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业拥有
本文目录索引
- 1,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业拥有哪些显著的比较优势?
- 2,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有哪些
- 3,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如何?比较优势有哪些?是否发生过变化
- 4,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业拥有哪些显著的比较优势?
- 5,中国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 6,“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影响
1,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业拥有哪些显著的比较优势?
1、在工业化第一阶段结束后,已经形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加上物联和生产的制造生态体系。这样的制造生态体系对下一轮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向产品转化的过程; 2、中国具备了中端劳动力成本优势。在这个阶段,我们能够整合相对廉价的中高端劳动力,降低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 3、中国科技创新创业有着巨大的腹地和层次丰富的消费者,消费增长空间巨大,消费能力强。 扩展资料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合理:我国装备制造业普通产品总量过剩,而体现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却不能满足要求。长期以来缺乏具有工程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致使大量附加值较高的成套装备市场不得不让给外商。 2、生产效率低:主要机械产品的大部分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原创性产品和技术极少;而企业又不能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缺乏消化吸收及创新的资金和优秀人才,基本停留在仿制、实现国产化的低层次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在制造业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三大新优势
2,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有哪些
中国制造面临的新困境与新挑战
中国三十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世人瞩目,中国制造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不过,正如其他工业化国家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一样,中国制造目前也面临着比较优势减弱、生产过剩和转型升级乏力等困境以及全球新工业革命浪潮的全新挑战。
1。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逐步衰减
由于中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将过,中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进一步逆转将带来工资的进一步上涨。尽管劳动力成本在一些行业中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快速收窄的工资差距使其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我们的测算,以美元计算的中国工资预计每年将增长15%-20%,这将超过中国的生产率增速。以中美两国做对比,在考虑美国的生产率后,中国沿海地区与美国部分低成本州之间曾经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距,预计将缩减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
如果说,成本差距还只是中长期因素影响,那么决定中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则是更直接的因素。
本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要素和产业价值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推动了新一轮产业在国家间的转移。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占据研发、品牌销售渠道等高端环节,而把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转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作为北美后花园的“墨西哥”正在通过北美自贸区和自身的后发优势成为美国新的产业基地。
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上升到19.8%,但制造业研发投入仅占世界制造业研发投入的3%还低。且整体看,中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比较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工业企业平均规模还较小,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较差,许多传统产业还存在着“贫困化”增长的现象。
比如,2008年到2010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速为9.9%,但经济增长总量中2/3以上为资本积累的贡献。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带来的却是资本效率的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资本产出率为3.79,到了2000年至2007年已增加到4.25,再到2008年至2009年则上升到4.89,资本的扩大对生产率增长产生了“挤出”效应。
据测算,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较低,只相当于美国的4.38%、德国的5.56%。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来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而中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能力相差巨大。反观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企业通过缩短工时压缩用工投入,从而削减劳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得以持续提高。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非农业部门劳动力产出按年率计算环比增加4.2%,劳动生产率按年率计算环比上升2.9%,大大超出预期。
2。中国制造面临新一轮全球技术和产业革命冲击
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从已经出现的行业峰值时点看,与国际经验吻合度较高。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带来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等问题,对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提出了诸多挑战。
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兴起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既是一场数字化革命,更是价值链革命。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新型材料等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一个后大规模生产的世界正在来临。这场革命不仅将影响到如何制造产品,还将影响到在哪里制造产品,将重新塑造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现在,美欧等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促进制造业回流,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对中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冲击,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堵后追”的双重挤压。
3。制造业后发优势与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根据OECD数据库数据计算,2014年,美国研发支出达460亿美元。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支出自1998年起增长了3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1.32%,提高至2012年的1.98%。2013年中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低于发达国家在2008-2009年的研发强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2013年中国的制造业研发强度只有0.88%,而2008年美国已经达到3.3%,德国为2.4%。
在所有产业中,高技术: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研发强度最高,2007年美国达到16.9%,日本在2008年为10.5%,相对比2013年我国为1.75%;中等技术:美国研发强度最高,达到7.5%;英国为5.1%,日本为5.9%;低技术:这几个国家的中低或低技术制造业的研发强度都很低,基本都是低于1%。
相比之下,中国高技术企业研发强度仍显滞后。《科技经费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R&D经费支出2034.3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25.6%;R&D经费投入强度为1.75%,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0.87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强度最高为6.12%。具体深入到细分行业这种差距更为显著。
3,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如何?比较优势有哪些?是否发生过变化
优势产业是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一、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存在刚性及其危害性的实证分析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刚性2003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增幅达26.4%,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也实现了长足增长。并且2003年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564.4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41.4%。其增量占全国总出口增量的61%。2.从外商对华投资流向看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刚性目前绝大多数外资在华投资的产业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行业,行业的协议投资金额达到了全部协议金额的70%左右,在这一行业中劳动密集型投资多于技术密集型投资.其结果使得我国制造业成为外商转移过时设备和过时技术的接收者,抑制了我国在机械制造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二、我国产生比较优势产业刚性的理论探索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所谓“比较优势产业刚性”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一成不变地依赖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来发展对外经济.忽视应有的产业升级.并最终导致该国在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合理,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实现我国比较优势产业转型的理论选择。对于如何实现一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许多经济学家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0年代提出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4,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业拥有哪些显著的比较优势?
