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小悦悦,小悦悦事件是怎么回事?
本文目录索引
- 1,小悦悦事件是怎么回事?
- 2,小悦悦事件是怎么回事?
- 3,"小悦悦事件"反映出什么社会问题
- 4,小悦悦事件"反映出什么社会问题
- 5,彭宇案,小悦悦事件反应的社会道德问题
- 6,小悦悦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 。是道德,还是金钱,还是什么?
1,小悦悦事件是怎么回事?
小悦悦事件指的是: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0时32分死亡,年仅2岁。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设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尸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2012年9月5日,肇事司机胡军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小悦悦事件后的市民悼念: 2011年10月23日下午1时,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小悦悦出事之地,280名来自佛山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抱抱团的名义,在悼念小悦悦之际,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爱心抱抱团的成员们举着各种倡导拒绝冷漠的牌子,边走边向路人呼吁。活动开始,抱抱团成员一起宣读了“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倡议书,并在“我们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的横幅上纷纷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倡议书号召:“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如果那一天是你,是我,我们一定要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拉她离开街心;我们一定要伸出各自的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向冷漠宣战,都来将温暖传递”。 倡议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举着各类倡导拒绝冷漠的牌子,纷纷以同陌生人拥抱的方式来“传递温暖”。
2,小悦悦事件是怎么回事?
小悦悦的整个事件是因为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可然而在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全都视而不见,没有人伸有援手,都漠然而去。 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介绍: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设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2012年9月5日,肇事司机胡军被判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我会向需要帮助的人及时救助,扶她到路旁,守护她身旁,喊人救助,记住肇事车牌及时拨打110,122报警,及时拨打120救助。 因为这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关心帮助他人是我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应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小悦悦事件"反映出什么社会问题
众多国际媒体大量报道,包括在网上转载事件发生视频。各方都大力谴责路人的无情和冷血以及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致使人民道德观念朝向冷淡而感到担忧。 官方表态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说道:“在电视上看到佛山小悦悦事件的视频,总共播了8分钟,我看的时候恨不得跳进荧屏去唤醒那些麻木的路人。小悦悦事件真是有损中国人的形象。” 针对“小悦悦事件”,广东官方明确表态,谴责见死不救的行为,表示这一事件折射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广东省委政法委发布官方微博消息,征求民众对救济、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或考虑通过立法来惩罚见死不救。 事情简述 第一辆客货车撞倒女童,前轮碾压过胸腔和脸颊,司机稍作停留后,后轮继续碾压胸膛,随后离去。 其后3名途人路经事发现场,均没有人救助受伤倒地的女童,随后有另一辆小货车驶过,再次辗压女童双腿。18名路人没有伸出援手,而后来一名生于1953年的拾荒妇人陈贤妹将女童抱起到路边,之后母亲曲菲菲出现,迅速一只手扶裙子,另一只手单手拎起女童,将其抱走。 2011年10月21日0时32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院传来消息,佛山被碾压女童小悦悦死于脑后撞击伤,发布会于10月21日8:30在医院举行。 扩展资料: 判决 2012年12月20日,广东“小悦悦事件”肇事司机过失致人死亡一案已经由佛山中院终审判决,肇事司机胡某最终获刑两年六个月,比一审判决少了一年。 二审时胡某的罪名依然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过,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后,胡某与其他相关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与小悦悦的父母达成调解协议,赔偿了小悦悦的父母30万零3千元,小悦悦的父母对胡某表示谅解。 二审法院认为,据此,可以酌情减轻胡某的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悦悦
4,小悦悦事件"反映出什么社会问题
南方日报:见死不救立法太多问题值得探讨
至于见死不救立法,是不是对如今这种麻木风气的釜底抽薪之计,值得探讨。从根本上说,天使的归天使,撒旦的归撒旦,用法律来管制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混乱。
但是,在道德已经没有底线、丑恶没有止境的时候,法律“越俎代庖”似乎又成了唯一可以寄望的方式。即便如此,个人认为,见死不救立法还是应该慎之又慎。
以小悦悦这事为例,事故现场恰巧有视频为证,这几乎就是最直接的证据了,但是18个漠视的路人,我们能真正证明他真的“见”了“死”的,又有几个?他只要坚称自己没见,能奈几何?至于其他那些没证没据、没被拍下来的现场,就更加公说公有理了。
对于这种“诛心”的规制,立法能否做到条件清晰,有巧妙的条文设置,并从可能的情况出发预设更多前提,决定着立法的成败。其次,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现状不是无法可依,关键是有没有真正考虑执法。
