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斯基摩人寿命,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 2,何为教育?
- 3,因纽特人的寿命
- 4,爱斯基摩人寿命短,跟他们爱吃生肉有没有关系?
- 5,因纽特人的平均寿命为多少
- 6,爱斯基摩人为什么喜欢吃生肉,他们不怕拉肚子吗?
- 7,为什么爱斯基摩人爱吃生肉
1,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教育的概念是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一个教非常重要的考点。对于教育的概念主要从社会的角度;个体的角度;个体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还有特殊的角度来进行讲解,特殊的角度主要介绍的是谢弗勒的定义。
社会的角度主要包括广义、狭义和更狭义三个方面来论述。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因为学校教育更加专门有效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是洛克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影响学生的发展。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和个别性,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方式有互访、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施加影响。
个体的角度是个体学习的过程。
个体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个概念去判断是不是教育现象主要通过两方面:一方面是耦合性,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两个方面不能片面的强调一点;另一方面是后天动力性概念中是“促进”是积极的方面,如不良少年教小孩偷到的技巧不是教育。
特殊的角度主要是美国教育学家谢弗勒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统一的,是作者本人创制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被定义对象进行适当的说明。如教育是什么。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任何一种定义可能兼具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
练一练:
【单选题】下列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老鹰教小鹰飞翔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机械的灌输 D:路旁的公益广告教育了我们
【答案】:BD解析:教育是人类独有的,A选项老鹰教小鹰飞翔是动物的本能不是教育;B选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广义的教育;C选项机械的灌输只是强调个体社会化而没有强调社会个体化所以不是教育;D选项路旁的公益广告教育了我们是广义的教育。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发展阶段
【难度等级】★
2,何为教育?
何为教育?教育为何?古今中外的先贤前辈们在一直思考和探索,人类的繁衍不只是生理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传承。一个幼小的婴儿慢慢的长成一个成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作所为,都与其接受的教育和父母有关。 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其次是老师,起关键作用的是孩子本人。在中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穷或富裕,人们对教育的尊崇几乎到了极致。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观念:“你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从此过上安稳岁月。”换言之,努力学习考大学,是改变出身阶层的唯一途径。于是,大多数人照做了。最近看了一则纪录片,纪录片里,20 多岁的万超刚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毕业,一所三本院校,虽比不上数一数二的重点大学,但总算读完 16 年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刚出社会,万超就奔波于人潮拥挤的招聘会,他表示自己什么都愿意做。加班?没问题。工资低点?没关系。后来,有家清算公司录取他,给了当时武汉的最低工资 1500 元 / 月。工作后,他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租房 500,中午伙食费 337.5,话费 100,加起来一共 937.5,工资几乎花光。他说:“刚开始对自己还有期待,但越找工作越觉得,最简单的是你要在生存的城市里活下来。”好景不长,上了 10 天班,公司就把他清退了,理由很简单:Excel 不够熟练,无法满足工作要求。