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沉降往往发生在,理工学科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理工学科是什么?
- 2,理工学科是什么
- 3,什么是理工学科?
- 4, 地面沉降的定义及分类
- 5,地面沉降的特点和时空分布
- 6,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 7,地面沉降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是怎样的
- 8,地面沉降的原因有哪些?
- 9,地面沉降的类型
- 10,地面沉降地质构造环境有哪些类型?
1,理工学科是什么?
理工科专业分为理、工、农、医四个学科门类,各学科专业设置如下: 一、理学 1.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2.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3.化学:化学;应用化学 4.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5.天文学类:天文学 6. 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 7.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8. 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 9. 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应用气象学 10. 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11. 力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 12. 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3. 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14. 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生态学 15. 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6. 统计学类:统计学 二、工学 1. 地矿类: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2. 材料类: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 5. 能源动力类:核工程与核技术 6. 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7. 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8.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9. 测绘类:测绘工程 10. 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11.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12. 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 13. 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 14. 轻工纺织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15.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16. 武器类: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17. 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 18. 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 19. 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20. 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21. 公安技术类: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 三、农学 1.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 2. 草业科学类:草业科学 3. 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4. 环境生态类: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 5. 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蚕学 6. 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 7. 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四、医学 1. 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 2. 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 3.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4. 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 5. 中医学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蒙医学;藏医学 6. 法医学类:法医学 7. 护理学类:护理学 8. 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
2,理工学科是什么
理工 理工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理工事实上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容合。在西方世界里,理工这个字并不存在;理工在英文解释里,是自然(Science)与科技(Technology)的结合。理工二字最早是1880年代,由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从国外的Science和Technology翻译合成的。时至今日,但凡有人提起世界理工大学之最,人人皆推麻省理工学院。麻省之名蜚声海外,成为世界各地莘莘学子心向神往,趋之若鹜的科学圣殿。 [编辑] 理工领域包含 物理-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生物-研究有生命的个体 工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人类问题 天文-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的学科 数学-研究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学科;被誉为“科学的语言”
3,什么是理工学科?
一、理工学科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理工事实上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容合。
二、理工科专业分为理、工、农、医四个学科门类,各学科专业设置如下:
(一)、理学
1.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2.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3.化学:化学;应用化学
4.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5.天文学类:天文学
6. 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
7.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8. 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
9. 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应用气象学
10. 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11. 力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
12. 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3. 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14. 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生态学
15. 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6. 统计学类:统计学
(二)、工学
1. 地矿类: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2. 材料类: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
5. 能源动力类:核工程与核技术
6. 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7. 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8.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9. 测绘类:测绘工程
10. 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11.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12. 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
13. 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
