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陕西发现国内罕见明长城营堡,明长城遗址在哪

本文目录索引

1,明长城遗址在哪

明长城遗址西起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从五佛寺过黄河,在靖远县内沿黄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东至山海关。甘肃境内长度约为1000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夯层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层间夹藏木桩,杂草或沙夯实。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墙,设有垛口。底厚5--6米,顶宽2米,烽火台紧靠长城内侧,高10米以上因黄土夯筑,俗称烽火墩。墩间距约为5公里,连瞩相望,十分壮观。迂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长城外筑有了望台。嘉峪关,山丹,永昌,古浪等市县境内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气势雄伟。
中国自秦、汉、隋、明的历代长城在宁夏皆有遗迹,总长度达到1500多千米。故宁夏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明代称长城为“边城”,在宁夏境内的主要有西长城、 北长城、东长城和固原内边城,长度共约400多千米。其中位于银川市西40余千米的三关口明长城,仍然保存较完整。此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在关口处可看到长城遗址。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原建有关隘。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千米远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千米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台11米见方,高约8米。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千米,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筑关时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明代长城保存较好,也颇具代表性,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河东墙”始建于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称“东大边”、“横城大边”。西起横城以北一公里黄河岸边黄沙嘴,东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过盐池县至陕西定边县盐场堡,全长约400千米,每隔150米一个墩台。长城高三丈,宽两丈,墙顶路面非常宽阔,可供五匹马并行。守望、巡逻的士兵常年在长城顶部道路上往来,军事物资也在顶部运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由宁夏巡抚张祯叔、王询先后在墙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敌骑靠近边墙。其中红山堡一带,壕沟深宽皆两丈,所以长城也被称为“深沟高垒”。像这样的城堡宁夏一共有150个。在古代30千米一城,15千米一堡,堡辖区内还有烽火台,沿交通要道或长城线路,每隔一定距离修一个烽火台,将边防前线与内地连接起来。红山堡距离水洞沟3千米,占地20余公顷,据史料记载红…堡设操守官一名,操守兵235人镇守此地,同时与其他兵营互相接应呈长龙之势。

明长城遗址在哪

2,明长城遗址多少公里?

总长度8851.8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 拓展资料: 明长城遗址西起嘉峪关市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从五佛寺过黄河,在靖远县内沿黄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东至辽宁虎山。甘肃境内长度约为1000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夯层厚13--20厘米。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墙,设有垛口。底厚5--6米,顶宽2米,烽火台紧靠长城内侧,高10米以上因黄土夯筑,俗称烽火墩。墩间距约为5公里,连瞩相望,十分壮观。迂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长城外筑有了望台。 参考资料:明长城遗址_百度百科

3,银川市明长城遗址在什么路?

宁夏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明代称长城为“边城”,在宁夏境内的主要有西长城、 北长城、东长城和固原内边城,长度共约400多千米。其中位于银川市西40余千米的三关口明长城,仍然保存较完整。此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在关口处可看到长城遗址。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原建有关隘。满意请采纳喔~

4,明长城遗址的遗址介绍

明代长城 保存较好,也颇具代表性,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河东墙”始建于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称“东大边”、“横城大边”。西起横城以北一公里黄河岸边黄沙嘴,东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过盐池县至陕西定边县盐场堡,全长约400千米,每隔150米一个墩台。长城高三丈,宽两丈,墙顶路面非常宽阔,可供五匹马并行。守望、巡逻的士兵常年在长城顶部道路上往来,军事物资也在顶部运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由宁夏巡抚张祯叔、王询先后在墙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敌骑靠近边墙。其中红山堡一带,壕沟深宽皆两丈,所以长城也被称为“深沟高垒”。像这样的城堡宁夏一共有150个。在古代30千米一城,15千米一堡,堡辖区内还有烽火台,沿交通要道或长城线路,每隔一定距离修一个烽火台,将边防前线与内地连接起来。红山堡距离水洞沟3千米,占地20余公顷,据史料记载红…堡设操守官一名,操守兵235人镇守此地,同时与其他兵营互相接应呈长龙之势。长城简介  民族的脊梁在消亡!长城急需保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在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200-001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相关图片

5,有关灵武明长城有哪些记载?

灵武明长城,建成于1474年,西起横城北黄河岸边,向东南绵延,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古堡等地穿越市境,经盐池县至陕西省定边周台子乡。全长约200余千米,灵武境内长45千米。 据史料记载,灵武境内曾修过两段长城,一为隋长城、一为明长城,全部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而成。 这段长城上设有敌台、墙台以及墩台等军事设施。每隔一二百米建有凸出墙外的墙台,这样边墙的墙根就不再有火力的死角,可进行侧翼攻击。 敌台高于城墙之上,可左右相望,前后呼应。 有些险要地段置周庐敌台,驻兵达20人之多。河东墙内侧共建有29座城池。灵武营所属烽火墩113座,每隔2500米设一墩。 夜则举火,昼则举烟示警。若见敌数人至百余,举放一烽一炮;500人两烽两炮;1000人3烽3炮;5000人以上4烽4炮;万人以上5烽5炮。 台设墩夫,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兵士日夜守哨,沿线各兵营驻有重兵,粮草、兵器、军需齐备,守望、巡逻、通讯、调兵,各个兼顾,无一偏废,一派军事戒备状态。

6,从吴忠怎么走灵武明长城?

驾车路线:全程约20.6公里 起点:吴忠市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220米,右转进入盛元西街 2.沿盛元西街行驶130米,右转进入明珠路 3.沿明珠路行驶900米,进入利通北街 4.沿利通北街行驶640米,右转进入世纪大道 5.沿世纪大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灵吴青线 6.沿灵吴青线行驶12.8公里,直行进入G211 7.沿G211行驶510米,直行进入绒园路 8.沿绒园路行驶1.1公里,过右侧的旭东商行NO.1约190米后,直行进入中兴路 9.沿中兴路行驶1.8公里,过右侧的园艺五队约120米后,直行进入中兴路 10.沿中兴路行驶110米,在第1个出口,朝枣园路/行政中心方向,右转进入灵州大道 11.沿灵州大道行驶240米,左转 12.行驶90米,右转 13.行驶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灵武市

7,走近灵武长城调查报告

灵武,古时灵州所在地,它一直是中原王朝驻守西北边关的战略要地,因军事防御所需,秦、汉、隋、明四朝统治者都曾在灵州修筑过长城,并在这里驻军守卫,移民屯退。灵武境内的长城,又以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和气势雄伟。它西起横城堡黄河岸边,犹如一条巨龙,饮水于黄河,穿沙海,跨丘陵、过草原,昂首东去绵延伏于辽阔的鄂尔多斯台地之上。
灵武境内的明长城自西向东横贯我市的临河镇、宁东镇,出马家滩镇进入盐池县境内,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河东墙”,又称“东大边”或“横城大边”。
灵武明长城,建成于公元1474年,西起横城北黄河岸边,向东南绵延,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古堡等地穿越市境,经盐池县至陕西定边周台子乡,全长约200余公里,灵武境内长45公里。据史料记载,灵武境内曾修过两道长城,一为隋长城、一为明长城,全部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而成。
--摘自《灵武明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