纪录片里还说到,每年都有超过 200 万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些在城市生存边缘挣扎的年轻人,被称为“蚁族”。当他们找到了工作,那些微薄的收入并不能让他们获得好的生活。我想起 BBC 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的一句话:“在中国,你必须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反观美国的高中课程,大洋彼岸的孩子幸福太多。美国高中所有学校课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选修课非常丰富,涵盖经济、法律、建筑、外语、艺术等,这些内容与社会职业接轨之余,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令人更挫败的是,在传统教育之下,我们不仅与社会脱轨,还从小就被打压得失去自我。其实,唯独遵循人的兴趣发展,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备赚钱能力,关键在于你是否会利用它。然而,我们的父母总以为那些东西并没用。小时候,你喜欢画画,他们觉得这对你的未来没有帮助,又不能赚钱,于是一味打压你的兴趣,以填鸭式的方式,逼你学各种化学、物理,因为理科生比较好找工作。久而久之,你内心最初的兴趣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了。教育就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气质和性格,采用不同的方式,陪伴孩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而不是形成整齐划一的工业产品。蔡元培先生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教育本身是让我们每个受教者都拥有独立的思考、辩证的处世态度以及能够实现造福社会的自我价值。我真的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提倡多元化,尝试摈弃打压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谁都没有权利用自己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价值,去扼杀他们的天性。就如欧文所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最本质的是陪伴一个人成为自己,成为一个人
3,因纽特人的寿命
因纽特人寿命短的真相 其实,对于因纽特人的寿命,有很多说法,现在也无从考证,传统的因纽特人的寿命到底是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但是,近代因纽特人的寿命,加拿大统计局曾经做过一次研究,研究数据如下:① 1991年,因纽特人居住区的出生时预期寿命约为68岁,比加拿大平均寿命低10年。 1991年至2001年,因纽特人的寿命也没有增加,整个加拿大的预期寿命增加了约2年,结果,差距扩大到超过12年。 这是现代因纽特人的寿命,具体原因文后会讨论,关于原始的因纽特人,没有太多相关数据,我们只能估算。 我们先来看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是1822-1836年的数据,来源于早期俄罗斯对阿拉斯加地区人群的调查报告 爱吃肉的因纽特人,为什么寿命很短? (1170个因纽特人,死亡年龄) 我们看到因纽特人的死亡率有两个最高峰,第一个就是婴儿期和儿童期(1-4岁),第二个就是成年期25-45岁。 大约有25%的人活过60岁,从这个数据来看,那个时期的因纽特人大约的平均寿命是43.5岁,没错那个时候的人均寿命就是很低,和传统的原始人一样。 因纽特人婴儿,儿童死亡率高 原始人的婴儿成活率非常低,这个是很正常的,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婴儿死亡率可能高达6‰。
4,爱斯基摩人寿命短,跟他们爱吃生肉有没有关系?
寿命短,肯定和他们爱吃生肉有关系,毕竟生肉大家都知道,里面会有不少的细菌之类的,没有经过高温消毒,肯定会有影响,而且他们的平均寿命也特别短,没有超过30岁,也就是在壮年时期就死了。 爱斯基摩人最开始也不是自己想吃生肉,他们生活于北极圈附近,四周,基本上没有什么植被,也没有什么可以燃烧的东西存在。即使有着少量的树木枯枝,也会在很短时间内消耗干净,虽然现在考证有着海底可燃冰的存在,但他们也不知道,也没有利用方式,所以没有东西能够加热食品。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得不吃生肉,如果他们不吃生肉,可能活不到现在,大家都知道,咱们吃食物一定要搭配均匀。古代人航海特别重视,要有水果和蔬菜,但是爱斯基摩人就没有这个条件,他们没有办法摄入维生素,但是在生肉里面含有维生素,维生素如果加热之后很容易就被破坏,所以为了防止得坏血症,他们必须吃维生吃生肉,跟古代人航海吃生的鱼内脏也是一样的。 是因为这些原因,使他们不得不吃生肉。或者可以换句话说,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爱斯基摩人好像去考证是由咱们中国北方人迁过去的,和咱们中国人有多很多相似的地方,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让自己的族群能够继续活下去,他们选择了顺应自然,选择了食用生肉。 虽然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太文明的形象,有点茹毛饮血的感觉,但其实呢,他们自己觉得很棒,我们要尊重他们,而且他们好像也不太喜欢被人称为爱斯基摩人,在印第安语言里面,爱斯基摩人是一种贬义词,在嘲笑他们茹毛饮血,喜欢吃生肉。