14. 轻工纺织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15.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16. 武器类: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17. 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
18. 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
19. 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20. 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21. 公安技术类: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
(三)、农学
1.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
2. 草业科学类:草业科学
3. 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4. 环境生态类: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
5. 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蚕学
6. 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
7. 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四)、医学
1. 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
2. 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
3.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4. 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
5. 中医学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蒙医学;藏医学
6. 法医学类:法医学
7. 护理学类:护理学
8. 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
4, 地面沉降的定义及分类
6.1.1 定义 (1)广泛涵义:地面沉降(ground subsidence)系指地表在自然营力作用下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大面积以至区域性的连续缓慢的总体下降运动。其特点是以向下垂直运动为主体,只有少量或基本上没有水平位移。其速度和沉降量以及持续时间与范围,均因地质环境或诱发因素的不同而异。 (2)工程涵义:主要指由大规模抽汲地下流体(以地下水为主,也包括石油和气)所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我国《岩土工程勘查规范》规定为:较大面积内(100km2以上)由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 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地面沉降主要着重于因抽汲地下流体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问题,因此,本章所指的地面沉降主要指其工程涵义。 6.1.2 分类 由于地面沉降受沉积环境、第四纪沉积物厚度、结构以及第四纪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抽取地下流体的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沉降速率、沉降范围、沉降强度等方面的分类尚无统一认识,本文仅根据其地质条件进行分类。 (1)内陆盆地型:冲积、洪积、湖积以及海相沉积物所组成的粗、细粒土交错沉积层,其厚度及粒度受构造沉降速度、沉积韵律等因素控制; (2)冲积、洪积平原型:河床沉积土以下粗上细的粗粒土为主,泛平原沉积土以细粒土为主的多层交互沉积结构; (3)滨海平原型:海陆交互相沉积,具有多个含水系统并为较厚的粘性土层所交错间隔。
5,地面沉降的特点和时空分布
地面沉降分构造沉降、抽水沉降和采空沉降三种类型。长三角的地面沉降 构造沉降,由地壳沉降运动引起的地面下沉现象; 抽水沉降,由于过量抽汲地下水(或油、气)引起水位(或油、气压)下降,在欠固结或半固结土层分布区,土层固结压密而造成的大面积地面下沉现象; 采空沉降,因地下大面积采空引起顶板岩(土)体下沉而造成的地面碟状洼地现象。 中国出现的地面沉降的城市较多。按发生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可分为三种模式: 1、现代冲积平原模式,如中国的几大平原。 2、三角洲平原模式,尤其是在现代冲积三角洲平原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就属于这种类型。常州、无锡、苏州、嘉兴、肖山的地面沉降均发生在这种地质环境中。 3、断陷盆地模式,它又可分为近海式和内陆式两类。近海式指滨海平原,如宁波;而内陆式则为湖冲积平原,如西安市、大同市的地面沉降可作为代表。
6,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
1.松散堆积层的地面沉降机制 一是松散堆积层被上覆荷载压实引起地面沉降,主要表现在大、中城市。二是松散堆积层中的隔水层(粘土层)和含水层的持水性及其他物理特性存在着很大差异,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含水层水位下降,引起含水层本身及相对隔水层孔隙水压力减小,颗粒间有效应力增大,孔隙体积减小,土层压密,导致地面沉降。其基本原理是有效应力原理,即抽取地下水引起土层压密,导致地面沉降的(图6-1)。 图6-1 含水层压实引发的地面沉降原理示意图 由于透水性能的显著差异,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大的过程,在砂层和粘土层中是截然不同的。在砂层中,随着承压水头降低和多余水分的排出,有效应力迅速增至与承压水位降低后相平衡的程度,所以砂层压密是“瞬时”完成的。在粘性土层中,压密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往往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而直到应力转变过程最终完成之前,粘土层中始终存在有超孔隙水压力(或称剩余孔隙水压力)。它是衡量土层在现存应力条件下最终固结压密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对而言,在较低应力下砂层的压缩性小且主要是弹性、可逆的,而粘土层的压缩性则大得多且主要是非弹性的永久变形。因此,在较低的有效应力增长条件下,粘性土层的压密在地面沉降中起主要作用,而在水位回升过程中,砂层的膨胀回弹则具有决定意义。 此外,土层的压缩量还与土层的预固结应力(即先期固结应力)、土层的应力-应变性状有关。由于抽取地下水量不等而表现出来的地下水位变化类型和特点也对土层压缩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面沉降主要是抽采地下流体导致土层压缩而引起的,厚层松散细粒土层的存在构成了地面沉降的物质基础。在广大的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山间河谷盆地、滨海地区及河口三角洲等地区分布有很厚的第四系和上第三系松散或未固结的沉积物,因此,地面沉降多发生于这些地区。如在滨海三角洲平原,第四纪地层中含有比较厚的淤泥质粘土,呈软塑状态或流动状态。这些淤泥质粘性土的含水量可高达60%以上,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强,易于发生塑性流变。当大量抽取地下水时,含水层中地下水压力降低,淤泥质粘土隔水层孔隙中的弱结合水压力差加大,使孔隙水流入含水层,有效压力加大,结果发生粘性土层的压缩变形。 易于发生地面沉降的地质结构为砂层、粘土层互层的松散土层结构。抽水过程中,由于含水层的水头降低,上、下隔水层中的孔隙水压力较高,因而向含水层排出部分孔隙水,结果使上、下隔水层的水压力降低。在上覆土体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粘土层的有效应力加大,地层受到压缩,孔隙体积减小。这就是粘土层的压缩过程。由于抽取地下水,在井孔周围形成水位下降漏斗,承压含水层的水压力下降,即支撑上覆岩层的孔隙水压力减小,这部分压力转移到含水层的颗粒上。含水层因有效应力加大而受压缩,孔隙体积减小,排出部分孔隙水。这就是含水层压缩的机理。 2.基岩的地面沉降机制 基岩中硬岩层被压缩的可能性很小,软弱岩层被压缩的可能性较大,但同松散堆积层相比却差得多。然而,在基岩的裂隙和孔洞中富含着大量的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当人们抽取这些地下流体时,必然导致基岩失去浮托力,地下裂隙、孔洞被压缩,从而引发基岩地面沉降。 综上所述,无论对松散堆积层还是对基岩,抽取地下流体都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因。
7,地面沉降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是怎样的
地面沉降是指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地面高程降低的现象。
自然因素:
(1)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2)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3)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人为因素:
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地下资源,使贮存这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沉积层的孔隙压力发生趋势性的降低,有效应力增大,从而导致地层的压密。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人为的地面沉降广泛见于一些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大城市和石油或天然气开采区。地面沉降主要由抽水作用形成,但又与软土层的厚度、地壳下沉,以及高层建筑等因素密切相关。
8,地面沉降的原因有哪些?
