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的女儿,胡葆森的人物简介
本文目录索引
- 1,胡葆森的人物简介
- 2,我和儿子的作文PK
- 3,胡葆森的人物生平
- 4,舒红兵的人物简介
- 5,河南建业美女老总杨楠是那里人?
- 6,中国史上最富的六个人是谁? 历史上谁最有钱?
- 7,谁是中国最有钱的人?
- 8,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什么意思?
- 9,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
1,胡葆森的人物简介
胡葆森,1956年6月生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学毕业后回原籍插队劳动,1976年进入郑州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学习。毕业后,在中国纺织进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工作。 1982年,胡葆森被河南外贸厅派到香港参与组建外贸公司,后来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他于1991年辞职,在香港创建港资独资企业建业(香港)发展有限公司。 1992年,胡葆森回到河南,和当地的建行合资成立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两年后,胡葆森买下了建行的股份。2000年,公司更名为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他出任董事长兼总裁。 除房地产外,建业集团还有教育、信息等产业,并拥有一支足球队。胡葆森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工商联副会长、郑州大学MBA导师及兼职教授。 扩展资料: 1992年,胡葆森以港商身份从香港回到了家乡河南郑州。当年,正是海南地产热,沿海地区也开始尝试把“步子迈得再大一点”。然而,胡却“反其道而行”,西上中原,回到郑州。 胡葆森太了解河南了:市场化不充分的河南是盐碱地,但对他却有两条好处:第一,条件虽然恶劣,但竞争者少,创业胜算就大一些。 胡葆森经常安慰自己:“市场条件好的话,李嘉诚早就来了,还有你的份吗?”第二,胡葆森在香港地产界经营数年,掌握了成熟先进的操作经验。郑州环境相对落后,胡葆森正可以施展身手。 胡葆森: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可能出现商业奇迹: 改革开放40年的地产风云史,也是一部房企规模扩张史。为了实现规模扩张,很多房企纷纷进行全国化布局。而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却反其道而行之——深耕河南一省。 他成了历史洪流中的“少数派”。20年前,在地产黄金十年即将开启的前夜,站在十字路口的胡葆森已经提前预测到了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爆发期。但全国布局和深耕河南中。 情怀和责任让他选择了后者,“一代人要承担一代人的责任,“我就想在河南做这么一件事。”除此之外,改革开放40年河南的巨大变化也让胡葆森更加坚定固守中原的战略。 与此同时,胡葆森也预测到,2020年底,中国百强企业将控制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份额的80%到85%,前30强基本都会进入河南市场,尤其是省会郑州。 建业迟早会与它们进入短兵相接的时代。建业如此“全覆盖”的占领市场后,其他所有房企与建业的竞争,都只能是局部竞争,哪怕是布局甚广的恒大和碧桂园。 完成全面布局后,建业打的都是以逸待劳的“阵地战”,而其他房企还要劳师袭远打“运动战”。胡葆森预计,到2022年,建业或将突破200亿美元的销售额,明年建业或将公布一个千亿计划。 计划一旦实现,建业可能成为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在一个省卖一种商品,过千亿的企业。他指出,只有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个商业奇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葆森
2,我和儿子的作文PK
[我和儿子的作文PK]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晴 我和儿子的作文PK 上周四,儿子学校组织观看露天电影——《孔子》,我和儿子的作文PK。作为亲子活动,学校要求家长也要参加活动,前往观看。当时我正为工作所累,忙得分身乏术,于是只能派婆婆替我前去,算是完成任务。可谁知电影是看完了,可是事情还远没结束,因为学校要求孩子和家长们各写一篇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儿子昨天就把作业完成了,可是家长这项任务谁来完成呢?奶奶说,那露天电影效果太差,整场电影下来她几乎是既没听清,也没看懂,这观后感自然是完成不了的。于是,为了儿子,昨晚我专门腾出时间,在网上看了这部电影——《孔子》。感触不是太深,可是儿子布置的任务不能不做,今天只得硬着头皮凑了一篇影评算是交差。不由想到这一方园地,因为前段时间的忙碌,自己这心灵的花园早已荒芜了许久,倒不如把我和儿子的作文都添上,虽说水平有限,但就算是给这花园浇浇水,施点肥吧! 儿子的作文: 《孔子》观后感 上星期三,我们看了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孔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圣人,他在鲁国时,因为反抗奴隶制度,救下了一名需要当陪葬的小奴,并引起了当时大司马的强烈不满。于是,大司马为此耿耿于怀,想方设法地想将孔子赶出鲁国。最终因为大司马的阴谋,我们的圣人就这样被赶出了自己的家乡。看到这里,我为孔子那凄惨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追随孔圣人的人越来越多,孔圣人也在周游的途中写下了许多书,将它们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孔子的这些著作宣扬了“仁义”的理念,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因此声名大振。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要走过结冰的湖面,可是因为冰层碎裂,孔子的书全部陷入冰层。