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中传原副校长蔡翔获刑三年半,哪些高校领导接连出事?

本文目录索引

1,哪些高校领导接连出事?

13日下午,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重庆医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寒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注意到,这是3天内,被查的第三名高校领导。 5月11日下午,云南省公安厅发布A级通缉令,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蒋兆岗潜逃被通缉。通缉令显示,蒋兆岗因涉案,根据监察法被依法通缉。蒋兆岗潜逃时,云南省委巡视组正在对西南林业大学进行专项巡视。 同日,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周介铭落马。周介铭于1997年开始担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2003年担任校长,2014年开始担任该校党委书记。他主政这所大学13年,2016年12月后卸任学校领导职务,但仍然担任四川师范大学正厅级干部。 今次落马的雷寒出生于1957年7月,其学习、工作都在重庆医科大学。 工作早期,雷寒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职,1999年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并在同年评为教授、主任医师。次年,他担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2004年9月,雷寒调任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期间,他还从2008年开始担任重庆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至今年1月重庆市政协换届。 去年12月,雷寒卸任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但据官方简历显示,卸任后,雷寒一直延迟退休至今,继续担任该校教授。 据该校官网介绍,雷寒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各种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余部,曾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2008年他被评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04至2008年被聘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2014年4月底,雷寒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注意到,2014年9月至10月,重庆市委第七巡视组曾对重庆医科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使用、附属医院干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巡视。 巡视反馈指出,巡视中发现重庆医科大学存在“报销管理不够严格规范、资金闲置数量较大,效益发挥不够以及附属医院科研经费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工作畏难不够主动、干部交流工作不足以及监管工作力度不够大”、“执行民主集中制、组织人事纪律方面不够严格”等问题。 此外,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的附属医院存在科研试剂没有进行招标采购;有的基建项目没有公开招投标,学校及附属医院审计监督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存在廉政风险。 来源 政事儿News

哪些高校领导接连出事?

2,你怎么评价中传媒大学原副校长蔡翔涉嫌违纪违法被查这件事?

反腐倡廉终于不局限于口号之中,老虎打起来,人民的日子富起来。 说实在的前几年的国家真的是有些浮躁,到处都是贪官,人民好像对于贪污也都麻木起来,甚至于不关心官贪多少,只关心做没做利于人民的事情,反正不管做没做好事,钱肯定都是要贪的。 但是近些年真的是肉眼可见的有了质的变化,比如我们这边有名的腐败一条街,这几年生意萧条的黄掉了很多家。 大家工作起来也更加谨慎了,更加为了人民着想了。 所以我怎么评价这件事情呢,那就是大势所趋,毒瘤都要肃清了。

3,蔡翔的介绍

蔡翔,1968年12月生,湖南益阳人,1999年中南工业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赴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进修学习,2006年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企业管理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管理国际学会会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委员。讲授过高级经济学、技术创新管理、管理研究方法论、经济博弈论、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4,为什么华为手机年增长这么稳定?

华为手机能够年增长这么稳定,跟手机市场本身的走势、华为的努力和对手的错误都有很大关系。 1、华为抓住了智能手机增长的这一波趋势,华为手机在国内属于大品牌,在国际上也非常有名。华为手机的质量越来越好,售后服务也越来越好,性比价高,华为手机定位不仅仅是中高端,对于平民百姓千元机也一样有很多型号。而且性价比,质量都很不错。口碑大家都知道,在质量和价格上都非常亲民,深受国内外严重的欢迎。 2、坚持品质,稳扎稳打。 3、华为对新技术的巨额投入和坚持,华为有着内部核心考核标准。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是华为营销的坚强后盾。不管是外形还是软件都是不错的,首先是手机的基带芯片性能特别好,而且全靠自主研发的。 4、不固步自封,学习能力强,执行力强。

5,为什么在网上很多人吐槽的华为,但华为的销量却越来越好?

华为手机的销量越来越好,口碑却越来越差,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经济学方面的因素。 为了更好的来说明问题,我们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华为手机在销售十部手机的时候,假如有八个人说不好,那这个口碑是好还是不好呢?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说,占到了80%的人都说不好,我们普通的认识就是说不好。但是,口碑是一种口口相传的效应,如果再没有一定的一个影响下,口碑是无法建立的。也就是说,华为手机的销量目前是一,千万级别计算,而口碑只是以口口相传形成的。当几千万人相互去传达一个信息的时候,势必会造成一些信息的误解。所以,口碑也就成了口头上的一种认识。并不代表商品本身真的不好。 另一方面,就是人性的要素。 我们从侧面来看,其实,不仅是华为手机,只要有一款手机的销量,在市场上越来越大,它的口碑势必会有一些负面消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越来越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说,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伤害模式。雇佣水军在网络上诋毁对方,这些都是问题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手机也一样。 综合来看,华为手机之所以销量越来越好,口碑越来越差,是因为它不能完全迎合消费者所有的需求。毕竟,产品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你想通过支付一千块钱,获得1万块钱的享受,那这是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华为手机的理念。所以销量与口碑,并不能完完全全证明产品本身的价值。 微信公众号:夏夜星空梦 欢迎大家关注,这位有颜有趣又有料的女子。

