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李莲英 安德海,除了李莲英之外,安得海是不是也很受慈禧的宠爱?

本文目录索引

1,除了李莲英之外,安得海是不是也很受慈禧的宠爱?

1 安得海恃宠而骄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发生了一件震动朝廷内外的大事,即杀掉了慈禧的宠监安得海。安得海是因何被杀的呢?历来是个谜。

  安得海(1844—1869年),一名安德海,直隶(今河北省)青县人。童年入宫,充内廷太监,人称小安子。后来成了慈禧太后的御前太监。“狡黠多智,西太后甚嬖宠之”。咸丰帝北狩热河时,他随咸丰帝也到了热河。辛酉政变中,安得海在慈禧太后和恭王奕欣之间往来奔走,得到慈禧的信任。

  安得海聪明伶俐,为人狡狯。据说他“艺术精巧,知书能文”,“能讲读《论》《孟》诸经”,且能察言观色,善于逢迎,“以柔媚得太后欢”,“孝钦后(慈禧)深器之”。自此,“语无不纳,厥后遂干预政事,纳贿招权,肆无忌惮”。他又“笼络朝士,使奔走其门,势焰骎骎”。

  安得海屡进谗言,说奕欣的坏话,挑拨慈禧与奕欣的关系,使慈禧削掉了奕欣的议政王职。这说明安得海已达到了“渐干国柄”的地步。安得海进谗言的说法,最早见于王闓运的《祺祥故事》:

  而孝钦(慈禧)御前监小安(安得海)方有宠,多所宣索,王(恭亲王奕欣)戒以国方艰难,宫中不宜求取。小安不服,曰:“所取为何?”王一时不能答,即曰:“如瓷器杯盘,照例每月供一份,计存者已不少,何以更索?”小安曰:“往后不取矣。”明日进膳,则悉屏御瓷,尽用村店粗恶者。孝钦(慈禧)讶问,以六爷(奕欣)责言对。孝钦愠曰:“乃约束及我日食耶!”于时蔡御史闻之,疏劾王贪恣。

  就是说,安得海恃宠而骄,借慈禧名义,在物质要求上贪得无厌,遭到了正直的奕欣的理所当然的反对。但是,狡猾的安得海设计圈套,恶进谗言,挑拨慈禧和奕欣的关系,制造矛盾,妄图用慈禧打击奕欣,慈禧偏偏又中了计。而这个矛盾恰被任署日讲官的蔡寿祺得知,他认为有机可乘,便上疏弹劾奕欣。

  这一说法被广为接受。《清鉴》说:“得海既用事,朝士日奔其门,声势煊赫,恭王为所中,撤去议政权。”《清帝外纪·清后外传》说:“孝钦(慈禧)御前太监小安,方有宠,多所宣索,王戒之。明日进膳,则悉用粗恶者。孝钦讶问,以六爷(恭亲王奕欣)责言对,愠曰:‘乃约束及我日用耶!’《清朝野史大观》说:“安得海渐干国柄,先谮(zēn,中伤;诬陷)奕欣短,以去其议政权。”《清代外史》说:安得海“先谮奕欣短,以去其议政权。”

  综上可知,这一说法广为流传。其实,慈禧偏听偏信安得海之类的太监的谗言,并因而猜忌、戒备恭王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有一次,恭王奕欣请见慈禧。慈禧正在和安得海谈天说地,竟然推辞不见。奕欣受到羞辱,十分恼怒,退下后对他的亲信说:“不杀掉安得海,不足以对祖宗、振朝纲。”

  同治帝也很厌恶安得海,因事斥责过他。安得海便向慈禧告状,慈禧居然偏袒他,责问同治帝。因此,同治帝十分痛恨安得海,曾做了个小泥人,砍断小泥人的脑袋,太监问他是怎么回事,同治帝狠狠地说:“杀小安子!”

除了李莲英之外,安得海是不是也很受慈禧的宠爱?

2,慈禧太后手段并不少,为何李莲英那么受慈禧的宠爱?

