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超级阿司匹林,介绍一下“阿司匹林”

本文目录索引

1,介绍一下“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1、镇痛、解热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
 
2、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3、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4、抗血栓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一、溃汤病人不宜使用。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
二、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如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者。
三、手术前一周应停用,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
四、哮喘病人应避免使用,有部分哮喘患者可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
五、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严重者酸碱平衡失调、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六、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不宜使用,有报道,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患流感、水痘或其它病毒性感染,再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合并脑病症状,虽少见,却可致死。
七、孕妇不宜服用。孕后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
八、饮酒后不宜用,因为能加剧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
九、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十、不宜与某些药同用,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反应;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易致出血;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低血糖反应;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与速尿同用,容易造成水杨酸中毒
希望采纳,谢谢.
对了,别忘了给分哦!

介绍一下“阿司匹林”

2,谁能介绍阿司匹林的成分,作用,药理以及当年怎么发现的?

  阿司匹林 Aspirin
  (历史)本品为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1999年3月6日是阿司匹林正式诞生100周年的日子,也是德国拜尔(Bayer)公司为类作出的贡献。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 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Felit Hoffmann)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Dreser)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我国于1958年开始生产。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其他名称)乙酰水杨酸;醋柳酸;巴米尔;Acetylsali-cylic Acid)。
  (性状与稳定性)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易溶于乙醇,溶于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性质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可缓缓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而略带酸臭味,故贮藏时应置于密闭,干燥处,以防分解。
  (体内过程)本品口服后易吸收,在体内迅速分解为游离型水杨酸,并分布全身组织。其血浆有效抗炎浓度为每毫升150—300微克,而中毒浓度在每毫升200微克以上,因此要防止蓄积中毒。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当与碳酸氢钠同服时,游离型药物排泄增加,血浆药物浓度降低,则药物作用时间缩短。
  (药物作用)本品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且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本品尚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刺痛无效。
  本品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本品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
  (适应症状)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牙痛,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月经痛,术后小伤口痛。
  对已确诊为风湿热,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者,本品可用于维持治疗。
  小剂量药(每日40—50毫克)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最常见的反应是: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饭后与适量碳酸钙同服,可减少反应的发生,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
  2. 较少见的反应有:(1)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大剂量长期服用,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倾向。由于本品不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类抗凝剂的患者,以及有严重肝病或出血性病变(如血友病)患者不可使用本品。(2)变态反应:少数物异体质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粘膜充血,哮喘等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哮喘较多见,表现为服药后数分钟即产生呼吸困难,喘息,严重者可威胁生命。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3)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嗜睡,出汗等反应,这是慢性水杨酸盐中毒的表现,多见于风湿病的治疗,严重者有精神紊乱,酸碱失衡和出血,此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各种对症治疗措施。(4)对肝,肾的损害:长期应用本品治疗的幼年性关节炎患儿和系统性狼疮的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常有改变,但停药后仍可恢复。
  3. 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工禁用本品。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本品。
  4.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是患者感染了如水痘,流感后,应特别予以密切观察。
  (药物过量及处理)水杨酸盐中毒:本品口服剂量超过每日5克即可引起水杨酸盐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水杨酸盐中毒,口服10—30克能引起成人死亡。成年人中毒最常见的起始征兆是可逆性耳鸣,耳内胀满和耳聋等,但对儿童和一些老年病人,则不是中毒的可靠指征,甚至更大剂量亦未必发性耳鸣;原有听觉障碍者也不能以此作为判断。儿童过量的起始表征是呼吸亢进,发作性呼吸急促和嗜睡。
  起剂量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严重者发生出血性胃炎和中毒性肝炎和症状。
  急性中毒: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觉紊乱,复视,不安,语无论次,恐惧,狂躁性谵妄,手足抽搐,震颤,惊厥,高热,大量出汗;伴随中毒的发展,中枢兴奋逐渐抑制,出现木僵,昏迷,喘息性呼吸,紫绀,最后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就立即停药,并用含碳酸氢钠的葡萄糖液静脉滴入,以加速药物排泄;如有出血,应给予输血或补充维生素K。对于严重过量的患者可考虑血液透析和腹腔透析。
  (药物相互作用)(1)乙醇可加剧本品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2)若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3)本品可抑制丙磺舒,苯磺唑酮的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大剂量尤为明显。
  (4)若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服,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抗炎作用降低人。
  (5)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对胃酸的抵坑力,若二者合用可使胃肠出血加剧。
  (6) 本品可增加甲磺丁脲类降糖药,氨甲蝶呤,巴比妥类药,苯妥英钠等的作用和毒性。
  (用法与用量)口服。解热镇痛,成人一次300—600毫克,一日3次或必要时服。儿童1—2岁,一次75毫克;2—4岁,一次150毫克;4—6岁,一次225毫克;6—9岁,一次300毫克;9—11岁,一次375毫克;11—12岁,一次450毫克,均一日3次。
  预防血栓和心肌梗塞,一次75—325毫克,一日1次。
  (限定剂型)片剂,水溶片剂,肠溶片剂,栓剂,散剂,缓释片剂,复方制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阿司匹林:片剂,每片含阿司匹林0.3克,0.5克,口服,用法同上。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3,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成分有什么作用