6,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是谁?如果采访他大家想问什么问题?

刘继南
问题:
对校名更改有什么看法?

创建南广学院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在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集中优势资源,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机遇,有什么计划?

我国传媒业特别是广播电视业仍处于持续变革之中,贵校会有什么对策吗?

如何对自己学校进行合理的定位?

绞尽脑汁,就这么多,请参考

7,传媒大学的教室有摄像头吗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面向未来,中国传媒大学秉持“植根传媒、依托社会、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继承办学传统,创新教育模式,发挥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传媒与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力争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行列。

———————————————————————————————————————————
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校之一。2011年6月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校训
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正值北京广播学院五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立志将本校创办成为以传媒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本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校园占地面积46.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35万平方米,可乘地铁八通线到传媒大学站。与著名重点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相邻,学术气氛浓厚。
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35万平方米。与著名重点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相邻,学术气氛浓厚。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学校以大传播的理 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和“以特色带综合,以综合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文、工、管、经、法、理、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传媒特色鲜明,综合优势突出的信息传播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
国交中心连廊
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
校园风光(20张)
形式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办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现代传播》。[1]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下属学院之一,与中国传媒大学培训中心、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同为合署办公机构,主要承担中国传媒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及非学历培训教育任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秉持“植根广电系统,面向全媒体、服务全社会”、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广播电视系统及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和工程技术专家。
中国传媒大学培训中心作为我国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播音主持、电视编导、摄影、摄像、新闻、广告、电视节目制作、灯光、化妆、舞美、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动漫等传媒专业为主体的培训结构。
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在六朝古都南京设立了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南广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66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已建设用地810亩,完成校园建筑33万平方米。学院设立34个本科专业,72个专业方向,截至2010年9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156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59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389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6700多人。
编辑本段“985平台”  6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下达了《关于继续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做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方案和项目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获得建设立项,并获首批(2011—2012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7000万元,这标志着中国传媒大学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陈文申
党委常委、校长:苏志武
党委副书记:田维义
党委副书记:刘利群
党委副书记:吕学武
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福安
党委常委、副校长:袁 军
党委常委、副校长:胡正荣
党委常委、副校长:吕志胜
党委常委、副校长:廖祥忠
校长助理:王志吴延熊蔡翔
纪委书记:田维义 [2]
名誉校长:刘继南
编辑本段学校信息  学校的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出版及新媒体竭诚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多学科兼容,相互交叉渗透充分体现综合优势的学科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育人特色。
学校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采取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信息传播领域提供全方位继续教育服务。目前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8个分院、30个函授站、32个远程校外学习中心。
编辑本段学院信息计算机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2年。为了适应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信息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中国传媒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传播大学发展,2002年5月28,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在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基础上成立。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
学院以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广播电视技术为依托,扎根现代传媒行业,渗透整个数字内容产业;把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中国传媒大学传统的传媒行业的优势和特色相结合,面向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掌握先进技术的、深具传媒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
学院本着稳定本科生规模、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办学方针,加强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人才互访以及本科生的联合培养,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基础,科研和教学并重的办学模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38 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 10人。教师队伍中,教授、研究员 5 人,副教授 8 人。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 5 人,博士 14 人,硕士 12人。这支队伍是全校各学院中最年轻化的师资队伍(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占 74% ),充满着活力。在教学工作中,他们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学风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学院建立了完整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处理技术方向、片上系统集成方向、软硬件系统联合设计方向)硕士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宽带信息网络。学院现有在校生487人,其中本科生32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2 人。