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飞有几个儿子,姬鹏飞有几个儿子?
本文目录索引
1,姬鹏飞有几个儿子?
六名。 姬鹏飞(1910年2月2日-2000年2月10日),山西省临晋县(今临猗县)东张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历经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长期担任外交工作,中国第三任外交部长,参与制定《香港基本法》和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不朽功勋,是中英香港主权移交问题谈判的关键人物之一。 2000年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这位出身农民的前外交部长和港澳办主任,因为参与制定《香港基本法》和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而为港人所熟悉。军人出身的姬鹏飞,曾参加过著名的红军长征,是中共外交部系统的老革命。
2,姬红军是什么级别
姬红军是少将军衔。 姬红军和姬胜德是一个人。姬胜德,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共元老姬鹏飞之子,官至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副部长,少将军衔。 1999年,因涉及厦门远华走私案和出卖军事情报谋取暴利两千多万,检方控以受贿罪、贪污罪及挪用公款罪等多项罪名之理由被拘捕,解放军军事法庭在一审中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扩展资料 1999年8月初,军事法庭开始对姬胜德案进行审理,认定姬胜德犯有三项罪行: 1、收受犯罪集团人民币、美金、港币贿赂,折合共二千一百三十多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一千五百九十万元被他套汇成外币,在外国开设了私人账户。 2、挪用、侵吞军事用途的资金九百七十五万,已挥霍和给家属在海外置业达九百万元人民币。 3、长期隐瞒、欺骗组织其配偶加入外国国籍的事实,隐瞒本人和社会上、香港、外国组织的不正当关系,并透露、泄露了军方机密等。 这三项罪行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量判死刑。 姬胜德在上诉后,高层认为他在后期主动交代问题,积极退还赃款,并主动揭发其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有立功表现。2002年终审判决将姬的刑罚由死缓改为无期徒刑。由于姬胜德患有严重心脏病,法院准许他保外就医,姬胜德被送到京郊一军队医院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胜德
3,百家姓里有没有姬这个姓氏
百家姓里有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姬姓起源于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开始改为周姓。后来一部分人恢复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另一种方法起源为: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从这以后,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扩展资料: 家族名人 一,姬 昌: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 定都奉邑(今天的西安市西南),又调解了虞、芮两国的争端,使两国归附。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灭了商,建立了周朝,并追封其父为文王。 二,姬 澹:字世雅,南北朝时候后魏的信义将军,事桓、穆二帝,征战有功,为朝廷征战南北战立有大功,被封为楼烦侯。 三,姬 敏:明朝文官,西安知府,字号学,孟津人。律学家,数学家。知识很渊博,对四书五经和天文地理都有钻研,并涉及历算等,在当时很受人尊重。 四,姬鹏飞:(1910.2.9-2000.2.10),曾用名吉洛,山西省临晋(今临猗)县东张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姬】:姓氏起源 详细解读
4,百家姓里有没有姓加的
加[加,读音作jiā(ㄐㄧㄚ)]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加姓起源于汉朝西域少数民族,在汉朝建立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过程中,西域人名译为汉字,从而有了加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嘉氏,属于避讳改姓为氏。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嘉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周桓王二年(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18年),晋国的“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即嘉父在随国与翼九宗、五正等一起反叛了晋国,而后奔至鄂国,自称侯。晋国人后来也称其为鄂侯。自此,嘉父的后裔有以其名为姓氏者,称嘉氏;也有以其爵为姓氏者,称鄂氏。 2.源于姬姓,出自西汉时期原燕太子丹玄孙姬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燕太子丹(公元前?~前226年),是战国末期燕王喜的太子。西汉末期,汉元帝皇后王氏任自己的侄儿王莽为重臣,后掌大司马,以至王莽权霸汉廷,最后于汉孺子婴初始元年(王莽居摄三年,公元8年)纂政。王莽篡汉后,为收揽人心,曾大赐天下,其中赐燕太子丹的玄孙姬嘉为王姓。东汉王朝建立后,姬嘉后人即全部抛弃王氏,大部恢复回姬姓,亦有人则以嘉字为姓氏,称嘉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女真族,出自宋朝时期金国特嘉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金国女真贵族特嘉氏,世代居住在张皇堡一带地区(今山西忻州五台山七级岭),遂以部族名称为姓氏,称特嘉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嘉氏。 清朝中期,乾隆大帝第十五皇子爱新觉罗·永琰为皇太子后,改名爱新觉罗·颙琰,于清乾隆六十一年(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继位清仁宗皇帝,年号“嘉庆”。嘉氏族人避讳嘉庆年号,因而改为加氏,祖籍陕西,逐步迁移至鄂。 二.分布: 在陕西、山西、河南陕县、湖北随州有分布。湖北加氏多源自随州市安居镇加庙乡,原本姓嘉,据上辈上讲,祖上实为避难而改此姓。加氏历史不长,至今族谱尚能连续。
5,“姬”姓的来历?
