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可以理解为: 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对于生长在花里的细菌来说,哪就是他们的地球。 对于生长的地球之外的比我们更宏大的生物来说,我们的地球只是一个皮球当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纠缠于佛的外表,不会以声色行为等见佛。 万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平凡人不具备那个能力看见罢,所以说一树也是一个苦提。 扩展资料: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2,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啥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佛祖释迦牟尼在修成正果之前,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 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名为乔达摩·悉达多。当年他为摆脱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之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 他经过多年的修炼,在菩提树下冥想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遵从佛陀的经教可修成菩 提,所以修证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 扩展资料: 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记载,菩提可分为五种即: 1、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2、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3、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4、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故称出到菩提。 5、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智度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花一世界

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意思是什么?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意思是: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通过一个小小的花朵就可以窥探到一个大千世界的规律与全部。 言下之意就是整个世界是一体的,是共性的,花虽然很小,但是它涵盖了整个世界的体性,叶虽然只是一片菩提叶,但是它代表着整个菩提树所具有的菩提智慧,就如佛性是大千宇宙中众生的共性,虽然说一个众生与大千宇宙相比是渺小的,但是他所具备潜隐的佛性是无上的,是涵盖着大千宇宙中的一切智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意思是世界是一体的,世界是具有共性的,虽然说一个众生与大千世界相比是渺小的,但是它所具备浅隐的佛性是无上的,是涵盖着大千宇宙中的一切智慧。自然便是最美的,也是至始至终贯穿宇宙的。

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什么?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通过一个小小的花朵就可以窥探到一个大千世界的规律与全部。通过一片小小的叶子,可以看到宇宙人生的秘密。可理解为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扩展资料: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佛学中的一个理念,大致的意思是说以小见大,“落一叶而知秋”。这个观念现在被许多人学习并获得认同,衍生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论。 2、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不应当忽略它存在。或许它很渺小,微不足道,可是它也有着自己的生长环境和成长路程。一朵花之所以能够长成,需要经历风吹雨打,阳光的不断照射,加之时间的累积,最终才能绽放美丽的花朵; 一片树叶,刚开始也只是个嫩芽,经历日晒风吹,不断吸收雨露,最终才能成长。

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什么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佛学理念,其意思为在一朵花中看到了整个世界,在一片叶子中看到了一整颗菩提树。 这句话来自于《佛典》的一个小故事,众弟子向佛祖问法,佛祖却只拿出一朵花给大家看,只有迦叶尊者悟出其中的道理。其实“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蕴含着以小见大之意,即一朵花经过风吹雨打才得以绽放娇艳,一片叶子也经日晒雨淋才得以生长并聚集成参天菩提,这是世界的发展,也是整个宇宙的发展规律。因此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都值得被关注,哪怕是一粒砂砾,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 除了佛家的说法,还有易经的说法。 用《易经》的知识去解释就是:一朵花虽然渺小,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也是一个小世界,一个能用手掌握住的小圆圈,放在量角器下是三百六十度,无限大的一个圆圈用手根本就握不住,可是,仍然是三百六十度,“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物物一太极。”这是《易经》的哲学思想。“一叶一菩提”,一片树叶并不起眼,可是,一片树叶也能代表一个完美的个体,正因为如此,一棵树是一个整体,确有无数个小个体组成。 还有儒家的说法。 用《儒家》的知识去解释就是:再小的道理,同样蕴藏着大道理大智慧,再小的人物也有他不平凡的表现,一件极小的事情同样可以表现出人性的善恶和美丑。研究学问的人同样是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融会贯通,以个体的小世界论其无限的大宇宙,即是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 总结: 心若无物,心中自然清净。一花一草,一粒沙子便是一个世界,它是整个宇宙的缩影,通小理而知大道,明心见性,便是开悟,菩提心即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觉悟。

