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努尔哈赤评书,清朝皇帝排行顺序

本文目录索引

1,清朝皇帝排行顺序

清朝皇帝排行顺序: 1、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位时间是1616年2月17日-1626年9月30日。他是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年号天命。 2、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在位时间是1626年10月20日-1643年9月21日。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后金年号天聪,大清年号崇德。 3、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位时间是1643年-1661年。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年号顺治。 4、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时间是1661年-1722年。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是顺治帝第三子。 5、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位时间是1722年12月27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 6、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36年登基,在位60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 7、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公元1796年登基,在位25年。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 8、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在位时间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年号道光。 9、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在位时间1850年3月9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年号咸丰。 10、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在位时间1861年11月11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11、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位时间1875年2月25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 12、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9年登基,在位3年。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扩展资料: 清朝历史进程: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皇太极由后金大汗进位为大清皇帝。至1911年十二月宣统退位,凡十一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 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颙琰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皇帝排行顺序

2,清代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共有12位君主,历代帝王的名称是什么?

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3、顺治 帝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4、康熙帝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5、雍正帝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6、乾隆帝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7、嘉庆帝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8、道光帝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9、咸丰帝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10、同治帝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11、光绪帝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12、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3,文学是什么意思?

1、文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为社会经济服务。   2、 相关书籍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3、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4、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1]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   高等院校里一种学科,包括新闻与传播,汉语言学等小类。

4,文学怎样分类

文学按照体裁分为四大类:诗、散文、戏剧、小说。 1、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 2、散文是一种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 3、戏剧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4、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扩展资料: 文学的价值: 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价值。 关于精神,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精神价值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 正如早期的德国现象学学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构成其价值的确定的特性,那就是艺术的精神性价值的特性,即它并不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服务的手段。这些价值是作为存在于作品之中,作为被包含在艺术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们体验的。” 艺术,在履行自己的种种“服务”职责时,反而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它自己,而我们在拥有过多“艺术作品”时却失落了“艺术的精神”。 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5,文学的概念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 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 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 扩展资料 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 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 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6,求:单田芳说过的所有评书书目

1、《封神演义》 2、《赵武灵王》 3、《楚汉争雄》 4、《三国演义》 5、《刘伶传奇》 6、《花木兰》 7、《侠侣情仇》 8、《隋唐演义》 9、《新隋唐演义》 8、《全聚德传奇》 9、《说唐后传》 10、《大唐惊雷》 11、《薛丁山征西》 12、《薛家将》 13、《小五义》 14、《西游记》 15、《宏碧缘》 16、 《深宫惊变》 17、《安史之乱》 18、《三侠五义》 19、《五鼠闹东京》 20、《大破冲霄楼》 21、《七杰小五义》 22、《白眉大侠》 23、《龙虎风云会》 24、《水浒全传》 25、《杨幺传》 26、《铁伞怪侠》 27、《明英烈》 28、《大明英烈》 29、《燕王扫北》 30、《洪武剑侠图》 31、 《燕王剑侠》 32、《永乐剑侠》 33、《天下故事会之古代奇案》 34、《努尔哈赤》 35、《明末遗恨》 36、《李自成》 37、《话说台湾》 38、《清官于成龙》 39、《十二金钱镖》 40、《三侠剑》 41、《连环套》 42、《清官册》 43、《童林传》 44、《古今奇案》 45、《洛阳豪客》 46、 《百年风云》 47、《林则徐》 48、《曾国藩》 59、《天京血泪》 50、《廊坊大捷》 51、《民国英烈》 52、《乱世枭雄》 53、《千古功臣张学良》 54、《大河风流》 55、《栾蒲包与丰泽园》 56、《慈禧陵墓被盗》 57、《918风云》 58、《新儿女英雄传》 59、《平原枪声》 60、《太平洋大海战》 61、《破晓记》 62、《风雪大别山》 63、《辽沈战役》 64、《九一九演义》 65、《贺龙传奇》 66、《少林将军许世友》 67、《血色特工》 68、《老店风云》 69、《羊神》 70、《牛根生发展史》 71、《京城神探刑侦档案一生守候》 72、《根本利益》 73、《巨骗内幕》 74、《九七大案纪实》 75、《江洋大盗缉捕纪实》 76、《书评雅典》 77、《亚运三国》 78、《言归正传》 79、《三侠剑》 扩展资料: 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15时30分),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曲艺世家。 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2018年9月11日下午15时30分,单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4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单田芳

7,单田芳十大经典评书有哪些?