地面沉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面标高损失。自然因素包括构造下沉、地震、火山活动、气候变化、地应力变化及土体自然固结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固体矿产、岩溶塌陷、软土地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固结沉降等。原因如下: 第一是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由于抽取地下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地面沉降。20世纪20年代,我国上海、天津在市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是岩溶塌陷。中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岩溶地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岩溶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岩溶地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第三是开采固体矿产。矿山塌陷多分布在矿山的采空区,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中国有约20个省区发生采空塌陷,以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最为严重。 第四是工程环境效应。密集高层建筑群等工程环境效应是近年来新的沉降制约因素,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显露,在部分地区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中地面沉降效应明显。 扩展资料: 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有: (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 (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 (3)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地面沉降会对地表或地下构筑物造成危害;在沿海地区还能引起海水入侵、港湾设施失效等不良后果。人为的地面沉降主要是过量开采地下液体或气体,致使贮存这些液、气体的沉积层的孔隙压力发生趋势性的降低,有效应力相应增大,从而导致地层的压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面沉降
9,地面沉降的类型
地面沉降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条件下地面出现高程降低的现象。自然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人为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仅限于人为活动影响范围内,一旦这种活动强度降低,地面沉降也就随之缓解。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有以下两种。 1)新构造活动引起的地面沉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新构造活动区,很多地区仍继承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活动格局,即山区和丘陵区上升,盆地和平原区下降。黄河流域第四纪以来活动断裂及地壳升降的研究表明,位于黄河流域的青藏高原、秦岭山区,第四纪以来平均上升速率为1~2mm/a;黄土高原,平均上升速率为0.2~0.5mm/a;而汾渭地堑和黄河冲积平原,平均下降速率为0.1~1mm/a。另外,地矿部门和地震部门分别用精密复水准测量、第四纪14C研究表明,第四纪以来天津市平均下降速率为1.0~1.7mm/a。 2)新沉积土的自然固结引起的地面沉降:新沉积土的自然固结引起的沉降,多发生在滨海地区的浅部海相层和新生三角洲分布区。在这些地区,浅部海相层和新生三角洲的土层,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固结作用仍在进行,表现出地面缓慢沉降的特征。例如,天津的军粮城、汉沽、天津碱厂一带的第一海相层,平均下降速率为0.5~1.0mm/a;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新生三角洲,平均下降速率为1.5~3.0mm/a。 开采油气、建筑物荷载、开采地下水等人为因素都会引起地面沉降,其沉降速率远大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严重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恶化。 开采油气引起的地面沉降,在国内外都有发生。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威明顿油田,因开采油气,1928~1966年38年间累积沉降量达到9.0m,1937~1966年水平位移达到3.6m。国内的一些大油田,也陆续发现有地面沉降,大港油田开采油气和利用地下水,目前地面沉降已相当严重,平均下降速率为34~48mm/a。 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滨海平原软土分布区。这些软土,承载力低,工程地质性质差,承受建筑物荷载后,建筑物的最终沉降量较大。在这些地区大规模的修建城市建筑,会引起一定规模的沉降。这种沉降是一次性的,当软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固结后,沉降便会停止,沉降面积限制在建筑物分布区,沉降时间约5~10年。天津市对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地面沉降研究表明,采用浅基础的六、七层楼房,平均最终沉降量为13.6cm,年平均沉降10~15mm。 早在100年前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就发现因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1898~1978年累计沉降量达12m之多。据统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泰国曼谷、日本东京都是世界上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我国目前已有60余座城市发生地面沉降,面积超过4.8×104km2以上,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因此,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环境问题,故将其作为本章讲述的主要内容。 地质灾害科普讲堂
10,地面沉降地质构造环境有哪些类型?
我国出现地面沉降的城市较多。按发生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可分为3种模式: ①现代冲积平原模式,例如,我国的几大平原。 ②三角洲平原模式,尤其是在现代冲积三角洲平原地区,例如,长江三角洲就属于这种类型。常州、无锡、苏州、嘉兴、萧山的地面沉降均发生在这种地质环境中。 ③断陷盆地模式,它又可分为近海式和内陆式两类。 扩展资料: 中国出现地面沉降的城市较多。我国已经陆续发现具有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地面沉降的城市有30多座。可能还有一些城市虽已发生沉降,但因没有进行全国性全面的城市精密测量,所以不能给出沉降城市的准确数字。以下简要介绍几座地面沉降较严重的城市。 1、上海市。从1921年发现地面下沉开始,到1965年止,最大的累计沉降量已达2.63米,影响范围达400平方千米。有关部门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采用人工回灌方法,使地下水位回升,地面部分回弹,市区地面沉降已基本上得到控制。从1966-1987年22年间,累计沉降量36.7毫米,年平均沉降量为1.7毫米。 2、天津市。从1959~1982年间最大累计沉降量为2. 15米。1982年测得市区的平均沉降速率为94毫米。目前,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2.5米,沉降量100毫米以上的范围已达90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