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创新求实, 整体学术水平在传媒行业居领先地位, 拥有 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互动游戏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媒体信息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以及互动游戏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近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国家 863 计划、国家 973 计划、 国家发改委 CNGI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科技专项、国家 广电总局高校项目等 多项重点科研项目。 数字新媒体给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依托数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应用、内容管理、互动娱乐、信息集成、数字移动广播电视、手机电视、 IPTV 等新媒体所提供的新业务,为毕业生的就业分配提供了众多的机会。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踏实的工作态度颇受社会的青睐和好评。该院毕业生 适应广播电视和计算机两个热门领域工作岗位的需要, 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100 %,本科生的就业率为 97 %左右,许多毕业生在单位承担重要工作,为我国传媒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新媒体研究中心  信息技术高速演进,塑造出全新的媒体生态——新媒体。“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信息经济的主导平台市场,信息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新媒体研究得到了国家政策部门、产业经营部门、学术界、教育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应运而生。
一、宗旨与任务
1、研究新媒体,发展新媒体
立足本土特色、把握全球视野;
以宏观、全局的角度,促进跨学科之间的融合、跨领域之间的整合与互动;
致力于推动新媒体理论体系创建与关键理论创新,提升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参与全球新媒体理论研究探索。
2、传承新媒体、培育新媒体
国际同步、扎根教学,发展一流水平的新媒体学科和专业教育;
面向未来,引领行业,培育新媒体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致力于进一步深化新媒体科研和实践应用成果,构建和完善新媒体理论知识体系,为新媒体行业培育知识体系完备、理论水平一流、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人才。
3、发挥应用价值,服务社会、国家
切实面向行业实践与产业运营;
服务于国家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规划;
以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利益为根基、以促进形成社会新文化为最高目标;
致力于提升新媒体科研面向应用转化的能力和水平,挖掘新媒体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结构与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致力于三个重点方向的建设工作,包括凝聚一个核心——“新媒体科研合作平台”,完善一个基础——“科研成果与信息资源体系”,开放一个以展示和体验为主要目的的——“新媒体示范基地”。
新媒体科研合作平台,以中国传媒大学在数字传媒领域、艺术创意领域、信息传播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科研力量和丰厚资源为基础与核心,广泛吸引国内外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发起项目,参与项目研究。达到在整合科研力量的基础上,使专业方向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学科融合、交叉的科研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在新媒体领域的科学研究长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战略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新媒体科研合作平台还邀请来自国内新媒体行业实践领域的领军人物、新媒体科研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海外在新媒体方向的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组成新媒体专家委员会。只有促进产、学、研多方合作,才能根据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研究;才能真正解决困难与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合作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产业运营机构紧密合作,已经着手建立的科研合作基地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媒体研究基地”、“中国移动新媒体研究基地”、“中国联通新媒体研究基地”、“中国电信宽带互联网研究基地”、“CMMB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研究基地”等。目前,中心正在积极筹备同美国、英国、日本共同筹建新媒体科研国际合作基地。
科研成果与信息资源体系是将中国传媒大学几十年来在数字传媒领域、艺术创意领域的大量丰硕研究成果系统化管理、网络化应用的系统平台。其中涵盖了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领域、新媒体经营管理研究领域、消费者和受众研究领域、广告研究领域等多个方向的优秀研究成果和权威、全面的各领域行业资讯信息。
该系统平台将为新媒体研究中心的所有研究项目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和数据支持。为科研人员随时了解行业实际状况,以及寻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论证支持提供方便;同时也为行业公司和商业机构在工作实践中,及时寻求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引提供了可能;更为沟通国内外新媒体行业和新媒体学术界之间的相互了解、互相学习搭建了最便捷的传播平台。
新媒体示范基地是新媒体前沿热点的展示窗口和体验中心。它坐落于中国传媒大学综合实验楼,设置“多媒体内容制作中心”、“移动媒体中心”、“数字电视中心”,以及“宽带互联网中心”四个展示空间。定期对国内外最前沿、最创新的新媒体创新经营模式、增值业务应用形式;新媒体技术路线、系统平台;新媒体内容产品形态、广告形式,以及新媒体终端产品等进行公开展示。为社会公众和学术界、行业界开拓眼界,真正了解新媒体、学习新媒体提供了最便捷的渠道和最开放的窗口。
三、研究方向与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三个重点方向:新媒体理论体系建构与关键理论创新、多媒体数字内容研究以及新媒体科技与产业研究。
新媒体理论体系建构与关键理论创新是任何应用研究的基础与前提。该方向的研究工作,需要在整合国内外既有的新媒体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发现,并对其进行体系化梳理,搭建新媒体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而对其中的关键理论、前沿理论展开深入研究,推动理论创新。
多媒体数字内容方向将对于数字内容产品形态的创意艺术、支撑技术和相关产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产业研究的内容包括了盈利模式与经济价值、产业环境与产业结构、运营管理方式等问题。多媒体数字内容方向的具体研究内容涉及:网络音视频、移动内容、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电影、数字化典藏、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
新媒体产业研究的具体内容则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和宽带互联网。对于新媒体科技与产业的应用研究将涉及关于新媒体的:关键技术研究、政策研究、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产业结构与组织研究、受众形态与传播效果研究以及多媒体数字终端研究。
四、科研队伍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已建立起一支以国内外知名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专长互补的新媒体科研队伍。目前的科研团队包括教授、副教授,以及硕/博士研究生共计70余名。
新媒体研究中心同多家国际新媒体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机制和人才交流机制。每年支持国内研究人员赴海外考察、研习,同时邀请海外优秀新媒体教育家、新媒体学者来华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新媒体研究中心已经同20多位来自国内外知名新媒体企业和社会性新媒体研究机构的技术专家、高层管理人员、营销专家等参与和承担专项研究;并同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媒体专家学者展开项目合作,凝聚了海内外一批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其中,与新媒体研究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海外学者包括:美国南卡大学的魏然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潘忠党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山本武利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陈韬文教授等。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努力成为中国培养新媒体学术领军人物、科研骨干、教学能手培养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五、取得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对数字动漫、数字音乐、视频流媒体、数字出版等数字内容产业,对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宽带互联网、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等数字新媒体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大量成果。
新媒体研究中心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点课题,其中包括《中国数字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数据分析系统研究》、《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业务需求研究》等。