单田芳十大经典评书:《明英烈》、《乱世枭雄》、《白眉大侠》、《隋唐演义》、《三侠剑》、《刘秀传》、《岳飞传》、《三侠五义》、《大明英烈》、《薛家将》。 1、《明英烈》 这部评书是由单老讲述的,单老在讲述这部评书的时候,将从元末到明初的传奇、野史、正史介绍得非常清晰而且细致,如果想快捷了解历史的话,可以听听这部评书。它的经典度是相当高的。 2、《乱世枭雄》 这部评书也是由顶级的作家单老讲述的,主要说的是东北名将张作霖的事迹,单老在描述的时候,将这个人物说得栩栩如生,文字用的恰到好处,情节很生动,极其的受到人们喜爱。 3、《白眉大侠》 讲的是宋朝四帝仁宗皇帝执政期间,以徐良、白云瑞为书胆,包括七侠、大五义、小五义、小七杰等众开封府校尉,在八王赵德芳、包拯、颜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为保国泰民安而不顾个人安危,抗强暴、战邪恶、捣匪巢、灭贼寇的故事。 4、《隋唐演义》 评书讲述的是隋朝末年,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大隋朝政,他们残害忠良,鱼肉百姓,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以秦琼、徐懋功、程咬金等人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汉歃血结盟,在瓦岗山建立了反隋义军,招英雄、纳贤士,共除昏君,力扶明主。 5、《三侠剑》 这部评书是单老的原创作品了,无论谁说这部评书都是无法超越单老的,当然这部评书非常长,故事情节有很多,如果仅仅看书的话,也是很无聊的,听评书的话,就会把人带到场景当中去。 6、《刘秀传》 评书人田老将姚七、马武、贾富、陈鹏等人物塑造得非常好,情节设置很好,丝丝入扣,田老在讲述这部评书的时候一气呵成,很是令人们敬佩。 7、《岳飞传》 很多人看过《岳飞传》这部评书,之所以受人喜欢,因为岳飞的爱国情结,评书人在讲述的时候,将岳飞的形象,场景设置得很到位。 8、《三侠五义》 单田芳的《三侠五义》是古典侠义评书的极品,是原汁原味的具有中国大陆特色的侠义作品。这部评书故事性强,情节感人,是评书中侠义爱国的典范。 9、《大明英烈》 评书讲述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同时起义的苏州王张士诚、南汉王陈友谅等反王不服,于是联合讨明。朱元璋御驾亲征,平定反叛,多次陷入奸计,先是围困牛膛峪,后又失利九江口,九死一生,困难重重,幸有胡大海、刘伯温等各路英豪忠心辅佐,才最终扫平反贼,统一了江南七省。 10、《薛家将》 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名字虽叫《薛家将》,但其实只有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单田芳的《薛家将》评书堪称经典,只可惜没有说到废武立唐就结束了。 评书衰落,主要是演员问题,不只是年轻演员有问题,中老年演员也有问题。下工夫不够,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个节目如果连观众都拿不住,就不能叫艺术,很多段子,演员说得松松垮垮,最多抖个包袱,逗大家一笑,这就不是评书了,评书应该靠人物和故事。

8,单田芳的所有评书及简介?

单田芳生平简介

单田芳:(1935.11— )河北涞水(一说山东德平)人。原名单传忠。1935年11月11日出生于天津(一说营口)。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收到东北工学院和沈阳医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由于他酷爱说书而弃学从艺,后来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其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1956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即使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艺术水平大进。二十四岁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间,他先后说过《三国》、《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传统评书和《林海雪原》、《平原枪声》、《一颗铜钮扣》、《新儿女英雄传》、《破晓记》、《红色保险箱》等新书。在十年动乱中虽遭厄运,但仍然坚持练功,默诵书词,结构新篇。