这些“光说不练”的法不在少数,法是立了,但执法主体不明,执法程序不清,执法态度不公,结果立了跟没立一般,民众不信,恐怕连立法者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
为见死不救立法,也算是退而求其次的法子了。但是,如果没有信心、没有能力解决上述的这些立法问题,那么,法还是别立为好,省得为民众质疑司法公信力再添一口实。
麻木:法,能否真正催人向善
“小悦悦”事件后,谈方团队很快做出决定,拟奖励施救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并把她的家人纳入“协助”名单,将来对陈贤妹和她家人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此举,是要让所有人明白好人有好报。
悲剧后对爱心者的力撑,并非孤灯一盏,社会舆论和公众也几乎一面倒地为救人的拾荒阿姨喝彩。10 月17 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给陈贤妹送去5000 元奖励金,她数度婉拒,后几经劝说才勉强收下。
褒扬良善的同时,惩恶寻因之辩仍在持续。一个现实是,中国现行法律,并无规定路人要施救的义务。冷漠的旁观,是个道德问题。
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旁观,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来,似乎正是这个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连串“集体旁观”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护过度,成了许多人不愿见人危难而施救的“保护罩”。
在谈方看来,“小悦悦” 事件和过去老人摔倒没人扶或被冤枉并不一样,“不存在被冤枉的问题,冷血到了极点”。这暴露了社会一定人群已经不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
学者郭巍青称,彭宇案带来的社会舆论和风气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小悦悦遭遇”的成因。
“如果说彭宇案的影响可以这么坏的话,那是不是把那18 个人抓起来重判, 以后人们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伸出援手? ”郭巍青说,凡是主张这种逻辑的人,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在司法上重新有一个与彭宇案抗衡的案例,重新把人影响回来。问题是,行不行呢?
网友“暨大张志迎”说: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
然而,在谴责“见死不救”的18 个路人的同时,不少人开始自我审视:若自己在现场会救人吗?郭巍青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自问,也是所有人不能回避的问题:选择冷漠还是选择救助?
期待:德,何时变教化为习惯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遇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帮手、打电话报警或叫急救。
彭宇案之后,在一连串旁观事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处处开放的良善之花: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 位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头,依然有人会给乞讨者钱物,有人会扶起摔倒的老人……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谈方认为,挽救道德水准已经成为现在社会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应借“小悦悦”这一标志性事件之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奖励勇施援手的人,比如让那位阿姨老了后能安享晚年,相信比政策更有效。
“假若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狼一样;没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草木一样。肯定是很多方面都出了问题”,郭巍青说,在农村,一个小孩遇到类似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一些邻里帮助。可是,在佛山那个五金市场,完全不存在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这个情景太荒谬了,人来人往的地方,就像在荒山里一样,好像没人看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孩子。
郭巍青认为,在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去认真建设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这使得人的生活变得有更多风险。孩子走出父母的视线,就可能遭受杀身之祸,这已经不正常了。
“我们缺的,就是一个有人遇到风险时,能形成救助的支持系统。不能说缺法律、政府责任等,以前没有这些的时候,乡村都有这样一个社会救助系统”,郭巍青说,要重建这个系统,每个人都应尽力并扪心自问,自己能做什么。
学者陶短房认为,小悦悦事件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或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于事无补。倘若人人“从我做起”,小悦悦这样的遗憾和悲剧就会少一些。
5,彭宇案,小悦悦事件反应的社会道德问题
这又是一起让人为之心惊肉跳的车祸,2岁的女童先后被冷血的面包车司机和小型货柜车司机碾压,给稚嫩的小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和伤害,据医生说车祸已经造成小悦悦特重度颅脑损伤,接近脑死亡,预后很不好,最乐观的估计是植物人状态。
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太残酷了,突如其来的横祸如同噩梦从天而降,对于小悦悦这一家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无辜的小悦悦饱受如此摧残,折射了驾车司机的冷血。
可能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使然,因为人们之间的各种误会和观念,导致彼此不那么信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便也滋生。就像现在大街上跌倒了老人没人敢扶,是因为扶人者害怕自己遭讹诈,做了好事不讨好。好人难做或许成了每个人在面对突发危难事件时的一种纠结和犹豫的自我保护符,在面对他人遭遇生死的关头,也不敢再轻易出手相助,选择了冷漠,选择了漠视。
6,小悦悦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 。是道德,还是金钱,还是什么?
