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无非的近义词,“无非”的近义词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无非”的近义词有哪些?

近义词:1、不外 【bù wài】 释义;不超出某种范围之外。 2、仅仅【 jǐnjǐn】 释义; 只;才 造句;仅仅三天,他就把事情办完了 3、不过 【bùguò】 释义;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造句;那就再好不过了 出处;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4、无一不是 【wúyībúshì】 释义;没有一个不是,表示完全肯定, 造句;这些无一不是我做的 5、不外乎 【bùwàihū】 释义:不超出某种范围以外 造句;他们谈的不外乎是那件事。 无 【w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 部首:一; 非【 fēi】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坣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造句:一个人的痛苦,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没有个性,一个是个性太强。-------罗曼罗兰

“无非”的近义词有哪些?

2,“无非”是什么意思?

“无非”是指:没有文饰、文采;无一不是,不外乎。 注音:[wú fēi ] 造句: 1. 他这一番话,无非在炫耀自己拥有显赫的地位。 2. 他散布这些流言,无非是想遮人耳目,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3. 村里每个独生子女出生时,张大爷都要前去祝贺,说的无非是那长命百岁,大富大贵的吉祥话。 4. 怕得罪人,无非是怕丧失一些选票,还怕工作上不好相 “无非”一词有两层意义: 1:没有文饰、文采。 《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 毛 传:“妇人质无威仪也。” 俞樾 《群经平议·诗三》:“非当读为斐。《尔雅·释训》:‘有斐君子。’ 郭 注曰:‘斐,文貌。’《毛诗》作‘有匪君子’。传曰:‘匪,文章貌。’匪与非,《诗》每通用……则非亦可为斐。传( 毛 传)曰:‘妇人质无威仪。’质字正解无斐之义,犹曰无文章无威仪也。” 2:无一不是;不外乎。 《管子·禁藏》:“伍无非其人,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 尹知章 注:“虽伍长亦选能者为之也。”《史记·燕召公世家》:“今王言属国於 子之 ,而吏无非太子者,是名属 子之 ,而实太子用事也。”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那朱紫半期,只不过呼朋引党;这经纶满腹,也无非报怨施恩。” 茅盾 《子夜》九:“我介绍 尚仲礼 到益中去,也无非想和他合作。”

3,“齐心协力”“ 共创佳绩”的近义词

齐心协力的近义词: 万众一心:万众一心来自典故: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汉灵帝派朱隽率军去镇压,朝廷派出朱隽在南阳城(今河南南阳)外堆了一个比城墙还高的山丘,对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用计攻下外城。义军将领韩忠和谈。朱隽不同意和谈,同时也不急于攻城,害怕城内的军民万众一心不好对付。 齐心合力:意思是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协力同心: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同心一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上下同心:上级下级同心协力,领导群众同心协力上下一心。 同心同德:指为同一个心愿,同一目的而努力。多用于褒义。 戮力同心:力同心, 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与万众齐心同意。(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写法为"勠力同心") 齐心戮力:戮:合。指同心合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群策群力:群,大家、集体;策,谋划;力,力量,力气。意为大家共同想办法,一起出力。泛指发挥群体作用,一起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同心合力:意思是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出自:汉·贾谊《过秦论》。 协心同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同"协心戮力"。 精诚团结:释义:精诚,真诚。意为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 共创佳绩”的近义词 再接再厉:接,接战、迎战;厉,磨快、奋勉、努力。意为雄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磨嘴。借以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泛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再创新高:再一次创造出了新的高度。 再创辉煌:在曾经取得过的荣誉的基础上,继续进取,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成绩。 再创佳绩:再一次获得辉煌。 节节攀升:指地位、职位、业绩等不断向上提高。 齐心协力的近义词: 万众一心 齐心合力 同心协力 协力同心 同心一力 和衷共济 上下同心 同心同德 戮力同心 齐心戮力 群策群力 同心合力 同心并力 协心同力 精诚团结 “ 共创佳绩”的近义词 再接再厉 再创新高 再创辉煌 再创佳绩 节节攀升