我国形成了比较独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
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优势,正全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增值链条不断延伸。
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巩固提高,反映的是我国比较优势和综合实力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分工协作的深化,这一发展基础和态势不会因疫情的短期影响而改变。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工业大国、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吸引外资第一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5,中国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中国制造的优势:低劳动力成本以及发挥综合优势和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质量增进和成本优势的双重提升。从劳动密集型到低端加工再到中高端输出。 而且如今的“中国制造”不再是以往低附加值、粗加工的低价产品,而是具备自主产权、精细制造的高性价比产品,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成为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环节。 中国制造业的具体优势: 优势一 、劳动力成本低 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自从制造业开始发展,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就低。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我们所占的优势是很大的,竞争力也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劳动力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虽说现在相对之前而言,劳动力成本并不能算是有很大的优势了,但是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劳动力优势依旧存在。 优势二、 潜在消费市场大 正所谓,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市场。我们国家的消费市场其实是很大的,尤其是那些潜在的。所以,我们的市场可以容纳很多新产品的诞生,也能促进这些新产品快速形成规模经济。可以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内市场,完全可以为产品的开发,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优势三 、基础完善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早就已经取得了举止瞩目的成绩。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性产业,制造业也为今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入世贸之后,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更是在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优势四 、生产比较集中 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都分布在相关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而且,我们国家又十分重视制造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很多大型制造业的生产资源基础都比较好,在经济调控下的市场导向作用,也很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6,“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制造”更深刻影响世界。3月23日,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A320飞机在天津总装线上组装。空客天津总装线首架空客A320飞机6月交付使用,今年完成了总装11架A320系列飞机的任务。新华 ▲11月17日,在北京的一家商店,销售员展示中国制造的南非世界杯吉祥物玩具。资料照片 ▲11月19日,工人们在中国新疆安装风能发电机。中国新能源产业迅速成长,产品大量出口国外,世界媒体比以往更加关注中国环保产业。资料照片 “中国制造”广告首播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两名时尚少女行走街头,身上挂着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名师设计”;一名商务人士向飞机窗外望去,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 这是中国商务部联合4家商会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投放的一则30秒钟的商业广告,其创意主旨除了向世界宣传“中国制造”并非廉价品的代名词外,同时也在强化一个印象:“中国制造”其实也是“世界制造”。正如广告结尾所说,“当我们说中国制造,也意味着与世界一同制造”,以此突出“中国制造”是世界合作的结晶。这则广告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品牌宣传活动。这一广告攻势的主要诉求是竭力在海外宣传中国品牌,提升外国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认知度,使他们不再仅仅将中国看成一个成本低廉的市场。 中国圣诞玩具被抢购一空 “中国制造”的玩具在经历了产品质量风波后,众多企业纷纷提升圣诞玩具质量,重整旗鼓占领全球圣诞礼品市场。在今年的圣诞节购物旺季中,美国消费者大量购买产自中国的玩具,部分“MadeinChina”玩具更一度成为紧俏商品。欧盟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 据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中国浙江义乌有关数据显示,义乌市场已成世界最大的圣诞礼品交易平台,其圣诞礼品出口已扩展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总量的2/3。今年前三季,义乌出口圣诞礼品超过500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30%多。 一名美国沃尔玛的销售员表示,今年圣诞树从18美元至200美元都有,全部中国进口,其中35美元至40美元价位产品已开始断货,其他分店也出现类似情况。在其他连锁商店,中国制造的圣诞礼物也销售迅速。传统热销的“胡桃夹子”圣诞木偶,“德国制造”每个售价49.99美元至129.99美元,“中国制造”只要12.99美元甚至7.99美元,很快被抢购一空。 中国太阳能产品走进发达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太阳能产品生产大国,在已经形成的电池产能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向德、美、日等发达国家出口。美国《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称:“奥巴马总统想让美国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世界领先专家’,但是在其就任的7个月里,反而是中国在努力成为绿色能源的专家——尤其在太阳能产业方面,甚至跑到美国致力于开发绿色能源。” 法国太阳能技术专家丹尼尔.鲁贝克也表示,中国国产太阳能热水器质量一流,完全可与德国产品质量媲美。“太阳能作为各国大力支持的新能源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鲁贝克表示,现在中国许多地方出台了鼓励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政策,这对推进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能源车英国“领跑” 中国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西方国家打开了市场。英国媒体注意到,杭州生产的一款四座纯电动汽车可达到同传统汽油车媲美的行驶里程。在英国,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好的REVAG-WIZ,一次充电行驶里程不过77公里;美国的TESLA声称他们的电动跑车行驶距离达到393公里,但是实地测试结果是仅241公里,售价高达10万美元。这款中国开发的四座纯电动汽车单次充电行驶里程高达402公里,计划在今后几年内销售到英国市场,预计售价在16300英镑到20500英镑之间,高性价比使这款电动车还没在英国上市就受到关注。 英国媒体称:“当欧洲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把电动汽车的量产计划安排到2011年或更迟,而在产的电动汽车有仅有80公里的行驶距离的现状下,这款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将在世界纯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上领跑。” 另外,来自中国另一个自主品牌的电动车也将在明年下半年小批量出口美国,今年,该品牌已将30辆高速电动车样车运往美国接受“考验”。 中国工人受外媒“褒奖” “中国工人”这个群体成为美国《时代》杂志今年的年度人物的并列亚军。《时代》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工人日报》评论道:“这是来自世界舆论对中国工人群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出色表现的一种赞誉。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一群体所置身国度的中国政府带领全体国民共同应对危机所取得成就的一种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