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电灯泡是谁发明的,请问究竟是谁第一个发明电灯泡?

本文目录索引

1,请问究竟是谁第一个发明电灯泡?

亨利·戈培尔发明的。 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öbel,又名 Henry Goebel)1818年4月20日--1893年12月4日 ,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1848年移民到纽约。1865年,亨利·戈培尔改变了他的国籍。1854年时发明灯泡。 灯泡,通过电能而发光发热的照明源,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爱迪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发明了实用性强的白炽灯,而灯泡早在1854年就出现了)。 灯泡最常见的功能是照明。伴随社会的发展,对灯泡的利用也起着不同的变化,最初可能是为了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灯泡的使用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有了“汽车、美化环境、装饰”等等不同用途的功能性用灯。 扩展资料: 主要缺陷 1,灯泡发黑 在技术上虽已采取了阻碍钨在高温下升华的措施,但事实上钨还能在高温下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热的钨蒸气遇冷后又凝华为固态晶体附在灯的内表面上。 所以灯泡会发黑变暗。另外,升华和凝华的结果使得灯丝变细,由公式R=ρ(电阻率)L/S(π r²) 可分析得到,半径r变小,灯丝电阻R变大,而灯两端的电压不变,P=U²/R ,所以灯的功率变小,亮度变暗。 2,灯的损坏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和温度有关。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灯丝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开灯的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所以灯丝易出现过热而熔断。工作一段时间后,灯丝温度升高,阻值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灯的电流和功率接近额定值,因而难损坏。 一只“220V、60W”的白炽灯由公式R=U²/P计算得到的热态电阻是807欧,而不工作的冷态电阻实测值是63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灯泡

请问究竟是谁第一个发明电灯泡?

2,电灯是谁发明的?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汤马士·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0�2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 电烛 ,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续发展这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购下专利后,尝试改良使用的灯丝。1879年他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伙人。但后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了给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于无效。最后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才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爱迪生的最大发现是使用钨代替碳作为灯丝。之后在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最终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决,钨丝电灯泡被使用至今。

3,为什么电灯泡是谁发明的?

是爱迪生发明的。还有你的问题好像不是很通顺。
电灯的确是爱迪生发明的,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因为除了要亮之外,还必须成本低廉而且寿命也要足够长。弧光灯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电灯就是因为它不具备以上优点;弧光灯发出的光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线。弧光灯是利用电弧发光的,电弧实际上就是由于炽热而变成导体的空气。空气在高温下,中性原子电离成正负离子,所以就变成导体了。以前的物理课本上有一个电弧的实验,是这样做的:将两根碳棒接触在一起通电,由于接触点的电阻比较大,因而在接触点产生很多的热量,等于接触点温度很高了以后,再将两根碳棒稍稍分开,可以看间两个碳棒间产生的明亮的电弧,这就是由于炽热的空气导电所致。所以由于这些特性弧光灯并不适合民用。
爱迪生发明的是白炽灯。但灯芯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找不到寿命足够长的材料。期间他做了2000多次试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把一把竹扇也作了灯芯,结果制成了寿命比较理想的灯芯,原来这是一种日本的竹子。于是爱迪生开始大批量种植这种竹子,并开始大批量生产灯泡,同时爱迪生的发电厂开始铺设电线,从此开始了电灯时代。至于后来的钨芯灯泡是过些年之后才发明的,发明者还是爱迪生。

4,第一个发出灯泡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是谁

亨利·戈培尔发明的。 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öbel,又名 Henry Goebel)1818年4月20日--1893年12月4日 ,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1848年移民到纽约。1865年,亨利·戈培尔改变了他的国籍。1854年时发明灯泡。 灯泡,通过电能而发光发热的照明源,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爱迪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发明了实用性强的白炽灯,而灯泡早在1854年就出现了)。 灯泡最常见的功能是照明。伴随社会的发展,对灯泡的利用也起着不同的变化,最初可能是为了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灯泡的使用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有了“汽车、美化环境、装饰”等等不同用途的功能性用灯。 扩展资料: 主要缺陷 1、灯泡发黑 在技术上虽已采取了阻碍钨在高温下升华的措施,但事实上钨还能在高温下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热的钨蒸气遇冷后又凝华为固态晶体附在灯的内表面上。 所以灯泡会发黑变暗。另外,升华和凝华的结果使得灯丝变细,由公式R=ρ(电阻率)L/S(π r²) 可分析得到,半径r变小,灯丝电阻R变大,而灯两端的电压不变,P=U²/R ,所以灯的功率变小,亮度变暗。 2、灯的损坏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和温度有关。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灯丝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开灯的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所以灯丝易出现过热而熔断。工作一段时间后,灯丝温度升高,阻值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灯的电流和功率接近额定值,因而难损坏。 一只“220V、60W”的白炽灯由公式R=U²/P计算得到的热态电阻是807欧,而不工作的冷态电阻实测值是63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灯泡

5,电灯泡是谁发明的?

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 托马斯·爱迪生继此改良出钨丝灯泡,炽灯泡的改进从未停止,例如可以将红外线反射回灯丝、以减少能耗;还可以利用激光处理钨丝来节省能源。 历史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 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及时申请设计专利。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续发展这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购下专利后,尝试改良使用的灯丝。1879年他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伙人。 但后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了给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于无效。最后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才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爱迪生的最大发现是使用钨代替碳作为灯丝。之后在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最终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决,钨丝电灯泡被使用至今。 电灯泡的最大问题是灯丝的升华。因为钨丝上细微的电阻差别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较大的地方,温度升得较高,钨丝亦升华得较快,于是造成钨丝变细,电阻进一步增大的循环;最终令钨丝烧断。后来发现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升华。今天多数的电灯泡内都是注入氮、氩或氪气。 功效 一个典型的白炽灯泡消耗的功率中超过 95% 被转化为热量而不是可见光。其他电光源更有效。 对于给定的光量,白炽灯泡比荧光灯消耗更多的功率并发出更多的热量。在使用空调的建筑物中,白炽灯的热量输出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虽然来自灯光的热量会减少运行建筑物供暖系统的需要,但后者通常可以以比白炽灯更低的成本产生相同数量的热量。 与其他白炽(非卤素)灯类型相比,白炽卤素灯将使用更少的功率发出相同数量的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稳定的输出,几乎没有变暗。 光源的发光效率是可见光与输入到光源(例如灯)的总功率之比。可见光以流明为单位测量,流明部分由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不同敏感度定义(参见光度函数)。并非所有波长在刺激人眼方面都同样有效。发光效率的单位是流明每瓦(lpw)。 根据定义,单色绿光的最大光效为 683 lm/W。具有所有可见波长的白光源具有较低的效率,约为每瓦 250 流明。 发光效率定义为发光效率与绿光的理论最大发光效率683 lpw之比。

6,是谁发明了电灯泡?

一提起灯泡,大家都说是爱迪生发明的,
实际上,电灯泡是众多科学家呕心沥血的成果,显然,爱迪生解决了关键问题。
电灯最早出现是在19世纪初。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不同的材料,最后终于找到了耐用的竹丝,能连续点亮200个小时,使人类进入了电灯照明时代。
随后,科学家又做了进一步改进,将玻璃泡抽真空,灌惰性气体,进一步延长灯丝寿命。
直到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取代竹丝灯泡。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