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瓦岗英雄》)。此后与其合作十余载,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主要有《三国演义》、《明英烈》、《少帅春秋》、《七杰小五义》等,风行大江南北全国几十家广播电台。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六亿。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从书。2000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单田芳评书全集”。《中国武侠小说史》也将其列为近年来大陆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评书《白眉大侠》和《宏碧缘》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此外,他还录制了《千古功臣张学良》、《七杰小五义》、《隋唐演义》、《铁伞怪侠》、《栾蒲包与丰泽园》(正续)、《刘伶传奇》等多部电视评书和自编自演了《龙虎风云会》(正续)等广播评书。单田芳还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系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

单田芳认为,“说书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头”,能够起到异峰突起的作用。生动、准确、鲜明是其评书的最大特点。其评书,口风老练苍劲,自然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有趣;行文逻辑周密,句法无误;说文时,满腹经纶,诗词歌赋,华丽高雅;说白时,乡情俗语,民谚土语,亲切生动。总之,他能用生动、精炼、准确、鲜明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愤,极大地调动了听(观)众的想象力。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为他赢得“单国嘴”的美誉。他对待评书创作一丝不苟。在编录《百年风云》(曾在全国一百四十家市级电台播放,)时,就参阅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国》、《天京之变》、《慈禧前传》、《清宫十三朝》等几十种资料。

出版评书作品:《瓦岗英雄》(两册,山西人民)、《说唐后传》(春风文艺)、《宫门挂玉带》(中原农民)、《薛仁贵征西》(中原农民)、《明英烈》(春风文艺)、《大明英烈传》(黄河文艺)、《燕王扫北》(中原农民)、《风尘三侠》(中原农民)、《包公案》(黄河文艺)、《七杰小五义》(两册,黑龙江人民)、《白眉大侠》(两册,内蒙古人民)、《铁伞怪》(海天版)、《燕王剑侠》(内蒙古人民)、《大明风流谱》(中国文联)、《大明五杰》(作家版)、《连环套》(内蒙古人民)、《三侠剑》(两册,内蒙古少儿)、《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再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童林传�6�1前传》(两册,内蒙古人民)、《童林传�6�1后传》(两册,内蒙古人民)以及“单田芳评书全集”(群众版)等。


卖女孩的小火柴 2006-05-12 12:15
田芳出版评书全集目录

序号 评 书先古 先古
1 封神演义
三国 三国
2 三国演义
两晋 两晋
3 英雄走国
4 刘伶传奇

隋唐 隋唐
5 风尘三侠(侠侣情仇)
6 薛刚反唐
7 花木兰
8 隋唐演义 (又名瓦岗英雄传)
9 新隋唐演义
10 宫门挂玉带
11 程咬金
12 说唐后传
13 大唐惊雷
14 薛仁贵征东
15 薛丁山征西
16 薛家将
17 宏碧缘 电视版叫《侠侣情仇》
18 深宫惊变
19 安史之乱
20 罗通扫北


五代 五代
21 十三太保

宋代 宋代
22 杨家将
23 三侠五义(又名包公案)
24 五鼠闹东京
25 大破冲霄楼
26 七杰小五义
27 七侠小五义
28 白眉大侠
29 龙虎风云会
30 龙虎风云会(续)
31 水浒全传
32 水浒外传
33 武松传
34 杨么传
35 说岳
36 铁伞怪侠
37 呼家将
38 呼延庆打擂


明朝 明朝
39 明英烈(又名朱元璋演义)
40 大明英烈
41 洪武剑侠图
42 燕王扫北
43 燕王剑侠
44 永乐剑侠
45 大明风流谱
46 大明五杰
47 明末遗恨

清朝 清朝
48 三侠剑
49 续三侠剑
50 后续三侠剑
51 童林传
52 十二金钱镖
53 连环套
54 林则徐
55 曾国藩
56 左宗棠
57 义和团
58 太平天国
59 清官于成龙
60 清末风云录(上)
61 清末风云录(下)
62 辛亥风云录
63 天京血泪
64 洛阳豪客

民国 民国
65 民国英烈
66 乱世枭雄
67 千古功臣张学良
68 栾蒲包与丰泽园
69 新儿女英雄传
70 破晓记
71 平原枪声
72 辽沈战役
73 百年风云
74 乱世枭雄
75 少帅春秋
76 龙争虎斗丰泽园