5,因纽特人的平均寿命为多少
加拿大统计局称,1999年至2001年间,因纽特人的寿命在64至67岁,并似乎已经“停滞”,比加拿大平均寿命79.5岁低很多。而平均寿命却稳步提高。 加拿大因纽特团结组织的主席称,“很多人认为在北极的生活很质朴纯净,因纽特人不会面临生存的问题。但是事实上那里的人们却在艰苦的环境里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以求生活得更好。” 因纽特人目前的寿命与加拿大人在10世纪40年代的平均寿命差不多,该组织主席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甚至连公共医疗服务都没有,是的,这很令人震惊。” 因纽特人的预期寿命在加拿大三种土着居民中是最短的。另外两个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和混血人。他们的人口总计120万,占加拿大3200万人口的3.8%。 扩展资料 因纽特人的生活方式 爱斯基摩人(Eskimo)生活在北极地区,又称为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 美国的联邦法律在称呼少数族裔时,不再使用“爱斯基摩人”等具有歧视性的词汇,“爱斯基摩人”由“阿拉斯加州原住民”(Alaska Natives)取代。爱斯基摩人这个生活在北极圈以北的民族,过去是靠在海上捕鱼和在雪地里打猎为生的,如今大多生活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地区,有6万8千人,生活已经与祖辈不同。 狩猎是爱斯基摩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或者说,在北极地区狩猎是爱斯基摩人的“特权”。他们世世代代以狩猎为主。在格陵兰北部,他们在冬夏之交猎取海豹,6~8月以打鸟和捕鱼为主,9月猎捕驯鹿。而在阿拉斯加北端,全年以狩猎海豹为主,并在冬夏之交猎取驯鹿,4~5月捕鲸。 夏季,爱斯基摩猎人划着单人皮划艇,带上海豹叉或带刺梭标、网、绳子等工具来到海豹经常出没的海面寻找猎物。猎人静静地划着双桨,不停地搜索海面。 爱斯基摩猎人从小练就一副好眼力,能看见100~200米远处嬉戏的海豹。一旦发现猎物,猎人便快速悄悄接近目标。等到靠近时,猎人迅速拿起鱼叉使劲投向海豹。 到冬季时,海面冰封,爱斯基摩人就采用另一种方法猎海豹。海豹属于哺乳类动物,虽然生活在大海中,但却靠肺呼吸,所以必须经常不断地浮到海面呼吸空气,然后再潜入水中。海豹每吸一次气,可在水下呆7~9分钟,最长可在水中呆20分钟左右。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它们就会窒息而死。由于北极地区冬季海面结冰,海豹无法在冰下找到换气的地方,它们就由下而上把冰层凿出一个洞,作为呼吸孔。爱斯基摩人就是通过寻找海豹呼吸孔来猎捕海豹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爱斯基摩人 环球网-加拿大土著因纽特人平均寿命低于加拿大人
6,爱斯基摩人为什么喜欢吃生肉,他们不怕拉肚子吗?
从位置上看,狗国比女真还要靠北,基本上隔白令海峡与美洲对望,也就是位于如今西伯利亚楚科奇半岛东缘。史书记载狗国人“衣狗皮,食狗肉,养狗如中国人养羊。不种田,善捕鱼,其年鱼多,谓之好收。”从这些习性来看,几乎与爱斯基摩人如出一辙,而狗国的标注地点恰恰也是爱斯基摩人的活动范围。如此一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狗国”实际上就是明朝时期对爱斯基摩人的称呼。 爱斯基摩人曾经广泛分布于阿拉斯加、加拿大和格陵兰,如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个族群已不需要像他们的祖先那般终生与茫茫冰雪斗争了,但仍有一部分人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养雪橇狗、猎北极熊、住冰块屋。实际上,“爱斯基摩”这个称呼来自印第安语,意思是“吃生肉”。因为古时候的爱斯基摩人与印第安人互有争端,来自南部温暖地区的印第安人就根据对方的生活习性,嘲讽性地把他们命名为“吃生肉的人”。 长久以来,爱斯基摩人十分排斥这个名字,他们更喜欢称自己为“因纽特人”,于是在2004年因纽特民族发布声明,从此所有的官方文件都称“因纽特”。应该来说,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以生存条件来论,因纽特人无疑是最强悍、最勇敢、最坚韧不拔的民族。因为生存在北极圈以内,这里的人不仅要忍受长达数月的黑夜,还要在寸草不生之地猎捕鲸鱼、追杀海豹。 毫无疑问,熟肉比生肉更富口感,但生肉在熟化的过程中会破坏其中的几种维生素。一般我们会通过食用水果和蔬菜来补充这几种维生素,但因纽特人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那么就只能通过吃生肉来解决。再者,茫茫白雪之上也确实找不到树枝和柴禾来随时生火,久而久之因纽特人便形成了吃生肉的习惯。因此,如果你有幸到因纽特人的家里做客,不要惊奇于他们的食谱,因为所有菜的烹饪方式都一样,那就是直接生吃。
7,为什么爱斯基摩人爱吃生肉
为了补充维生素。新鲜的血液中含有维生素的。北极是没有蔬菜的,他们吃生肉主要是来补充蔬菜中含有而熟肉中没有的养分。 补充:直接食用生肉是外界对爱斯基摩人最直观的印象,其实这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共同特征。至今爱斯基摩人仍然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俗。 补充:爱斯基摩(Eskimo)人,生活在北极地区,又称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