首先李莲英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比一般人懂得观察别人的心思,尤其是慈禧的心思,他几乎是摸得很透彻,所以他才能待在慈禧身边将近五十年,而且一直是贴身伺候着,可见李莲英在慈禧心中是多么有地位啊,李莲英得到慈禧的赏识之后,在清朝的地位可是很高的,几乎是横着走都没有人敢说什么的。 李莲英本来是一个小的太监,他抓住了慈禧爱各种梳头的花样,自己请假跑到宫外学习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把所有宫外的手艺都学习了,回到宫中之后帮助慈禧梳头,每天都换着花样,都是宫中不曾见过的样式,慈禧很开心,就留着李莲英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当贴身的太监使唤了。 李莲英把慈禧需要的东西每天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长时间呆在慈禧的身边,他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慈禧心里的想法,比如当年慈禧路过李莲英的府前看到“总管李寓”这几个字的时候,内心已经很不开心了,什么也没说就转身离开了,李莲英多精明的一个人啊,赶紧把那块匾弄下来,还跑到慈禧身边去认错。 所以说他是非常聪明的,首先跑去认罪,把慈禧捧高一点,这样慈禧内心那一点点的不愉快也会消除掉的,慈禧也就没有过多的去追究他的这个事情,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李莲英是那么精明的一个人了,通过慈禧的细微表情就能判断她的喜恶,能成为清朝的大太监还是有资本的。

3,不是李莲英和安德海,慈禧最宠爱的太监究竟是谁?