这时,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为了救老师的书,深入冰层,不幸冻亡。仁爱的孔子将他搂在怀里,足足四个多时辰都没有放手。看到这里,我很感动,因为从这里,我看到了孔子爱生如子的高尚的品德风尚。 孔子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到了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和精神。孔夫子一生在书中度过,百读不厌,他所教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品行是在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人才!我们的老师也正像孔子一样默默奉献,将他们的毕生所学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学习新鲜的知识,观后感《我和儿子的作文PK》。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很多事迹和理论至今都还在流传,比如说“温故而知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一些经典的儒家学说一直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我们要感谢向孔子一样的老师,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儒家经典。 我的作文: 人格的力量 ——电影《孔子》观后感 在中国,“孔子”是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课本里,我们学过他《论语》中的精髓;在媒体中,我们听过他诲人不倦、讲仁义、宣礼仪的故事;在生活里,我们更是会信手拈来般引用出他曾说过的话语,用来明道,用来说理……这就是孔子带给我们的生活影响力。 孔子,这位距离我们2500多年的老夫子,一直被人们尊称为“圣人”,对于他的事迹和生平我总是用仰视的目光和态度去接受。可是,电影《孔子》却让这位圣人走下神坛,历史在镜头的指引下,把观众重新带回到春秋时期那个战乱纷扰的年代。在那里,我们又一次见到了孔子,而这时的他却是个平凡、质朴、仁爱、执着、坚韧的普通人。 影片从孔子仕官鲁国开始,用叙述的手法为我们演绎出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一边看着,我一边不由在心里追问:是什么让孔子能够具有如此的魅力,名垂千史?是什么让孔子能够穿越两千年的光阴,在当今的时代他的思想依然闪烁着光芒?是什么让孔子在今天不仅为中国人所推崇,而且在国外孔子学院也能办得红红火火?透过电影中的那些故事情节,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了孔子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不是别的,而是孔子伟大的人格。 孔子离开鲁国,在列国之间颠沛流离十四载,可是他的学生们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君子坦荡荡,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与弟子被困,几天不曾进食,这时的孔子以琴音作伴,以琴音为食。当弟子将最后一碗马肉汤奉于孔子面前请他饮用时,看着饥肠辘辘的弟子,孔子只是象征性地喝了一口便将这救命汤与弟子们一一分享。危难之际心怀仁爱,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当学生颜回坠入冰裂的冰湖时,他不顾安危,誓死抢救散落在湖中的孔子的书卷,一捆捆的扔到岸上,宁肯为了恩师的书卷付出自己的生命。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怀抱着逝去学生颜回,足足四个时辰不肯松开,他只想用自己温热的体温温暖心爱的学生,唤回他的重生,爱生如子,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当孔子当年的政敌季恒子年迈老矣,生命垂危之际,心里最为牵挂的人就是孔子,想求得孔子的救赎成了他心中最大的心愿。能让自己的敌人心怀之、敬佩之,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因卫国内乱,学生子路战死沙场,临终之前依然谨记恩师教诲:“夫子有教:‘君子就是死,官帽也要堂堂整整’”。诲人不倦,润物无声,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 在影片的最后,主题音乐响起,王菲那天籁般的声线唱出了韵味悠扬的《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这仿佛就是对孔子一生的写照和咏叹。幽兰其香,不为献媚,不为流俗,扬扬其香,只因由内而外的深刻涵养,深邃思想,深沉爱意,深切担当。这就是孔子,一个有着巨大人格力量的孔子! 带着感动与感慨,心里豁然开朗,耳边响起好多孔子的经典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朝闻道,夕死可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感谢《孔子》又为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做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是件多么幸福、快乐而令人敬仰的事。真希望自己也能努力为之,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3,胡葆森的人物生平