4,MBA词汇怎么背诵,急

MBA英语词汇背诵方法
同义记忆
通过同义词一起进行单词记忆,可确切理解词义,这时不必注意它们的意义的区别。

  这组词都指处于前世,尤其是时间和秩序上的前面,都无比较级。

Former“前者的、早先的、从前的”,与latter 相反,比prior 更确切,通常含有比较的意味,如 : Through myformer experience with them , I had no great hopes in them at the Present time。通过从前和他们相交的经验,现在我对他们并不抱有多大的希望。

Preceding“在前的、在先的”,与succeeding和following 相反,强调在时间或位置上紧接着的前面。We’ll go on with theactivities we discussed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我们将继续前一章中讨论过的那些活动。Previous“在前的、在先的”,与subsequent 相反,专指在时间方面较早或较前。常用词组:previous to. 在……之前。We were always toldhow valuable our previous career experience would be. 人们常告诫我们说,以前的工作经验是多么的宝贵。

prior 指时间、顺序上“在先的、更早的、在前的”,与previous 几乎同义,但它还暗含比其他事物更重要的意思,因而有时译作“优先的”,通常也与to 连用。常用词组:prior to 在……之前、比……优先/重要。Prior to theRevolutionary war the United States was once an English colony. 美国在革命战争之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趣味法

 很多人面对英文字母总有一种恐惧感,其实从英语的构词来看,有很多也像咱们汉字的构词法,只是我们把组成汉字那些符号称为“偏旁”或“部首”,而英文把组成一个单词字母称为“词根”、“前缀”、“后缀”。如“休”一人在树旁,表示休息。而英语也有很多类似的单词,可以分解,例如:postscript 这个词,“post-”为前缀,“……之后”之意,而“script”是“文字材料”之意。文字材料之后,不就是“补充文字( 附件)”吗?又如,“booklet”这个词,“-let”是后缀,为“小”的意思,很显然,“booklet”就是“小册子”的意思。

  根据词根、前缀、后缀记单词是一种常用也是较科学的方法,能让我们触类旁通。

  在科学方法记忆时也适当运用趣味方法,一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记忆,二是让学

  习充满乐趣。我要介绍的趣味记忆法,必须充分运用我们的想象力,主要有以下

  几种:

(1)用趣味联想的方法“以旧带新”,如:

  ——carrot( 胡萝卜) ——小汽车( car) 烂了( rot) 就变成胡萝卜

  ——tenant(佃户)——十个(ten) 蚂蚁(ant) 就等于一个佃户:佃户的命运多惨啊!

  ——pigtail(辫子) ——猪(Pig)尾巴(tail):真是对辫子的污辱啊!

  ——dragonfly(蜻蜒) ——龙(dragon) 飞(fly)得太高了,看上去像蜻蜓一样小。

  ——butterflr(蝴蝶) ——奶油(butter)飞(fly)起来就变成了蝴蝶。

  ——kidnao( 绑架) ——小孩(kid)打了睡(nap) 时被绑架了。

(2)有的单词顺序颠倒,意思也完全不同,可用联想法把它们联系起来记忆,如:

live(生活)—— evil(罪恶) :颠倒了生活就是罪恶。

map(地图)—— pam[梅花(扑克牌)]:地图颠倒变成了一张梅花扑克。




词根词级法
MBA英语中相当数量的单词按其构成形式可以分为词根与词缀两部分,有的词根或词缀可以再衍生出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新的词汇,这无疑对子我们记忆单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英语中基本词根、同缀不过500 个左右,而其中常见常用的则区区百余个,把握了这百余个词根、词缀,特别是前缀及后缀知识,我们就可以较为轻松地学会上千个单词,而且还可以增强我们对新词大胆进行猜测的自信心。当然,在词汇学习过程中,除词根词缀法外,对于转化法、合成法等其他构词方法,我们也应适当予以关注。


同义反义法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随着词汇量的日益增加,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不断涌现出来,而真正意义上的新词新义类词语却数量不多,而且在英语考试词汇测试题中考查的也往往不外乎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形相似词等的辨析类内容。上述现象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去整理,归纳此类常见同形异音异义同、同形同音异义词、同音异形异义词以及近形异音异义词等,并对其进行细致比较,将其准确的音、形、义牢记于心。学会使用同义反义法,对于我们的英语学习,特别是完成考试的词汇部分与写作部分十分有益。