(Jī)姓源出有二: 姬姓黄帝黄帝诞生在“姬”河边 1、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开始改为周姓。后来一部分人恢复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黄帝的儿子中有姬姓 2、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启、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从这以后,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得姓始祖:黄帝。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子孙。姬姓在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是为最古老的一个姓氏,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就姓姬。据《说文》记载,黄帝之所以以姬为姓,是由于当初居住在姬水的缘故,黄帝的嫡系子孙,世代以姬姓相沿袭,一直到周文王父子,仍然姓姬。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黄帝生于寿山,长于姬水,所以以姬为氏。根据《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望族居于南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黄帝。 迁徙分布 (缺)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出生在一条叫姬的河边,于是黄帝就姓姬。而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当中,有十四个得到了共十二个姓,而在这十二个姓当中,也有姬这个姓。到后来,周武王建立了周朝,而武王自己就姓姬,叫作姬发。姬发后来分封天下,将自己的很多同姓亲族分到天下各地为诸侯,这些国家的王族后来大多改以其所在国的国名为姓。而当周朝结束之后,周朝王族后代亦改姓周而不再以姬为姓。所以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
6,姬姓来源
姬姓来源于黄帝。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也是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有近5000年历史。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 ,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一、源于黄帝 黄帝,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黄帝为少典之子,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出生、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且在他统治期间有了文字。黄帝有嫘祖、女节、丽娱、嫫母四位夫人。 二、外姓更改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 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1、公孙姓恢复。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丙午封姬相如为褒鲁节侯,奉周祀侯二千户,本系鲁顷公姬仇之裔,更姓为公孙氏,后来又恢复为姬姓。 2、周姓恢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南北朝陈时,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召附王伟,避侯景讳,改为姬姓;梁时直阁将军、南丰侯周石珍等因事改姓为姬。 3、宗姓所改。《续通志·八四·有故改姓》记载:金宗端修,字平叔,汝州人(今属河南省),章宗时(1190~1208)避睿宗讳上一字(金睿宗名宗尧),凡太宗诸子皆加“山”为崇,并改宗氏为姬姓。 4、雍姓所改。金国时泽州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雍翼,为避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之名讳,改姓为姬,名志真,其后世沿用姬姓。 扩展材料: 姬姓封国 姬姓封国就是分封制下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周又有西周和东周。在这段时期共有五十八位姬姓封国管、蔡、成、霍、鲁、西鲁、东鲁、卫、毛、成 、枏、郜、雍、曹、滕、毕、原、酆、郇、盂、晋、应、韩、凡、蒋、邢、茅、胙、祭、郑、虢、东虢、西虢、南北虢、小虢、虞、焦、曾、沈、丹、阳樊、共、荣、滑、刘、巩、密、胡、项、魏、戴、道、息、赖、唐、燕、蓼、中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姬姓
7,姓氏的由来
姓氏由来
在上古时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别:
1、在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妫、姒、姚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3、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
4、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5、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
6、天子赐氏,以谥号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痛;周惠王死后追为惠王,他的后代便姓惠。
7、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子
,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
8、因神话中的传说为姓。传说舜时有个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其子孙便以龙为姓;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也有姓青鸟的。
9、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战国时代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齐国被秦灭了,其子孙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并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而太监马三保因“靖难”有功而被赐姓为“郑”;后他改名为郑和。
10、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复杂化,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像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1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1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
、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1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14、以乡、亭之名为氏。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15、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16、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17、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18、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9、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如完颜、耶律等。
贵族氏的分类
以国名为氏
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以地名为氏
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以官名为氏
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以职业为氏
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以居住地为氏
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以血缘关系为氏
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以贵族的字为氏
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8,国务委员的权力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人员之一,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之一。
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对国务院组成人员进行重大调整,增设“国务委员”职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委员协助国务院总理工作,受总理或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委托,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专项任务。国务委员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并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会议的决定任命。作为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国务委员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委员的行政待遇与国务院副总理同级,但权位和排名都列在副总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