大家都知道患病了,对症下药是关键。病患在选购药物时都应该了解所使药物的成分和作用,以免误食药物。那么,?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药,属于复方制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每片含阿司匹林0.22g、非那西丁0.15g、咖啡因35mg。。主要用于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月经痛、肌肉痛、关节痛。 被大家所熟知的是,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医学上,非那西丁是解热镇痛药,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剂。适用于发烧、头痛、神经痛而与其他药物配成复方带剂。它的解热作用强于镇痛作用,药效强度与阿斯匹林相当,作用徐缓而持久,毒性较低。非那西丁的轻度镇痛作用,一般能维持3-4小时;与水杨酸类合用的协同作用,使镇痛效果增强。 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咖啡因开始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最后进入脊髓并保持一个较高的剂量。 而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镇痛作用。阿司匹林还通过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起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咖啡因为中枢神经兴奋药,能兴奋大脑皮层,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并有收缩脑血管,加强前两药缓解头痛的效果。

4,阿司匹林有什么作用?怎样吃

【作用用途】环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促进尿酸排泄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剂量口服可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和动脉血栓形成。

【用法用量】口服:解热镇痛,每次0.3~0.6g,每日3次。抗风湿,每次0.6~1g,每日3~5次。抗血小板聚集,每次25~100mg,每日1次。

【制剂规格】片剂:25mg、50mg、0.3g、0.5g。

【注】有消化性溃疡及哮喘患者、孕妇慎用。


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5,长期服用 芬必得 布洛芬缓释胶囊 会有什么副作用或是什么后遗症吗?

据专家介绍,我国目前至少有1亿疼痛病人,但其中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疼痛也是一种可以诊治的疾病;有些患者虽然在服用芬必得及时止痛,,也在担心芬必得是否真有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副作用,专家解释,这些都是对芬必得认识上的误区,芬必得的安全性是值得信赖的。 误区一:吃芬必得类止痛药是否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解析:不是所有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一定会有心血管的危险。芬必得属于非处方药(OTC)类,在中国临床应用已有18年以上的历史,安全性纪录良好。作为非处方药使用的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到目前为止没有资料显示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而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国收到有关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品种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涉及心血管事件和肠胃道出血的病例报告所占比例很小。 误区二:吃芬必得之类的止痛药是否会上瘾? 专家解析: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错误认识。芬必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的作用。自从1991年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在中国上市后,一直是目前缓解轻中度疼痛最有效的止痛药之一,也是解热镇痛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此类药物不是麻醉性的镇痛药物,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只要按照推荐的剂量使用,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服用。服用时一般不建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因为这样不一定会增加疗效,却肯定会使副反应增加。 误区三:只有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专家解析:任何大部分人认为疼痛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疼痛对人体的威胁远远超过人们的预计。据专家介绍,我国目前至少有1亿疼痛病人,但其中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疼痛也是一种可以诊治的疾病;有些患者虽然在服用芬必得及时止痛,,但同时也在担心芬必得是否真有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副作用,专家解释,这些都是对芬必得认识上的误区,芬必得的安全性是值得信赖的。 误区一:吃芬必得类止痛药是否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解析:不是所有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一定会有心血管的危险。芬必得属于非处方药(OTC)类,在中国临床应用已有18年以上的历史,安全性纪录良好。作为非处方药使用的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到目前为止没有资料显示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而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国收到有关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品种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涉及心血管事件和肠胃道出血的病例报告所占比例很小。 误区二:吃芬必得之类的止痛药是否会上瘾? 专家解析: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错误认识。芬必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的作用。自从1991年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在中国上市后,一直是目前缓解轻中度疼痛最有效的止痛药之一,也是解热镇痛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此类药物不是麻醉性的镇痛药物,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只要按照推荐的剂量使用,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服用。服用时一般不建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因为这样不一定会增加疗效,却肯定会使副反应增加。 误区三:只有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专家解析:任何疼痛都不能忍!对于轻中度的疼痛,我们绝对不能忽视,通过治疗可以排除或降低这种疼痛病变的危险。人在出现急性疼痛时,是最容易治愈的,经济负担也更小。有时正是由于你一忍再忍,不及时用药,有可能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如果你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那么最理想的是,一出现疼痛,就在第一时间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不要拖到不可收拾时再有所觉悟。 服用止痛药是首先应该想到的方法,选择一种正确的药物至关重要,需要一方面能有效缓解疼痛,一方面又没有什么副作用,这样对患者最为有利,国内最常见的布洛芬就是芬必得胶囊,它独特的缓释技术,保证了药物在体内持续稳定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在体内逐渐释,每服用一次,可持续12小时止痛。此外,患者可以在医院和药店直接购买到此类止痛药,无需医生处方,非常方便。 疼痛都不能忍!对于轻中度的疼痛,我们绝对不能忽视,通过治疗可以排除或降低这种疼痛病变的危险。人在出现急性疼痛时,是最容易治愈的,经济负担也更小。有时正是由于你一忍再忍,不及时用药,有可能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如果你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那么最理想的是,一出现疼痛,就在第一时间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不要拖到不可收拾时再有所觉悟。 服用止痛药是首先应该想到的方法,选择一种正确的药物至关重要,需要一方面能有效缓解疼痛,一方面又没有什么副作用,这样对患者最为有利,国内最常见的布洛芬就是芬必得胶囊,它独特的缓释技术,保证了药物在体内持续稳定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在体内逐渐释,每服用一次,可持续12小时止痛。

