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香烟就能换德国少女一晚,香烟如何成为德国战败后的货币?

纵观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人类经历过的一场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二战带来的伤痛与损失也是前所未有的,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正式宣布投降,这场浩劫也终于迎来终结,各参战国也逐渐走向了重建的道路。
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出生在二战后德国的废墟上,甚至出现了2根香烟换一个德国少女一晚的令人咋舌的事情,那么身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德国为什么会把香烟作为战败后的货币呢?
“帝国”的毁灭
二战战败,曾经不可一世雄霸欧洲的纳粹帝国像是勃兰登堡门上的鹰雕像一样摔个粉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德国政府处于停摆状态,千百万人沦为战俘。
从经济政治中心柏林的街道到巴伐利亚的乡村,满目皆是失业、饥饿、瘟疫,仅在战后那个冬天里死去的人们就高达一百多万,这个国家处于即将亡国的绝望中。
而苏联借助二战大大东扩势力范围,使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深感威胁,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遏制共产主义”便成了当务之急,于是他们决定恢复占领区经济,而经济发展需要货币的支持,作为德国货币的帝国马克曾经成为他们瞄上的对象。
失去政府公信力的帝国马克很难继续在德国流通,平时只是作为美国大兵的薪水发放。
但这些大兵们也都不老实,利用这边商品相对充裕和帝国马克可以兑换成美元的优势,先低价搞到受人欢迎的东西后,又跑到苏联士兵那里交易更多的帝国马克。
要知道,帝国马克可不能换成卢布,苏联士兵忙于变现成点有用的东西往往又会经常同意,长此以往,美军有更多资本,苏军有点现货,双方互赚。
帝国马克对比美元形同废纸,但财大气粗的美国政府又默许其兑换为美元,自然是荷包大出血,更何况这些大兵还在跟苏联人搞互利共赢,不行不行,必须停掉。
帝国马克很快被限制,只能流通于一些美军自己的特殊场所。
帝国马克搞不下去,总得需要点别的稳住人们的生活,这时,一只“骆驼”缓缓走来,迎来了人们的鲜花与掌声。
“骆驼”大行其道
骆驼牌香烟,封面一只昂首阔步的大骆驼,金黄色的背景上是充满东方情调的棕榈树和金字塔,烟草质量上乘,世界驰名商标,人们对它喜爱得不得了,很快骆驼牌香烟成为新的交易媒介,香烟经济就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诞生了。
以物易物居然自人类历史长河源头出现后又在这文明程度较高的中欧大陆上大规模出现了,当然这和德国新货币始终在美苏两国的明争暗斗中难以形成有很大关系。
骆驼牌很硬,非常硬,硬到美国政府都无法禁止它的泛滥,原因在于德国那些处在愁云惨雾中的男女老少也很爱它,并不是他们有多爱抽烟,而是它背后蕴藏的价值。
德国老百姓们很快盘算清楚了香烟的价格,士兵们可以摇晃着仅仅2根香烟就可以让德国少女陪他一晚上,再多点能换取一个月的生活物资,甚至出现了美国大兵用155根香烟建起一座高楼的夸张事件。
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样的现象,今天看来十分廉价的香烟为何能得到比这高得多的东西?
但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就不难理解,德国的生产力几乎停滞,帝国马克沦为废纸,香烟虽说看起来不靠谱,但它仍然遵循着基本的供求关系经济规律,它的出现是合理的。
就这样,在极为困难的战败后一两年内,香烟经济暂时稳住了濒临崩溃的经济秩序,成为了亲历那段历史的人们心头五味杂陈的回忆。
废墟上开出的鲜花
1948年6月19日,英美法三国正式宣布在西德发布新版德国马克,这标志着香烟经济退出了德国的市场舞台。
帝国梦碎了,但日子还得过下去,德国人在分裂的苦痛中继续前进。
曾几何时,这个国家是那样残暴黑暗,焚书、集中营、大屠杀,他们坏事做尽,叫嚣着要征服世界,建立雅利安人至上的新秩序。
但他们惨败了,惨败在奔走于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莫斯科、诺曼底、阿拉曼等等地方爱好和平的战士们的英勇作战下。
他们的国家成了废墟,香烟经济虽说很管用,但也侧面反映了他们民族尊严的丧失,少女们成为了廉价的“玩物”,外国人可以在德国轻松过上舒适的生活,他们种下了滔天罪恶的种子,也必将收获这份苦涩的果实。
德意志民族是历经磨难的民族,是复杂多变的民族,出过贝多芬、康德、马克思,也出过纳粹主义,他们需要正确的方向。
如今德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谋取到了欧洲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地位,德国人的战败反思对比东亚某国很到位,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的惊世一跪,多年来积极清除国内的纳粹因素,愿他们能守望来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