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来历,中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大体有三种:苏马利亚人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画文字;中国的汉字。它们均由图画演进成文字。那么中国文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 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字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郑樵在《六书略》的《超一成文图》一书中,认为结绳是汉文字的起源。清末王阅运也说:“结绳为绳形字母书。”但有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字源始于八卦。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又写成苍)颌造字,这至少到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吕氏春秋·君守篇》中言:“仓颌作书”;《韩非子·五台篇》亦言:“古者仓颌之作书,自环者谓之‘人’(即‘私’字),背‘人’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颌固以知之矣”。《苟子解薮》则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颌独传者一也。”那么仓颉是什么时代的人呢?历代史学家说法不一。还有人说“仓颌”一名,即契、刻等字一声之转。古人音书契,盖古文字是用刀刻非用笔写,因名契刻之人日仓颌云云。另有些人则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当是今立于浙江绍兴禹王庙内的一块《峋嵝碑》刻文。但也有人说此石系明代翻刻而立,是伪作。既是伪作,文字年代自然当疑了。” 目前,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尚钺在《中国史纲要》中说:“到了殷商才开始有了文字——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提出:“照现有《尚书》中的《商书》和地下史料来说,商是中国用文字传下来的历史的开始。”至于“夏朝文化的遗址,迄今还没有找到确实的证明。”不过,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丁易在《中国的文字》中指出:“中国的文字远在公元前1400、1500年代的殷商期,已有很多完备的文字。原始文字还得早。”唐兰的意见更进一步,他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文字的发生总远在夏以前。至少在4000、5000年前,我们的文字已很发展了。”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因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才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当还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1000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 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郭老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子遗”。如按此说,中国文字则应算成有近6000年的历史。 总而言之,中国文字究竟源始于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
2,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相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和“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3,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4,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1、结绳说 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们靠结绳记事、认事,此举起到了帮助人们记忆的作用。《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汉代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2、八卦说 关于八卦的起源说法并不统一,有摹象说、星象说、数说和杨雄的“亥”为物之源说等等。《周易·系辞》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提到八卦源自庖牺氏对自然客观世界的摹象,这与“依类象形”而作的汉字的起源是相似的。 3、仓颉造字说 相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4、刻契说 刻契是古人在结绳记事后又一种帮助记忆的实物记事法,多作契约用,比结绳记事进步多了。“契”就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刻痕。刻契的一些符号与某些汉字形体相似。如“一、二、三、亖、”与汉字数字“一、二、三、四、五”的古文字别无二致 。宋末元初戴侗提出“书始于契,契以记数”而“各如其数”,认为“刻识其数”的契刻是原始文字的一个源头 。 5、刻划说 郭沫若先生立足于半坡陶符与殷商甲骨文的比较考察,认为早期的文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刻划”和“图画”两大系统,“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为数不多,这一系统应该在图形系统之前”。从半坡发现的刻划符号来看,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单字。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义,当为汉字之源头。 6、图画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历史上曾盛行“河图洛书说”。部分近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扩展资料: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都在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早期的刻划符号与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些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种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