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卖骏马者,人有卖骏马者的翻译
本文目录索引
- 1,人有卖骏马者的翻译
- 2,文言文 《卖骏马者》翻译
- 3,古文《卖骏马》翻译现代文
- 4,“有人买骏马,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等”文言文 翻译
- 5,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全文翻译)
- 6,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的翻译
- 7,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全文翻译)
- 8,战国策翻译;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
- 9,有人卖骏马者 翻译
- 10,文言文 《卖骏马者》翻译
1,人有卖骏马者的翻译
西汉末年刘向的《战国策》中的《人有卖骏马者》翻译: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扩展资料: 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2,文言文 《卖骏马者》翻译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2)之知(3)。往见(4)伯乐曰:“臣(5)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6)立(7)于(8)市,人莫与言(9)。愿(10)子还(11)而视之,去而顾(12)之,臣请献一朝之贾(13)。”伯乐乃(14)还而视之,去(15)而顾之(16),一旦(17)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秦策》)[1]
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好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1]
注释
1、比:副词,接连不断地。
2、莫:没有谁。
3、知:了解。
4、见:拜访,谒见。
5、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6、旦:天。
7、立:站立。
8、于:在。
9、言:交谈。
10、愿:希望。
11、去:离开。
12、顾:回头看。
13、一朝之贾:
一天的费用;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4、乃:就
,于是
。
15、还:通“环”,围绕。去:离开。
16、之:代词,这里指好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句译
1)人莫知之:人们不知道那是(一匹好马)。
2)人莫与言:人们不跟他交谈。
3)臣请献一朝之贾: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
4)愿子还而视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
5)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也不知道他卖的
是
好马
6)去而顾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它(马)
7)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8)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天过后这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2]
寓意和启示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达到目的。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随便收别人好处而办事。
3,古文《卖骏马》翻译现代文
人有卖骏马者
【原文】
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译文】
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说道:“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早晨,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回头再瞅一眼,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于是就照着卖马人的话做了,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竟然涨了十倍。现在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替我前后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淳于髡说:“愿意听从您的吩咐。”于是淳于髡进宫向齐王作了引荐,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
4,“有人买骏马,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等”文言文 翻译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去看它一眼,我愿将一天的报酬奉送给您。”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离开时再回过头去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5,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全文翻译)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译文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6,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的翻译
原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译文: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这人就去见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7,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全文翻译)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2)知(3)之。
往见伯乐曰:“臣(4)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5)立(6)于市,人莫与言(7)。愿(8)子还(9)而视之,去(10)而顾(11)之,臣请献一朝(13)之贾(12)。”
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燕策二》
译文
有卖千里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的是千里马。这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要卖,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和我谈生意。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我会付你一天的价钱。”
伯乐就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看它。一天之内马价涨了十倍。
8,战国策翻译;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燕策二》
译文
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个早晨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的是千里马。这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我有千里马想要卖,连续三个早晨站在集市上,没有人和我交谈,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它,我会付你一天(或:一个早晨)的费用。” 伯乐就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看它。一天马价涨了十倍。
加点字
1)比:连续、接连 2)去:离开 3)顾:回头看 4)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 5)费:费用 6)三旦:三天 7)莫:没有 8)朝:早晨 9)一朝之费:一天的花费或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 10)子:你 11)言:交谈 12)立:站立 13)愿:希望 14)乃:就 15)贾:价钱 16)知:了解 17)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句译
1)人莫之知:人们不知道那是匹千里马。 2)人莫与言:人们不跟他交谈。 3) 臣请献一朝之贾: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4)愿子还而视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
9,有人卖骏马者 翻译
有个要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我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原文: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此文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战国策》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10,文言文 《卖骏马者》翻译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