南方日报:见死不救立法太多问题值得探讨
至于见死不救立法,是不是对如今这种麻木风气的釜底抽薪之计,值得探讨。从根本上说,天使的归天使,撒旦的归撒旦,用法律来管制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混乱。
但是,在道德已经没有底线、丑恶没有止境的时候,法律“越俎代庖”似乎又成了唯一可以寄望的方式。即便如此,个人认为,见死不救立法还是应该慎之又慎。
以小悦悦这事为例,事故现场恰巧有视频为证,这几乎就是最直接的证据了,但是18个漠视的路人,我们能真正证明他真的“见”了“死”的,又有几个?他只要坚称自己没见,能奈几何?至于其他那些没证没据、没被拍下来的现场,就更加公说公有理了。
对于这种“诛心”的规制,立法能否做到条件清晰,有巧妙的条文设置,并从可能的情况出发预设更多前提,决定着立法的成败。其次,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现状不是无法可依,关键是有没有真正考虑执法。
这些“光说不练”的法不在少数,法是立了,但执法主体不明,执法程序不清,执法态度不公,结果立了跟没立一般,民众不信,恐怕连立法者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
为见死不救立法,也算是退而求其次的法子了。但是,如果没有信心、没有能力解决上述的这些立法问题,那么,法还是别立为好,省得为民众质疑司法公信力再添一口实。
麻木:法,能否真正催人向善
“小悦悦”事件后,谈方团队很快做出决定,拟奖励施救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并把她的家人纳入“协助”名单,将来对陈贤妹和她家人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此举,是要让所有人明白好人有好报。
悲剧后对爱心者的力撑,并非孤灯一盏,社会舆论和公众也几乎一面倒地为救人的拾荒阿姨喝彩。10 月17 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给陈贤妹送去5000 元奖励金,她数度婉拒,后几经劝说才勉强收下。
褒扬良善的同时,惩恶寻因之辩仍在持续。一个现实是,中国现行法律,并无规定路人要施救的义务。冷漠的旁观,是个道德问题。
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旁观,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来,似乎正是这个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连串“集体旁观”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护过度,成了许多人不愿见人危难而施救的“保护罩”。
在谈方看来,“小悦悦” 事件和过去老人摔倒没人扶或被冤枉并不一样,“不存在被冤枉的问题,冷血到了极点”。这暴露了社会一定人群已经不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
学者郭巍青称,彭宇案带来的社会舆论和风气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小悦悦遭遇”的成因。
“如果说彭宇案的影响可以这么坏的话,那是不是把那18 个人抓起来重判, 以后人们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伸出援手? ”郭巍青说,凡是主张这种逻辑的人,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在司法上重新有一个与彭宇案抗衡的案例,重新把人影响回来。问题是,行不行呢?
网友“暨大张志迎”说: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
然而,在谴责“见死不救”的18 个路人的同时,不少人开始自我审视:若自己在现场会救人吗?郭巍青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自问,也是所有人不能回避的问题:选择冷漠还是选择救助?
期待:德,何时变教化为习惯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遇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帮手、打电话报警或叫急救。
彭宇案之后,在一连串旁观事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处处开放的良善之花: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 位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头,依然有人会给乞讨者钱物,有人会扶起摔倒的老人……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谈方认为,挽救道德水准已经成为现在社会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应借“小悦悦”这一标志性事件之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奖励勇施援手的人,比如让那位阿姨老了后能安享晚年,相信比政策更有效。
“假若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狼一样;没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草木一样。肯定是很多方面都出了问题”,郭巍青说,在农村,一个小孩遇到类似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一些邻里帮助。可是,在佛山那个五金市场,完全不存在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这个情景太荒谬了,人来人往的地方,就像在荒山里一样,好像没人看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孩子。
郭巍青认为,在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去认真建设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这使得人的生活变得有更多风险。孩子走出父母的视线,就可能遭受杀身之祸,这已经不正常了。
“我们缺的,就是一个有人遇到风险时,能形成救助的支持系统。不能说缺法律、政府责任等,以前没有这些的时候,乡村都有这样一个社会救助系统”,郭巍青说,要重建这个系统,每个人都应尽力并扪心自问,自己能做什么。
学者陶短房认为,小悦悦事件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或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于事无补。倘若人人“从我做起”,小悦悦这样的遗憾和悲剧就会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