80年代初期,胡葆森被河南外贸厅派到香港参与组建外贸公司,后来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1991年胡辞职,在香港创办企业炒房产。1992年,胡葆森带着在香港炒楼花赚到的几千万元回到河南,和当地的建行合资成立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两年后,国家要求金融机构退出实业经营,胡葆森买下了建行的股份。除房地产外,建业集团还有教育、信息等产业,并拥有一支足球队。胡葆森在创业期间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其中对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胡葆森解决了资金问题之后,创业之路就更显平稳了。 1992年,胡葆森以港商身份从香港回到了家乡河南郑州。当年,正是海南地产热,沿海地区也开始尝试把“步子迈得再大一点”。然而,胡却“反其道而行”,西上中原,回到郑州。胡葆森太了解河南了:市场化不充分的河南是盐碱地,但对他却有两条好处:第一,条件虽然恶劣,但竞争者少,创业胜算就大一些。胡葆森经常安慰自己:“市场条件好的话,李嘉诚早就来了,还有你的份吗?”第二,胡葆森在香港地产界浸淫数年,掌握了成熟先进的操作经验。郑州环境相对落后,胡葆森正可以施展身手。当时,海南正在兴起房地产热,胡带回来的资金只有1000多万。胡葆森和当地建设银行、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合资成立建业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人民币。建业只占40%的股份,建设银行占40%,建设投资总公司占20%。作为港资企业,胡用这代价换回了最稀缺资源——银行支持。是时,郑州房地产业不论从质量和概念都比较落后,郑州人还处在房屋“解困”阶段。胡葆森再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为有房人盖房”——做当地质量最好价位最高的小区。
4,舒红兵的人物简介
舒红兵,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199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于美国Emory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专家,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发现了多个在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表达I型干扰素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信号蛋白,为了解细胞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多个负调控I型干扰素过量表达的蛋白和作用机制,这种精细调控机制避免机体产生过激的免疫反应;发现了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阐述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多个成员信号转导的早期分子事件,为了解相关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发表SCI论文70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6篇,被SCI期刊他引2705次,单篇被他引120次以上的有7篇;回国工作后以通讯作者发表的25篇IF>5的论文中,包括3篇Immunity,1篇Mol. Cell,3篇PNAS,1篇EMBO J。作为主编出版专著《抗病毒天然免疫》。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5,河南建业美女老总杨楠是那里人?
杨楠,1975年出生,是河南建业俱乐部副董事长。2009年4月2日下午进行的中超公司股东大会上,她不仅当选监事会监事,还全票当选了监事会主席。而作为中超公司的第一位女性监事会主席的杨楠在生活中却也有温柔时尚的另一面。 迄今为止中国足坛任职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女老总。 简介 2001年—2005年首度任建业俱乐部老总期间,时任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常委会成员、中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常委,圈中俗称“美女老总”。任职期间,开始通过一系列开拓式运作逐渐改变了建业俱乐部的平民印象,增强了俱乐部在国内足坛的影响力。 从2005年10月开始,暂离足坛一年,任建业集团采购部经理。建业成功冲超,2006年10月30日,为了俱乐部新时期发展需要,杨楠再度出任建业俱乐部总经理,后以“副董事长”头衔执掌建业俱乐部。 监事会主席选举中,杨楠借助成功承办2009年中超开幕式的东风,最终获得了所有监事全票同意,成为中超公司监事会主席。“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足协以及兄弟俱乐部对建业足球的一种肯定。”杨楠当选后表示。 应该是河南人
6,中国史上最富的六个人是谁? 历史上谁最有钱?
最富的六个人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至于这六个人当中谁最有钱,根据目前的历史记载,不好轻易下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六个人的确都是富可敌国。 成吉思汗大家都很熟悉,他通过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将这些战利品都据为己有。他的破坏性很强大,但是有多大的破坏性,也就意味着他有多少的战利品。 他侵略的国家包括中国、伊朗、伊拉克、缅甸等等,所以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少钱。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继承了祖父的遗产。除了国土之外还有很多的黄金和珠宝。所以,他有钱可以建造非常奢华的宫殿。据说他当时的宫殿都散发着珠光宝气。 刘瑾是明朝宦官,他的财主要是来自于受贿。据说当刘瑾要被处刑的时候,从他家搜出来的资产高达1200万盎司的黄金和2.5900亿盎司的白银。相比当时的国库,整个国库也只有白银3000万7000盎司!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贪官,而且是一个超级巨贪。后来和珅被抄家了,据说从他家搜出来的金银珠宝非常多,光是金砖就有4000多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伍秉鉴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是一个商人。他把自己的钱借给外国人,用来换取船只。所以,他看准了进口、出口和钱庄的生意。他的钱财来源于自己的生意,所以与前面四个人不同。 宋子文被称为民国首富,是官商混合体。一边在政界有人脉,一边又做生意,所以让他从多方收益。
7,谁是中国最有钱的人?
