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认为历史有其客观的支配规律,认为社会变化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阶层冲突的分析来帮助理解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冲突是由于资产所有者所拥有的高生产率生产资料与无产者从事的社会化劳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的。由无产者劳动所得的价值剩余未能公平的分配给劳动者而集中在资产所有者手上。冲突的后果便是劳动所有者的“异化”,这将导致社会动荡引发革命。革命的最终结果便是社会主义的建立——一种基于社会公有产权的生产模式,基于个人贡献所得的分配模式以及按需生产的经济模式。尽管马克思并未预言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但他指出基于科技及生产率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将会过渡到共产主义。到那时阶级,国家,社会将被公有制取代。各尽其用,各取所需。马克思其实也是一种早期的社会经济学理论,其供需理念分析了物质条件即生产中的生产资料,经济活动以及社会需求的关系。认为这些关系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以及其上层建筑。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生产要素在一个社会政治体制安排下没能被很好的利用是阶级冲突产生的一个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什么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①实践或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或认识能力的人,是人类活动中唯一能动的要素。 ②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并通过指导实践活动实现对世界的能动改造。 ③实践或认识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改造或探索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客体。 ④实践或认识中介则是指社会主体在改造或探索现实世界的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⑤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⑥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②在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实践处于基础地位,并起着决定的作用。 ③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科学的理论能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极大地推动人类的理论创新,推动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反动的理论会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到阻碍作用,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遭受挫折和失败。 ⑤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多方面:使主体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改造世界的活动;使主体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预先确定相应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使主体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特点 ①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认识主要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②直接经验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人们通过他人或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最终来自于实践。 ③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间接经验是认识的“流”。 2.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和两条认识路线的特点 ①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人的认识过程不是机械的、消极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个在大脑内部进行抽象和重构的能动的过程。 ③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 ④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认为认识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过程,先验论则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坚持认为认识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过程。 ⑤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特点 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②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以实践为基础,把主客体的关系首先看成实践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③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考查认识运动,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3.认识运动的规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 ①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属于“生动的直观”阶段。 ②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③感觉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具体的、生动的认识形式,知觉则是指人们在感觉的基础之上所获得的对事物整体形象具体的、生动的认识,表象则是对感觉和知觉的联想、记忆和再现的过程。 ④理性认识作为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属于“抽象的思维”阶段。 ⑤理性认识主要包括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⑥概念是人们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是思维的细胞。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还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⑤既要反对夸大感性认识、否定理性认识的经验论的错误,又要反对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的唯理论的错误。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①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但同时又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②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③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因素。 ④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的重要作用有:指导、解释、认知、预见等作用。 ⑤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的重要作用有:动力、诱导和激发作用。 (4)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即物质变精神;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精神变物质。 ②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前提和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④具体的统一就是指认识必须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事物相符合,历史的统一则是指认识必须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4.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的客观性、一元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具有客观性;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具有客观性。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把真理称为客观真理。 ③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的认识,正确的只有一个。 ④任何真理都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⑤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每一个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 ①绝对真理都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②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也没有纯粹的相对真理。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也是相互渗透的,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 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人类认识的发展,就是不断地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⑤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绝对主义错误,又要反对相对主义错误。 (3)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②实践作为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桥梁”,具有两大品格: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理论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它能把主观认识、理论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检验,从而判定它们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 ④逻辑证明是在理论范围内进行的理论推导,本质上是“用认识检验认识”,属于主观性标准。 ⑤逻辑证明不属于实践检验,而是对实践检验的必要补充。 5.真理与价值 (1)价值与价值评价 ①价值是揭示客体对于满足主体(只能是人)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即客体相对主体需要的意义,本质上体现的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关系。 ②价值的特点主要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③价值评价的对象是价值主客体的关系。 ④要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价值主体必须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还要求主体具备评价必需的知识和信息。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①人存在双重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②如果以他人、社会为主体,个人为客体,这时人的价值指的是社会价值,亦称“贡献”。 ③如果以个人为主体,他人、社会为客体,这时人的价值指的是个人价值,亦称“索取”。 ④“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通过手段实现目的。 ⑤科学的价值观首先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认为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 (3)真理和价值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价值则是指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 ②真理体现着物的尺度,而价值则体现着人的尺度。 ③真理是一元的,而价值是多元的。 ④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制约性,而价值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⑤真理与价值密切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的含义 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党的思想路线即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 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体现。 首赞 +1 平台声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首要的观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首要的观点。 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的必然要求。 扩展资料: 实践性本质特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

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吗?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6,马克思主义最核心和根本的内容是什么?

1、最根本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7,“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吗?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8,高分求答: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下。

9,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各指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其实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看法,方法论是世界观具体运用的结果,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世界观就没有方法论。具体就是人们按照世界观的根本看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或者把世界观的各种原理、原则用来指导对世界、现实的认识时,世界观就成了方法论。因此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整体,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是各指什么而是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上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唯心主义哲学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机械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不同,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唯物辩证的方法论。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都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这种统一始终贯穿于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其中任何一个规律,任何一范畴都既是世界观,又起着方法论的作用,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把辩证法作为方法而否认它是世界观,或者把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而否认它是方法,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不仅说明了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在于说明了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个理论体系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任何抛弃世界观、方法论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观点是错误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还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是不断发展的,这是理论原理、理论运用和理论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将马克思主义区分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是反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任何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才具有发展性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主义宣言》中问世,经过足足20年的潜伏阶段,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越来越迅速地为日益广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这一发展过程是马克思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使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研究,使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上,从而使世界观、方法论走向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功能。马克思认为,哲学不能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种既能科学地解释世界又能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不是彼此独立的板块结构,而是相互渗透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前,马克思是从哲学原则出发,把共产主义看做是某种哲学原则的实现,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之所以合理、之所以必然实现,是因为这种制度是符合人性的制度,是向人性的复归,“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指出,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坚决排斥主观臆测。纵观全部哲学史,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哲学基本是哲学家的哲学,是少数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同。它不是少数人的哲学,不单纯是哲学家的哲学,而是群众的哲学,也可以说是大众的哲学。从当代世界来看,对人类实践和认识影响最大、最深、最广泛的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必然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极大的影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地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创新中吸取养分,并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指导概括。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为现代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辩证思维的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化为中国人民的方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哲学又必须成为各国民族文化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中国革命实践需要的根本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中国哲学自己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这一哲学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 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和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基础。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对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使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上,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共产主义理论三者的相互贯通,使世界观、方法论走向完善和成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世界观、方法论。

10,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一简要论析。

  一、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义有一个总体性把握。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为理解人及其活动的出发点,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扑朔迷离现象背后的根本动因,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以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为实践基础的、有着自身一般规律性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其中,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2.不同民族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唯物史观认为,在通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实际国情及其所提供的历史条件的特殊性,不同民族国家在具体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也必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没有一个适合各国情况的绝对统一发展模式。

  3.人的社会主体性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2]追求人本身的发展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目的。从人的历史活动出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类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进而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规律的最终实现者,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因此,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至上性的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价值诉求。

  4.共产主义社会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形态提出了伟大构想,提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指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的服务,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自觉调节的丰富而又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类存在物。

  上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石。在此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道路的基本内涵则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底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4]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剥削阶级压迫,中国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由中外反动势力形成的畸形化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难以保障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暴力革命成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佳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观察和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和把握了阻滞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近代中国革命首要的问题,并在组织和发动工农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人民政权。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尖锐矛盾,并为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政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