作为晚清政权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因为女性身份的巨大约束,而不得不依靠近侍太监达到把持朝政、控制朝臣的目的。为此,在慈禧太后身边不断出现深为倚重、倍加恩宠的明星太监。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就曾先后受宠于慈禧太后,为其稳固掌控晚清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德海,因在“辛酉政变”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被慈禧太后视为心腹。在慈禧太后盛宠之下,安德海一度达到目无皇帝,横行朝野的嚣张地步。有史书如此评价这位跋扈异常的太监: 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不露一丝痕迹,以忠心获得咸丰皇帝的喜爱,以柔媚赢得西太后的欢心,一生深得西太后的宠爱和器重。 李莲英,乃系继安德海被诛以后,第二位获得慈禧太后盛宠的总管太监。慈禧太后甚至不惜为其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大清祖制,破格封其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所有宦官。慈禧太后对其恩宠之深,可见一斑。 因在“戊戌变法”中,李莲英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态度晦暗不明,让其逐渐失去了恩宠,“京剧武小生” 出身的小德张,趁此空档逐渐获得慈禧太后赏识。庚子事变中,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因小德张侍驾有功,回宫后获封三品顶戴,恩宠一时,直至慈禧太后崩逝。 就此来看,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几乎占据慈禧太后把控晚清政权的全部阶段,恩宠程度也绝非普通太监能及。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慈禧太后身边另有一名太监,不管是获宠程度还是在慈禧太后心中的地位、影响,都远超上述三人,被时人评价为“其之宠眷,实在张李以上”的紫禁城三大殿掌管玉玺的首领太监——刘诚印。 刘诚印其人 刘诚印,因曾担任紫禁城三大殿掌管玉玺的首领太监,而被宫人称为“印刘”。道光十九年,出生于河北河间的刘诚印,因家境贫寒被迫于3岁净身,并开始领取俸禄,供养家人。道光三十年,12岁的刘诚印定居北京,因其才识卓著而被当时的怡亲王爱新觉罗·载桓赏识,召入王府成为内侍太监。咸丰元年,13岁的刘诚印被怡亲王送入宫中。 刘诚印开始服侍于慈禧太后身边的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根据刘诚印曾在同治七年奉慈禧太后之命,于京城白云观“料理皇姥姥殡事”的记载,能够明确此时的刘诚印已经是慈禧太后甚为倚重的所在。 光绪十五年,刘诚印被授予总管六宫事务之职;光绪二十年,刘诚印获赏三品顶戴,惠及三代。光绪二十一年,刘诚印因“石麻症复发”,不治病逝。 慈禧太后的“梦中太监” 作为晚清政权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虽然大权在握,但在“男女授受不亲” 的传统伦理道德约束下,她也只得依靠近侍太监完成懿旨发布、命令传达乃至朝政大权的严密把控。 但当时的安德海、李莲英等深受慈禧太后恩宠的太监们,也只是“不过承意旨,供使令而已”的所在。唯独刘诚印不同,他用一项特殊本事赢得了慈禧太后的特殊恩宠,成为慈禧太后“尤乐与之谈”的特例。 《慧因室杂缀》记载了刘诚印的特殊本事: 性机警,略通书史,于时局形势,颇能知其大凡。后素猜疑,且守历朝内监不得干预朝政之训,遇有疑难,辄借端论列,刘亦默喻其旨,为之罕譬曲喻,以彼证此。以是多所启沃,后甚倚重焉。 刘诚印深知寡居之慈禧太后的忌讳,再加上清朝“内监不得干预朝政”的祖训约束,对于朝政大事绝不直言明说,而是隐晦的引用成例典故,“以彼证此”,在慈禧太后每遇大事不定的关键时刻,总能助其拿定主意、下定决心。正因刘诚印对慈禧太后的特殊作用,才让其逐渐成为了慈禧太后最喜欢的“梦中太监”。 刘诚印能有多受宠? 光绪年间,刘诚印染上“石麻症”重疾,慈禧太后“加赐黄金药品”,并召用西医为其“割治得愈”。在一次服侍慈禧太后游幸万寿山的时候,刘诚印旧疾复发且“医谢不能治”。于是,慈禧太后特旨“命以竹舆舁之下山,亲自送之,赐坐小舢板出园”,并在临别时“殷殷慰谕,因而下泪”。 不要小看“赐坐小舢板”的恩宠程度,根据史料记载“小舢板即洋划子,非王公亲贵不蒙赐坐,与紫缰黄缰等赐”,由此足以证明刘诚印所得慈禧太后恩宠之甚。岂料这次旧疾复发,竟让刘诚印不治生亡,惹得慈禧太后“郁郁不乐者逾年,莲英侍侧,亦屡因事受呵叱”。以至于备受慈禧太后恩宠的李莲英也不免抱怨:“小刘在曰,咱屡次受他的气,到今曰死了,还要连累咱家,真正可恼”,甚至于宫内外生出“死刘气煞活李”的传闻。 后记 对于慈禧太后而言,其之所以能够牢固掌握晚清政权长达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身边太监的完美利用。但此等利用,绝非仅仅“承接旨意,供其驱使”而已。刘诚印通过“说笑话”、“讲故事”的“绝不干政”方式既能打消慈禧太后的多疑提防,又能让其在诸多大事上豁然开朗、拿定主意,为其对晚清政权的牢固掌握奉献良多。有此特殊本事,刘诚印能够成为慈禧太后最喜欢的“梦中太监”,也属情理之中。

4,慈禧太后身边宠信的太监都有谁

慈禧太后 身边只有2个 大太监。 第一个 安德海。 他在慈禧 除去肃顺时 发挥 了不小的作用,为慈禧掌握大权 做了一定的基础。后来 因贪赃枉法,携带妇女出宫,被 山东巡抚 丁宝桢 斩首。 第二个是 李莲英,也是非常出名的 大太监。李莲英 是自然老死的。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死,李莲英 向隆裕太后请求退休。 宣统元年,慈禧太后死百日后 李莲英 离开皇宫。