和申家产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纯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个(1000两一个),小银元宝56600个,100两一个,566万两。。银锭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咱就算一桌10个,珊瑚树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还有,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还有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一张超大赤金床,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查抄时曾经把和珅的家产编为109号,其中26号价值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83号没估价。估出又应该有8亿多两,那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一共有多少,一共有11亿。
11亿两=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
沈万三,名富;字件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人。
元朝中叶,沈方三的父亲沈*由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徒至周东*(土宅),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周年镇志》卷二),"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明·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漳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关于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大致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三种。
一、垦殖说。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但真正完善地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在"明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自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文中重点提出,沈方三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沈万三依靠垦殖发富,乃至成为豪富,号称江南第一。
二、分财说。有人认为,"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又有人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一即沈万三秀也,(杨循吉《苏谈》)。总之,沈万三是得到了吴江汾湖陆氏的资财,才成为江南巨富的。
三、通番说。据《吴江县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这说明沈万三是由于把商品运往海外贸易,才一跃而成为巨富的。
事实上,沈万三之所以成为江南巨富,以上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是密切关联的。如果说沈万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说明他有了立业的根本。沈万三得到了汾湖陆氏巨资,更由于“治财”有方显示了他出色的"经济管理"的才能?才有了致富的本钱和关键。他有了这样的巨资后,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市面他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开始了他大胆地"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就是从贸易中赚下的一部分钱,购置田产,另一部分钱作经商的资本。所以说,沈万三是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而一跃成为巨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实为沈万三父子之功。"
沈万三富得连朱元漳都眼红;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击后,又很快衰落了。
第一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后。据《周庄镇志》记载,"《明史。马后传》洪武时,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稿军,帝忍日: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日,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戌云南。"
除沈方三充军云南之外,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万三除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外。还以龙角贡献,并献有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土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庑、酒楼等。这次打击不仅使沈家失去了沈万三这个当家人;而且富气也减去了大半,可谓人财两空。不仅如此,沈万三当时被捕时,周庄镇上株连甚多,有尽诛周庄居者之说。幸亏镇人徐民望不避斧钺,台御状至京城:才救下周庄全镇老小。
第二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户役故,缧*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周庄镇志卷三。冢墓)。这次沈万三子沈旺的两个儿子沈至、沈庄(伯熙)又为田赋坐了牢,伯熙当年就死在牢中,后移葬于周庄杏村。这样,从根本上动摇了沈家的基业。
第三次汀击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奏学文与蓝玉通谋,诏捕严讯,诛连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洋武三十一年二月学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周庄镇志》卷六·杂记),这次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杀头,没收田地,可谓是满门抄斩了。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急剧地衰落了。"沈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沉重的打击,只能家破人亡。
就这样,号称江南第一豪富的周庄沈万三,由兴盛走向了衰落,但他毕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人物,他在周庄的遗迹,也使中外旅游者及专家学者深感兴趣
8,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什么意思?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就是说看书多了,就会有很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将会被转化为财富。 1、“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黄金屋”指代荣华宝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2、“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出自赵恒《励学篇》,原诗如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扩展资料 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功利名誉能成为读书的极大动力,但这个动力好比“兴奋剂”,对社会发展有利。读书当然不排斥功利性,但是,当动机高尚的时候,功利就在其中,不必再去求金屋美女而自然会得到;当动机邪恶的时候,不如不读书。 君子求学读书,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中“政治”的意思。如果自己能做到“正心”、“诚意”了,那么,人生的目标也就不会是追求“金屋美女”了。因为“修身”修好了,那么,就能做到:得到金屋美女不会像范进中举,失去金屋美女也不会像祥林嫂丧子。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因此,君子还要“知命”,也就是说,君子还能知道:有意追求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只要觉得想做、能做、该做,那就不要管过去和将来如何了。只要我们每一步走得都正确而且高兴,那么,我们的一生就永远正确高兴,即使一时走错,也不会后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励学篇
9,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
”书中自有黄金屋“表面意思是只要通过学习,博取了功名,自然能有荣华富贵。其中黄金屋就是泛指富贵满堂、荣华富贵。 出处:宋·赵恒《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白话译文:富裕的家庭不需要买肥沃的土地,读书就可以获得许多粮食。安家不用建造高楼,读书便可以获得富贵荣华。出门不要后悔没有随从跟,读书可以使人获得车马跟随。娶妻不要后悔没有优秀的媒人来介绍,读书可便人获得美貌佳人。男儿想要实现自己的平生志愿,需努力勤学读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很快就做了皇帝。经此之后,赵匡胤对武人心存警惕,于是制定了一个重要的国策,贬抑武人参政,建立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 国家一时要普遍起用那么多文臣,而宋承五代长期的战乱,一般人都不喜欢读书,书读得好的就更少。所以朝廷为实行既定国策,就必须一方面广开读书人登仕的途径,一方面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励学篇》,传布天下,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 《励学篇》不拘韵律,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一经传播,便很快天下共知,乃至成为千古绝唱。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功利名誉能成为读书的极大动力,但这个动力好比“兴奋剂”,对社会发展有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励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