6,“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

目前网络及佛学著作乃至通俗读物中经常出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乃至“一华一佛国”“一叶一释迦”之类说法,这些文字是否出自佛经?若真出自佛经,究竟出自哪部佛经?原始文字是否如此?暂未查到确切文字,只能存疑。 从理上讲这些说法确实出自佛经,但是具体文本可能没有。《华严经》曰:“如来应正等觉示涅槃时,入不动三昧;入此三昧已,于一一身各放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大光明,一一光明各出阿僧祇莲华,一一莲华各有不可说妙宝华蕊,一一华蕊有师子座,一一座上皆有如来结跏趺坐,其佛身数正与一切众生数等,皆具上妙功德庄严,从本愿力之所生起。” 又如《梵网经》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住莲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后就一叶世界,复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下,各说汝所问菩提萨埵心地。 其余九百九十九释迦,各各现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千花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已为本原名为卢舍那佛。” 查看《大正藏》等文本,并未看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原文,只有其他类似句式,诸如“一华一佛国”“一叶一释迦”之类,在禅宗语录中出现频率较大(禅宗作品中有“一叶一华一世界,一尘一国一如来”之类说法。 如《天童觉和尚语录》有云:“上堂:位处功回,化佛入十方而普能受供;用中体合,至人游三界而初不现身。如云出岫以无心,似月印江而有应。如是也,不在不失,不坏不杂,所以教中道:‘一华一佛国,一叶一释迦,各坐菩提场,一时成佛道。’诸禅德,还知根根尘尘在在处处尽是释迦、老子受用处么?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网上说“一花一世界”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未看到确切图片,大藏经中也无具体文字记录,不知是否确切存在,是否真是唐人作品;不过即便真有这幅对联,大概也是源于经中义理。 扩展资料 世界 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俗语 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喧嚣繁华之地,尘世间。如俗语花花之界源于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花一世界

7,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的原文是什么

佛学说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么一说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有了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完全知晓佛是何以知道有微观世界,何以知道有宇宙的。研究一朵花,可以悟出点东西,此所谓道,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将“道”另解了),我们了解的便会趋于无穷。这里面有“以小见大”的意思,而“以小见大”的故事,我们知道的便更是很多,庄子看庖丁解牛得养生之道,孔子看河水流淌叹“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阮籍“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而还有我们更为熟悉的“落叶知秋”“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更是可以做这些的生动说明。
道啊,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庄子还说,道在矢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还有哪里不可以有道呢?无处不有道。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枝一叶上。
这真是一个令人憧憬的世界。
我没有看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佛经原文,所能查询到的都是世人所做的或附会或牵强的一些解释。看这些解释,我每每都有“信来全无是处”的感叹: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有一些更为保守的想法,相对于这,我更愿相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真的可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吗?春天里一棵树病了掉下叶子,一个小孩拾起来屁颠屁颠的告诉你秋天到了,你肯定会哭笑不得;而就算是秋天落下的,“天下”是不是太大了?世界这么大,各个地方的季节并不一样啊。
当然,我这么说你会觉得有些抬杠的嫌疑,那我还想问的是,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又做何解释呢?几个盲人摸象身体的不同地方,猜测出来象的样子各有不同。既然“一花一世界”,既然可以“以小见大”,他们为什么不能从一条腿一跟尾巴来推想出一个真实的象来?莫非是盲人没有佛那样的悟性?但问题到这个层面上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我们都不可能有佛那样的悟性,我们只能一花一世界,两花就两世界,万人看一花可得万世界,万人看万花则世界已成万万:这便没有意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便没有了意义。
所有人都会犯浪漫的毛病,浪漫,就是不切实际啊。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更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在这个浪漫想法里,整个世界会变得非常的简单,古人不出户知天下,我们拿着一个放大镜对着一朵花发呆也可以知天下,于是一切便很美好。
但前面说了,这是没有意义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倘若一个人眉头紧蹙万分惆怅的问你他怎么样才能追上一个女生时,你神秘兮兮的拿出一朵花来,“示之”,他肯定会抽死你;而一枝一叶你就算研究几亿年也不会找出爱滋病的诊治之法啊。佛一花一世界,他哪里知道在他这么发呆后的几百年会有一种病叫做aids呢。一花并没有一世界,只能是一小世界,是世界的一小部分。
还是唯物哲学更能吸引我们这些崇理性者的目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让我等顿时眼前一亮,内心愉悦,我们不仅知道瞎子是摸不出来象的,我们还知道一座山,横看成岭而侧看是成峰的。没有了这些玄乎,没有了一己之想法的浪漫,这阳光便是一片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