组词选句法
英语中有许多词按其形式均可以以组或群为单位加以记忆,这一现象在查阅词

  典时尤为明显,如act 一词,与其相关的词及词组就不下三十几个。那么,我们在学习词汇时,假如将此类词语总结、归纳一下,与孤零零地记忆某一个单词相比其作用又何只事半功倍呢?英语中,越是常见的普通词语,这种成群成组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与此相反,碰到有些词语则不得不采用孤立的造句法。对于一些汉语中缺乏较好对等词而该词在英语中又属常见常用之类词时可以利用造句法加强记忆。如as such,Otherwise(副词)等,汉语中很难找出完全对等的简洁解释,而利用造句法,其意义及用法却可一目了然。利用组词造句法,准确而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联想猜词法

  对于有些并无词根、词缀等记忆规律的词汇,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该词进行分解,去联想,去猜测,以实现寓学子乐、更有趣、更高效地记忆单词的目的。如在初学news 一词时,我们便可以将其看成是由北(north) 、东(east) 、西(west) 以及南(south)合并而成,即来自东西南北的事件:在学习selfish 时可以将其解释为出售自己的鱼等等。采用此法,即使是小学牛,只需一遍,基本上便可以永久性记住此类词语。联想猜词法同样是指运用我们的联想思维能力,在一定的语境中,利用已知信息对生疏单词进行大胆判定的过程。在猜测之后,假如条件答应,最好能查阅词典对其进行验证,并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利用词典法
学会并且善于、勤于利用词典学习英语词汇一首不为我国大学生所重视,这由我们很少见到当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拥有一二本实用的英语学习词典便不难看出。在词典中,对于一些词,特别是那些常用要害诃,不仅包含有该词的音,形、义,而且还有该词的多种问性、多种释义、习惯用法、例句解释、问组搭配、俗语名言、相关词语等知识,其内容涵盖范围之广'泛、讲解之精深远非任何一本教科书后同汇表所能比拟。而且,对于此类知识,教师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案头有一本《新英汉词典》、《英华大词典》或《牛津高阶现代英语词典》等实为我国大学生尽快扩充词汇量的当务之急。

突出动词法
动词是语言表达的灵魂,我们学习英语词汇必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动词的把握上,因为在日常学习及测试过程中,评价我们英语运用规范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对动词把握数量的多少以及程度的深浅。然而,在所有词类中,动词又是最为复杂的。多数动词都有其非凡的句法结构:或可单独使用、或可跟动词不定式、或可跟动名词、或可跟从句,而且不少动词又都有其独特的语义特征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要有意识地对此加以关注,以免因动词使用不当而造成整个句子结构的混乱与句意的表述不清。单词记忆过程中,我们在特别关注动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那些常用动词如come ,get,make 等,因为正是这些貌不惊人的“小词”才真正具备极强的转义能力、搭配能力及永恒生命力。

  如果你要用以上介绍的方法记忆大量单词,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周密的计划,否则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建议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近期内的需要,确定需要背诵的单词范围和时限。如果是想考四级,就把目标确定在四级单词上。否则,如果好高骛远的话,会因为单词的孤军深人(缺乏阅读、语法、作文等配套训练)而损兵折将,导致记忆大量流失。

  (2)每天背100 到200 个单词。采用上述方法中的多种手段,尽快背完(一般控制在一月之内) 。力争对每个单词都有印象,但不要因为个别单词影响整个进度。

  (3)坚持复习词汇表(每天扫一遍,划去已经认识的单词) ,并辅以大量练习。此时,你可以仔细研究单词的含义以及亡们之间的联系,可以看一些英汉双解、例句、同义词、反义词、同类属的词。可以阅读与词汇表相配的材料。

  大量背诵单词一定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背诵,那种认为一天背十个,一年就背多

  少个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不要试图直接通过阅读小说或报纸而背诵大量单词。

  阅读小说时不要查字典,碰到你在单同表中见过的单词可以多留意一下,没见过的最好是不要理会。你的目标就是那个词汇表。背完后可以再背下一个词汇表。

5,古代汉语(郭赐良)复习资料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 )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如:……

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

(1)词义的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的睡觉。

(2)词义的缩小,如“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的建筑材料。

(3)词义的转移,如“暂”,古代是指狗突然向人袭击,今义指时间短暂;再如“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