现代 现代
77 巨骗内幕
78 江洋大盗缉捕纪实
79 九七大案
80 一颗铜纽扣
81 九十年代大案要案侦破纪实
82 根本利益
83 单田芳说单田芳
84 红色保险箱



国际 国际
85 二战风云录

综合 综合
86 古今奇案
87 话说台湾
88 五千年历史演义
89 单田芳访谈

9,单田芳全部评书目录

1、封神演义全140回 明代魔神小说,演述商末政治纷乱与武王伐商故事,“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的宿命观点,是《封神演义》一书的支架,斩将封神,强调神权皇权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其瑰丽无比的奇诞气象和气势磅礴的神话韵味,几千年来难有匹敌。 2、三国演义 广播版86回:只是三国的片段。从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到刘备入川。但没有官渡大战等重要情节,刘备入川也是用3回带过而已。所以事实上只到三气周瑜而已。 电视版125回:比85回版略长些,说到六出祁山。但同85回版大同小异。单老说的还是比较有生气动听。 3、刘伶传奇 《刘伶传奇》该书由著名评书演播大师单田芳担纲。该评书以中国酒文化为线索,反映了晋代社会生活的历史长卷。 4、新隋唐演义全150回电台版。 5、《瓦岗英雄》单田芳,王樵。 6、《程咬金》60回讲史袍带类。 7、《宫门挂玉带》20回有中原农民版讲史袍带类。 8、《罗通扫北》讲史袍带类。 9、大唐惊雷100回讲史袍带类。 扩展资料: 评书主要特点: 1、快节奏 单田芳评书干净利落的快节奏,主要体现在书的结构上。它适应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拍一反过去艺人对游离主题的细节烦琐描述。情节进展快,不拖泥带水。 他的每部书都紧紧围绕“书胆”展开,突出评书艺术的“一条筋”。每段书的安排也十分紧凑,在有限的30分钟内,既让听众听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又为下段书留下“扣子”。 2、长知识 单田芳的评书,在向人们讲述故事的同时,还向人们讲述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知识。光是他书外书中的知识,就足以使人大开眼界。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及天文地理、琴棋书画、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等等均包容其内。 3、设置悬念 评书依靠悬念来调动听众的审美探究热情。单田芳的评书,正是通过精心设置悬念达到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来吸引、感染听众。单田芳认为,“说书即要有平,也要有爆”。评书艺术中的爆,也叫起“浪头”,单田芳的评书通过起“浪头”来感染听众,目的是达到异峰突起的感受。

10,单田芳前辈都有哪些评书?

电视评书作品:
《封神演义》
《赵武灵王》
《楚汉争雄》
《三国演义》
《刘伶传奇》
《侠侣情仇》
《隋唐演义》
《新隋唐演义》
《全聚德传奇》
《大唐惊雷》
《薛丁山征西》
《薛家将》
《小五义》
《西游记》
《宏碧缘》
《深宫惊变》
《安史之乱》
《五鼠闹东京》
《七杰小五义》
《白眉大侠》
《龙虎风云会》
《水浒全传》
《水浒外传》
《杨幺传》
《铁伞怪侠》
《明英烈》
《大明英烈》
《燕王扫北》
《洪武剑侠图》
《燕王剑侠》
《永乐剑侠》
《努尔哈赤》
《明末遗恨》
《李自成》
《话说台湾》
《清官于成龙》
《清官册》
《童林传》
《古今奇案》
《洛阳豪客》
《百年风云》
《林则徐》
《曾国藩》
《天京血泪》
《廊坊大捷》
《民国英烈》
《乱世枭雄》
《千古功臣张学良》
《大河风流》
《栾蒲包与丰泽园》
《慈禧陵墓被盗》
《新儿女英雄传》
《平原枪声》
《太平洋大海战》
《风雪大别山》
《辽沈战役》
《九一九演义》
《贺龙传奇》
《少林将军许世友》
《血色特工》
《老店风云》
《羊神》
《牛根生发展史》
《京城神探刑侦档案一生守候》
《九七大案纪实》
《江洋大盗缉捕纪实》
《书评雅典》
《亚运三国》
《言归正传》
《三侠剑》

单田芳,1934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国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一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宝级评书大师。系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评书四大名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