新媒体研究中心还承担了众多大型新媒体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工作和研究课题。其中包括“数字内容集成分发平台研发”、“数字电视数据监测系统研发”、“手机电视数据检测系统研发”、“手机广告数据分析系统研发”等前沿技术开发工作。完成16个数字电视付费频道规划工作,完成《中央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规划》、《中国移动手机报广告经营研究》、《中国移动二维码营销体系研究》、《中国联通手机电视内容研究》、《中国联通手机广告经营体制研究》、《北京电台数字多媒体(DMB)运营规划研究》等。
新媒体研究中心发起组织一系列诸如“中韩手机电视高峰论坛”、“中国移动媒体学术年会”等的高规格学术会议。开办并定期发布“MMDC通讯”、“中国数字电视通讯”等研究性刊物。并将规划和出版年度《中国新媒体报告蓝皮书》。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将秉承中国传媒大学一贯以来坚持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我校在传媒领域的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力争建成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学术重镇,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同类研究中心的水平,为中国新媒体的学科建设和国家信息化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信息工程学院设有通信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数字媒体技术系和实验中心6个系级机构,负责本科教学的组织实施和部分科研条件的支撑;设有一个广播电视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下设9个专业研究所。信息工程学院目前设有通信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数字媒体技术系和实验中心6个系级机构,负责本科教学的组织实施和部分科研条件的支撑。影视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于2002年正式建立。影视艺术学院现有文艺系、音乐系、录音系、导演系、戏剧影视美术系、广播电视文学系、摄影系、基础教学部及表演、照明专业等十个教学部门,实现了影视艺术教育的全程培养机制,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整体办学实力强大。目前影视艺术学院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规模最大、学科专业覆盖面最为开阔的学院,更是我国教学实力强、专业特色鲜明、最具知名度的影视艺术学院[3]。动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科研的院校。依托于中国传媒大学深厚的国内外影响力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综合性学科背景,动画学院在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科研方面现已形成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整体特色与优势。
动画学院目前设有动画系、数字艺术系、游戏设计系和艺术基础部四个教学机构,并设有动画研究所、数字技术与艺术研发中心、《中国动画年鉴》编辑部、亚洲动漫研究中心、中国动漫艺术陈列馆等众多研究机构,以及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美国尼克儿童频道、德国波茨坦影视学院、加拿大谢里丹学院、法国高布兰学院、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美国高科思科技大学、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央视动画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水晶石等国内外动画教学和实践机构所搭建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动画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创作、制作于一体的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委员会所在地。学院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已达一千余人。[4]
编辑本段学院概况  该中心下设9个专业研究所:微波技术研究所、多媒体技术研究所、数字广播研究所、宽带网络技术研究所、应用电视技术研究所、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所、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视频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等,负责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组织实施。信息工程学院还设有教学办公室、科研办公室、资料室、党政办公室等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机构。 2008年,信息工程学院拥有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333人、本科生1201人、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生228人;在编教职工总数115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教辅人员13人、管理人员4人;拥有专兼职的研究生指导教师8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65人。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  从学科分布上看,该院的学科领域覆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现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个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艺术与科学),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艺术与科学),2个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6个本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自1954年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信息工程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传媒信息技术为优势、以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为特色、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相互促进,各专业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设置格局。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个部级重点学科、以及相应的博硕士点的支撑下,该院的“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已成为品牌本科专业,“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成为优势本科专业。“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该院的重点扶植专业和新办专业。信息工程学院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以服务广播电视及传媒科技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电子信息领域及其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依托,以传媒信息技术为优势,以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为特色,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力争使信息工程学院在2015年左右迈入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类一流院系行列,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传媒技术类高水平的专业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群)(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4个专业基础实验室(电路基础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以及微波测量实验室、有线电视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微波暗室、微波传输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光纤传输实验室、卫星接收实验室、视频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广播电视发送实验室、数字音频广播(DAB)实验室、DSP实验室、EDA实验室、SONY视频实验室、大洋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25个特色鲜明、条件优越专业实验室。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25台(件),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值约1850万元。这些实验室为学院的本科实验教学提供了保证。
编辑本段科研成果  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个部级重点学科、以及相应的博硕士点的支撑下,全体教师主动参加科学研究、参与社会服务蔚然成风,近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SCI、EI检索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00余篇,有8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目前在研项目主要有:国家973项目、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1项,国家基础平台建设项目1项,国家重大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防预研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广电总局重大项目2项,广电总局重点项目20余项以及横向项目若干项。目前,该院在数字声音广播技术、数字调频同步广播技术、计算电磁学、大功率微波器件、IPTV技术、宽带互动电视技术、高清晰度电视评测技术、宽带信息网与三网融合技术、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演艺设备控制技术等研究领域已经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具有可观的推广应用价值。