3.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

答:(1)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古代是“恢复君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再如:“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力助手”义,现在是“走狗”。

(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的:如“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诬陷别人的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

(3)有的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如“谤”,古代指“议论”,中性;现在指“诽谤”,贬义。

4.从词义轻重的情况:

(1)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后来是“诛杀”的意思。(2)还有写词,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现在一般是“感谢”义。

5.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如“消息”,古代是“消长”的意思,再如“睡觉”,古代是“睡醒”的意思。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答: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2.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因此,历来文字学家都是从字形入手探求词的本义,东汉人( )就是这样做的,他的《 》就是一部讲本义的书。而他讲本义的办法是( )。

3.如:“斤、戒、刃、适、臣”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法;另有“臣、望、临、卧”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法。

4.所以,探求词的本义时,不仅要分析字形,还必须要有语言材料来加以证实,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

5.什么是引申义?

答: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6.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

7.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如“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再如“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

8. 间接引申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如“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再如“任”,……。

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五)词类的活用

1. 什么是使动用法?

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2.掌握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的例子,即理解其意义,见到“使动用法”的词,能够识别出来。

3. 什么是意动用法?

答: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4.掌握书上出现的每一个例子,体会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意思,学会识别意动用法的词。

5.掌握P281——282页“名词用如动词”的例子。

6.名词用作状语有几种情况?

答:(1)表示方位和处所;如:……(2)表示工具和依据;如:……(3)表示对人的态度;如:……(4)表示比喻,如:……。(回答问题时,要适当举一、两个例子。)

7.掌握P282——284页“名词作状语”的例子。

8.名词活用的条件有哪些?(即:判断词类活用的依据有哪些?)

答案在P284——287页。

(六)古代汉语的词序

1.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几种形式?

答:有以下一些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见P288)(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见P290)

(3)一般句子中,代词用“之、是”等代词复指,如:…。(见P292)

(4)介词宾语前置:如何以知之。一以当十。等等。

(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答: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2)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3)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

2.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

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1)不用判断词“是”。(2)句末往往有语气词“也”。(3)往往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1.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哪些?

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于”字式,如:却克伤于矢。(2)“为”字式,如:道术将为天下裂。(3)“为……所”式,如:卫太子为江充所败。(4)“见”字式,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见……于”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字式,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实际上在战国末期就已经产生了。

(九)副 词

本章重点以下一些特殊副词的意义,尤其要注意它们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

1.程度副词:少、稍、颇

2.范围副词:但、徒、特、第、直、仅

3.时间副词:曾、尝、再、复、仍

4.情态副词:且、固

5.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如问:古代汉语否定副词有哪些?即回答这一条,加举例。)

6.表敬副词:有两类:(1)表示尊人的有:请、幸、谨、敬、惠、辱;(2)表示自谦的有:窃、忝、猥;(如问:古代汉语表敬副词有哪些?即回答这一条。)

(十)代 词

人称代词部分:

1.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有哪些?

答:(1)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等;(2)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而、若、尔、乃”等;(3)严格说来,先秦时期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指示代词“其、之”代替。

2.先秦时期的“他”是别称代词,是“别的,别人的”意思。

3.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没有复数形式,有时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家“侪、等、辈、曹、属”等表示不只一个人,但这些此词是名词,不是复数形式。

4.表示自谦的词有:“寡人、臣、妾、奴、仆、愚”等;表示尊人的词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这些都是名词,不是代词。

指示代词部分:

1.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哪些?

答:古代汉语常用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之、其、彼、夫”等,一般分为近指、远指和旁指三类。“是、此、斯、兹、之”是近指代词;(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些”等。)“彼、夫”是远指代词;“他、它”是旁指代词(意思是“别人、别的”)。

2.指示代词还有“若、然、尔”,“若”常用于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

3.“焉”相当于“于是”;“诸”相当于“之于”、“之乎”等。

疑问代词部分:

1.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有哪些?

答: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指人、指事和指处所三类。常用于指人的疑问代词有“谁”、“孰”;指事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曷”、“奚”(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是“安”、“恶”、“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

“或”和“莫”部分:

1. “或”和“莫”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法?两词的区别是什么?

