。当然,事无绝对,钱钟书大师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寓言,而是有针对性的否定。
2,寓言故事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在绿色的大森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一只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 一天,乌鸦不知从哪里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树下的狐狸看到了。狐狸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他非常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 由于乌鸦在高高的树枝上,狐狸爬不了树,又无法忍受那块肉的诱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到想办法。 狐狸仔细思考了一番,突然眼珠子一转,诶,有主意了,他走出来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我的好邻居,您好吗?” 乌鸦用眼睛瞟了他一下,知道狐狸从来不会安什么好心,就没有搭理他。狐狸只好继续挤着笑脸接着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乌鸦依然是看了狐狸一眼,什么都没有回答。 狐狸摇摇尾巴,心想,这次必须使出绝招了,于是再次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您的身体如此魁梧,本就应该做这森林中的鸟类之王!而且您的嗓子这么好,要是能够让大家听到您那无与伦比的歌声,我敢说没有人不同意,您就是当之无愧的鸟类之王!“ 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心里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歌喉,就高兴地唱了起来。没想到,他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看到乌鸦上当了,赶紧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 乌鸦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大叫,只听狐狸从洞里发出一句嘲笑,说:“哈哈,乌鸦,你若是有头脑,就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啦!”气得乌鸦直跳脚,却也拿狐狸没办法,都怪自己太骄傲了。 扩展资料:出处:《克雷洛夫寓言》 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全名是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著名寓言作家,而且是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两位是古希腊的伊索和法国的拉封丹)。他出身于莫斯科贫穷的步兵上尉家庭,没有正式上过学,童年的克雷洛夫除了读书,还经常到集市上去,在这里他学会了意大利文,学会了拉小提琴,学习了绘画。 1782年迁居彼得堡,当时那里正上演冯维辛的讽刺喜剧《纨绔子弟》,克雷洛夫看后很受启发,便开始写剧本,但大多未上演。这期间(1789—1793)他把主要精力用在办杂志上,先后编辑出版《精灵邮报》、《观察家》、《圣彼得堡水星》等刊物,发表过一些讽刺文章和《疯狂的家庭》、《爱恶作剧的人们》、《前室的作家》及《摩登铺子》、《训女》等讽刺喜剧。但是因为激进的政治倾向而未能办下去。后来他就漫游俄罗斯,其间曾给戈利岑当家庭秘书。 1806年后专写寓言。出版有《克雷洛夫寓言》9卷,共206篇。 1809年克雷洛夫出了第一本寓言集,获得了巨大声誉,1811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克雷洛夫十分勤奋,一生写了二百零三篇寓言,五十岁时学会古希腊文,五十三岁还开始学英文。他的作品生前就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成为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寓言作家。 克雷洛夫生活的年代经历了十八世纪最后三分之一和十九世纪前半叶。这一时期俄国社会经历了反对农奴制的普加乔夫起义,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走向反动和没落,亚历山大一世反动统治,1812年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等重大事件。克雷洛夫接受社会先进思想的影响,紧密关注祖国的现实生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乌鸦与狐狸
3,世界童话故事有哪些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ᎌ/p>
4,《狐狸和乌鸦》主要内容
狐狸和乌鸦(寓言故事)
主要内容:
狐狸和乌鸦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它眼珠一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没有回答。“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您的羽毛真漂亮,比其它鸟都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可是刚一张嘴,肉就掉了,狐狸叼着肉便一溜烟地跑了。
5,乌鸦与狐狸的主要内容以及启示
主要内容: 狐狸和乌鸦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它眼珠一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没有回答。“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您的羽毛真漂亮,比其它鸟都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可是刚一张嘴,肉就掉了,狐狸叼着肉便一溜烟地跑了。 从乌鸦的角度,不要轻信别人,更不要太骄傲自大,这样,是会吃亏的。 扩展资料:原文: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 它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摇摇尾巴说您的羽毛真漂亮,比其它鸟都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可是刚一张嘴,肉就掉了,狐狸叼着肉便一溜烟地跑了。 《狐狸和乌鸦》是古希腊著名寓言家,世界四大寓言家之首的伊索所著《伊索寓言》里的一篇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中收录有三十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 该寓言集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它对后代欧洲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传播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6,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1、割草男孩的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寓意: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要萧规曹随,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问几个“为什么?” 2、驴的故事 上级领导老虎下山视察,看到其他动物都在玩,而只有驴在拉磨。老虎顿时赞不绝口:“有这样勤奋的员工,是我们动物王国的幸事!”领导秘书狐狸对老虎说:“老板,驴很勤奋没错,但是,磨上已经没有东西了,他还在拉磨,这不是制造假象吗?” 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摇头叹息。驴子勤劳毋庸置疑,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结果,虽然让人不便指责,却让人不禁叹息。 寓意:与其满负荷工作,不如静下来思考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效率。如果工作没有收获,你必须果断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3、绿洲里的老先生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4、“聪明”的小男孩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100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100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有投资的观念,甚至需要投资毅力、耐心。 5、青蛙的故事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寓意: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7,还有哪些寓言故事?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1、《揠苗助长》寓言故事: 有个宋国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长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3626539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3、《郑人买履》》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