8,请问中国传媒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导师都有那几位?

我觉得我这里才是楼主想要的,这是中国传媒大学两专业考研信息:

050301新闻学2008 招生目录(本专业招生 80 人)

研究方向:
01新闻史
02新闻理论
03新闻业务
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
05报刊理论与实践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
③707新闻学基础
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参考书目:
707新闻学基础
①《新闻理论》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
②《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等 中国广播电视
③《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王振业等 武汉大学
④《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高等教育
⑤《广播电视辞典》赵玉明等 北京广播学院
⑥《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雷 中国广播电视
⑦《媒介批评》跃捷 北京大学
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
复试科目:
919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教程》 李磊等 中国广播电视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 中国广播电视
《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
920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雷跃捷 北京广播学院
《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雷跃捷等 北京广播学院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高等教育
《媒介批评》雷跃捷 北京大学
与专业相关学术刊物
921新闻业务
《广播新闻业务》曹璐、吴缦 北京广播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王振业 北京广播学院
《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 中国广播电视
《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邓炘炘 北京广播学院
《网络新闻编辑》邓炘炘 北京广播学院
922报刊理论和实践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王武录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 党报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
01方向为919新闻史;
02方向为920新闻理论;
03、04方向为921新闻业务;
05方向为922报刊理论与实践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J108新闻采访J211新闻写作


050302传播学2008 招生目录(本专业招生 80 人)

研究方向:
01理论传播学
02应用传播学
03传播学研究方法
04电视文化传播
05媒介与女性
06国际传播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
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参考书目:
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
《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华夏
《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 中国社会科学
《传播学在世界》段鹏等 中国传媒大学
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
复试科目:
923理论传播学
《新闻媒介通论》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
《中西新闻比较论纲》童兵 新华
《传播政治经济学》文森特 华夏
924应用传播学
《传媒经济导论》2003版 周鸿铎 经济管理
《传媒经营与管理》周鸿铎 经济管理
《电视收视率解析》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媒介经营管理》凌昊莹 中国广播电视
《媒介战略管理》邵培仁 复旦大学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李怀亮 广东人民
《文化帝国主义》汤林森(冯建三译) 上海人民
《媒体创意概论》宫承波 中国广播电视
《广播的创新与发展》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胡智锋 中国广播电视
《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
925传播学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926电视文化传播
《电视文化学》陈默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外纪录片比较》张雅欣 北京师范大学
927女性学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 上海文艺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女性主义》(1-4卷)荒林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
928国际传播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国际传播学》关世杰 北京大学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
01方向为923理论传播;
02方向为924应用传播;
03方向为925传播学研究方法;
04方向为926电视文化传播;
05方向为927女性学(含女性文化学、女性史学、女性主义批评史);
06方向为928国际传播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J108新闻采访J211新闻写作


这是08年的信息,但是都很有参考价值的。
楼主要是还有需要的话再找我。


最后祝楼主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