答:“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语;“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情)”。“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或”和“莫”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肯定性”与“否定性”的不同。

“者”和“所”部分:

1.特殊代词“者”和“所”的用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答:“者”和“所”是两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它们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一般说来,“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十一)介词、连词

介词部分:

1.介词“于”的用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处所和时间,如:……;(2)介绍涉及的对象,如:……;(3)表示比较,如:……;(4)表示被动,如:……。

2. 介词“以”的用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如:……;(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如:……;(3)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如:……;(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如:……。

“以”的用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用在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动词之后。二是它的宾语的位置,介绍“以”的宾语,常常放在“以”的前面。

连词部分:

1.连词“与”的用法:注意连词“与”和介词“与”的区别。

2.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几种?

答:主要有三种:

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如:……;这一用法里面,有顺接和逆接两种。

第二、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如:……;

第三、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如:……。

3.连词“则”的用法有几种?

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的意思,如:……;(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或“那么就”的意思,如:……;(3)表示假设,如:……;(4)表示发现,如:……。此外,“则”还可以表示“让步”。

4.“然则”、“虽然”、“然而”三词都是词组。意思是……。

5.连词“之”的用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两种:第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如:……;第二、“之”用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如:……。

(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语气词部分:

1.注意句末语气词“也”、“矣”的用法和区别。

2.注意疑问语气词“乎”、“与(欤)”、“邪(耶)”。

3.注意感叹语气词“哉”。

词头和词尾部分:

1.掌握名词词头“有”。

2.掌握动词和形容词词头“其、言、于、薄”。

3.掌握词尾“然、如、而、若”。

(把书上的例句看懂、理解)

中 册

(十七)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的作者、成书年代、体例、内容、所收字数。

2.《说文解字》中所收的字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每字先说字义,后释形体。

3.许慎所说解的字义,实际上就是他认为的本义。

4.许慎对篆文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纳,从中概括出五百四十个偏旁作为部首。

5.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是谁?分别有什么著作?

答: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及其著作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6.名词解释:《经籍纂诂》(作者、年代、体例、内容)。

(十八)古书的注解

1.名词解释:疏、正义、传、笺。(P672)

2.阅读673页上半《十三经注疏》的书影,了解其中的内容和体例。

3.了解《诗经》、《史记》三家注、《汉书》、《三国志》、《老子》、《庄子》、《楚辞》等名著在唐代以前的名家注解。

4.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

5.名词解释:衍文、脱文。(P676)

6.古书注解的术语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1)曰,为,谓之 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语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三个词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

(2)谓 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的作用是用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影射的事物。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指”、“是说”的意思。

(3)貌,之貌 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

(4)犹,犹言 “犹”的作用是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

(5)之言,之为言,之犹言 这三个术语的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近似的词来作训解。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的一种方法。

(6)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读若、读如”主要作用是注音。

7.本节通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都要看懂。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

1.句读是古人读书时候断句用的符号。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合起来就叫“句读”。

2.刻书有句读是从宋朝开始的。

3.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1)必须符合原文文意;(2)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3)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包括典章制度)的实际。

4. 衡量古文标点正确与否的标准有哪些?

答:(1)字句必须能讲通;(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5.古书标点中常见的错误有二:

答:(1)点破了句子;(2)用错了标点符号。

6.本节通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都要看懂。

(二十)古汉语今译问题

1.关于古文翻译,近代翻译家严复曾提出“信”、“达”、“雅”三点要求。

2.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

3.本节通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都要看懂。

(二十一)古代的文体

1.曹丕是最早研究文体特点的一个人,他在《典论·论文》里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

2.前人对文体特点的分类不外乎三个标准:如诗词歌赋是从语言形式来分的;史传行状是按内容来分的;书信赠序是从语言形式来分的。

3.中国古代的文体,按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散文;二、韵文;三、骈文。

4.我们将古典散文分成史传文、说理文、杂记文、应用文四类。

5.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主要有三种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6.司马迁写的《史记》,开创了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先例。

7.自传体的产生和写书有序言,都与司马迁有关。

8.我国最早的说理文,流传至今的有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的《论语》。

9.真正可以称之为论说文,要从《墨子》算起。

10.“论”是议论,它的说理方式以论证为主;“说”是说明,它的说理方式以解释为主。

注意一些名家名篇(本部分举例)的文体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