5,清朝太后慈禧身边最著名的贴身太监叫什么

第一位,安德海。安德海八九岁时就净身入宫,在咸丰帝前当太监。此人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头脑灵活,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很快得到了咸丰帝的好感。咸丰帝死后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成为身边的红人。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他当上了太监总管后,便打算干预朝政。安德海做事开始高调起来,摆酒娶妻,这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他开始目中无人,就连当朝的同治皇帝和大臣们都不放在眼里。安德海的行为被人报给了巡抚丁宝桢,不久便被斩杀在了济南。真是应了现在的一句话“不作就不会死”。
第二位,李莲英。李莲英因小时候家境贫寒被送到郑亲王府当太监,后来经人举荐被送到慈禧太后身边为其梳头,深受慈禧太后喜爱。安德海死后,李莲英被任命为太监总管。随着慈禧太后的势力变大,作为贴身太监的李莲英势力也随之变大 ,被授予二品顶戴花翎。经过安德海事件后,李莲英可谓是明白了不少,无论怎样风光,做事都小心翼翼,能低调就低调,省得被人抓住把柄捞不着好。光绪三十四年,慈禧病逝,李莲英为其守孝百天后离开了皇宫。宣统三年,李莲英去世。
第三位,小德张。小德张听说当时太监比较吃香,便自愿入宫。入宫后不久便被派到戏剧班学习京剧,因表现突出,技艺超群,得到了慈禧的赏识,被提拔当了后宫的太监。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小德张也随着慈禧西逃。回京后被封三品官戴。光绪三十四年溥仪继位,因其工作卖力被封为太监总管。新中国成立之后,小德张仍然健在,直到一九五七年病逝,活到了八十一岁,算是活的最久的大太监。

6,安德海和李莲英有过正面交锋吗?

没有,安德海在慈禧还是个不知名的秀女时就已经入宫多年(1854年,安德海10岁),在1861年,咸丰驾崩,其独子载淳即位,其母叶赫那拉氏(即慈禧)由于小安子劳苦功高,便将他破格提拔为总管大太监,成为圣母皇太后的大大大红人,皇上都让他三分!但由于他恃功自大,干预朝政,树敌众多骄横处世最后落个伏诛济南,身首异处的下场(同治1869年)。
李莲英在1857年(咸丰)进宫,年龄是13岁。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此时太监安得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
所以二人并没有正面交锋,即时交锋了,仅凭李莲英的地位事斗不过也不敢斗的

7,清朝太监安德海PK太监李莲英

这有什么谁更出名的呢,两个都是权倾朝野,玩弄特权又深得慈禧喜爱的太监,但是因为李莲英是在慈禧中后期,那个时候慈禧已经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了,已经闻名遐迩了,李莲英又经常在她的前后,深得她的喜欢,而且这段历史也较一般人更熟知,再加上李莲英死后一系列的疑案更加上了神秘色彩使得更多人来研究他,可以说李莲英比安德海被人们提到的次数更多。但这也不排除安德海不出名,安德海在咸丰的时候已经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了,他也做了一系列“大事”,在同治的时候,他遭到了报应,使同治有生以来做了最漂亮的是那就是没经慈禧同意当然她也不会同意,将安德海就地正法(这段历史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从此安德海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8,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都是慈禧的御用太监,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太监呢?

因为这些太监懂得察言观色,做事也是谨慎小心,这些人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能够成为慈禧身边的红人。慈禧身边的太监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她真正喜欢的只有安德海和李莲英。至于慈禧太后到底爱谁多一点,可能是李莲英吧。毕竟他在太后身边将近五十三年,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也会让慈禧太后更加喜欢他。 李莲英入宫的时候才16岁,一双小嘴也是能说会道,手脚也非常勤快。当时的安德海非常得意,也使他非常羡慕,便想有朝一日能取而代之。当时能给慈禧梳头,这可是受宠的关键。有位老太监梳头非常好,因此一直是他给慈禧太后梳头。 李连英看到了这个事情就开始苦练梳头本领,找各种宫女来练习。终于学了一门绝技,在梳头时不会发出声音,也不会扯掉一根头发,而且梳出来的发型比较多样。这个本事果然奏效,爱美的慈禧第1次让李莲英梳头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李连英可以一个月每天不同样的给慈禧换发型。 不仅是梳头发,能够让他成为太后身边红人的,还有他自身细致观察的本事。正是李连英的过人之处,慈禧还授予他二等品带 ,这对于太监来讲这是不得了的大事情。李莲英获得此项殊荣后也是诚惶诚恐的一阵子。 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李莲英在办完两人的丧事后,也在次年退休。巧合的是,1911年李连英逝世那一年,正好也是清政府覆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