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 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京大屠杀?
本文目录索引
- 1,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京大屠杀?
- 2,南京大屠杀发生了什么事
- 3,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哪一年哪一天,其中经历了多少天
- 4,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年呢?
- 5,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年?
- 6,南京大屠杀资料200字
- 7,概括南京大屠杀事件(最好简短一点,200字左右!)
1,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京大屠杀?
1 、中国军队抵抗坚决,日军伤亡惨重后兽性报复 。 2 、日军南下作战兵团攻南京后极度疲惫,已接近崩溃,失控之下的发泄 。 3 、蔑视中国人,为了给蒋介石一点颜色看看,打击中国人民的抵抗信心。 上海战争结束之后日军的伤亡还是比较惨重的,在上海作战过程中日军因为拉起的战线比较长,所以军队也出现了疲惫的状态,再加上物资供给上出现了有些不足,所以日军司令决定进攻南京,乘胜追击下打算直接消灭中国的主要力量。 并且日军早在攻入南京之前就开始对南京周边地区的狂轰滥炸。1937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航空部队使用法》。 其中第103条规定:“战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明文规定可以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 扩展资料背景 淞沪会战失利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对中国全面大规模侵略。同年年8月13日~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严峻形势,战局急转直下。 1937年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 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2,南京大屠杀发生了什么事
南京大屠杀是发生时间始于1937年12月13日,当年侵华的日军在南京城区以及郊区附近,对中国平民和中国战俘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期间日军进行抢掠、强奸、屠杀等多种虐杀行为,造成遇难人数超过30万。 1937年12月15日,日军占领南京的第三日。已缴器投降的中国军警人员3000余人被日军于汉中门外集体处决。入夜后日军继续屠杀无战斗能力的中国军人,遇难人数约九千余人。 1937年12月16日,日军占领南京的第四日。五千余人被日军于中山码头乱枪扫射处决,处决后的尸体被抛弃于长江中,其后日军于南京内四处屠杀当地避难平民。 1937年12月17日,日军占领南京第五天。日军于江边处决三千多人中国平民,同日将避难所和寺庙的避难群众一同射杀处决。 1937年12月18日,日军占领南京第六天。日军将最后捉到的中国避难群众一并押运到平原,经过捆押的难民毫无抵抗和逃跑能力,只能接受被射杀的结果。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曾下达奖令启动杀人竞赛,因此日军在占领南京期间饰进行屠杀,他们只是为了赢得杀人竞赛的奖励。 扩展资料南京大屠杀期间世界大事件: 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部队神鹰军团在西班牙内战中摧毁了格尔尼卡城。 同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船在美国雷克霍斯特失事焚毁。 5月28日,英国首相由内维尔·张伯伦担任。 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Éir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3,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哪一年哪一天,其中经历了多少天
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长达6周。 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在经历南京大屠杀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抢劫和纵火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报告称:“南京31%的建筑被烧毁;店铺被毁比例更高;日军损毁及抢劫造成高达1亿法币的直接损失;南京周边公路沿线的农村地区被洗劫几尽,并陷入缺少种子、牲畜、劳力和工具的困境中,播种的粮食作物仅为平常年份的1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4,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年呢?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扩展资料 纪念日 2014年2月2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7年2月2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正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法案。报道称,虽然当地的日本文化会馆发起反对法案的签名征集活动。 2017年10月27日,加拿大马尼托巴省议会通过把每年12月13日设为该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议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5,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年?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30多万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被杀害。这场大屠杀的受害者不仅是南京人,还有放下武器的军人,来自其他省份的难民,还包括被野蛮对待的外国人士。 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该遗忘的耻辱。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耻辱。 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 为了纪念这场震惊世界的惨案,1985年,南京人民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现场遗址之一的江东门建立了一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在展厅陈列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图表、照片和实物,揭示了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杀、烧、淫、掠的种种暴行。 此外,还在其他屠杀现场如燕子矶、草鞋峡、中山码头、汉中门等遗址及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中华门外等处,建立了15块纪念碑。
6,南京大屠杀资料200字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 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从军记者铃木二郎记述道:“我随同攻陷南京的日军一道进城,在城内待了四天,目击日军无数暴行。” “十二月十三日,在中山门附近城墙见到极其恐怖凄惨的大屠杀。俘虏们在二十五公尺宽的城墙上排成一列,许多日本兵端着插上刺刀的步枪,齐声大吼,冲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腹部刺去。一个接着一个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见飞溅的血雨喷向半空,阴森的气氛使人汗毛直竖,我站在那里,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除了集体屠杀外,日军还成群地或个别地在屠杀之前对人加以酷刑、侮辱、虐待、抢劫、殴打、玩弄或奸淫,随心所欲,不分青红皂白,施行暴力的方法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其残酷形状难以用笔墨形容。 一边是虐杀中国平民,一边却要努力掩盖战争罪行。日军当局只允许日本随军记者采访与报道有关南京沦陷后的情况。并向世界发出所谓“南京获得新生”、 “南京人民喜迎解放、感激皇军恩德”的消息。同时,在南京的日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毁尸灭迹行动。 正是在这样的粉饰之下,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存在着错误认识。尤其是日本部分极右分子,公然宣称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甚至还有人诬称,南京城当年发生的一切只是正常的交战行为,根本不存在对平民的杀戮。
7,概括南京大屠杀事件(最好简短一点,200字左右!)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造成损失: 1、文化掠夺 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2、抢劫纵火 抢劫和纵火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报告称:“南京31%的建筑被烧毁;店铺被毁比例更高; 日军损毁及抢劫造成高达1亿法币的直接损失;南京周边公路沿线的农村地区被洗劫几尽,并陷入缺少种子、牲畜、劳力和工具的困境中,播种的粮食作物仅为平常年份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