6,布洛芬用药不慎会致死,那还能不能吃了?

这几天,朋友圈里忽然出现许多关于布洛芬的讨论。大意是,布洛芬可以引起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国外已经有厂家进行紧急召回。言下之意,这个药最好不要吃了。 相关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布洛芬到底出什么事儿了呢? 其实,不是一件事儿,而是三件事儿:布洛芬召回、布洛芬致死和布洛芬的安全性。 布洛芬召回 今年一月二十九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一个公告,新泽西州的Tris Pharma制药公司,自愿召回其生产的、六个批次的布洛芬口服混悬液。 这六个批次的药品,国内并没有引进,也就是说,这事儿从一开始就和咱们没关系。 那么,为什么要召回呢? 每种药物的包装上,都会写明药物的形式(片、胶囊、液体等)、规格(有效成分含量)和用法(一天几次、一次多少)。被召回的药物在规格上出了问题,有效成分比标称多了10%。 布洛芬属于解热、镇痛、消炎药,它既能退烧、又能止疼,还能消炎。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消炎的基础上。致病因素,比如细菌,入侵人体的时候,人体会产生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一方面会引诱局部血管扩张,引起局部肿胀,另一方面可以上行,给体温控制中枢发送信号,导致患者体温升高。布洛芬可以抑制炎症介质,从而达到解热、镇痛、消炎的效果。 抑制讲究精准,少了起不到预期效果,多了病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超量服药,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厂家自愿将其召回。 布洛芬致死 四月十八号,法国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ANSM)发布了一项研究,研究指出,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可加大感染风险,严重时甚至能导致死亡。 能抑制炎症介质生成进而解热镇痛的药物不止一种,临床上将它们统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每年都有小孩出水痘,水痘可以产生头痛、发热等症状,在过去为了小朋友们舒服一些,医生会开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这么做细菌可能趁虚而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炎症介质并不是坏人。想想看,要是小区里着火了,我们会做什么?首先,肯定要报警,其次,最好清理出一条通道来,方便消防员出入。对于人体来说,炎症介质不但是警戒讯号,而且可以疏通通道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免疫细胞就能迅速到达指定部位,消灭有害物质。免疫细胞分为很多种,对于急性细菌感染来说,反应最快的是中性粒细胞。研究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凝集,所以,对于水痘患者目前不建议用布洛芬。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都不能再用。实际上,ANSM在研究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有强有弱,对于不宜运用布洛芬的,可以换用扑热息痛,并且尽量以最小有效剂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最大化地减少不良反应。 布洛芬的安全性 说了这么多,那么,布洛芬到底安全不安全呢? 很多读者可能一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不良反应,便感到害怕,其实厂家只是在尽自己的义务,尽可能全面地告知患者服药的风险。布洛芬诞生至今,已经有五十八年的历史,销量大、用途广,夸张一点说,整个地球上,就找不到几个没吃过的人。国内国外都进行过大规模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多数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极低,最常见的以恶心、上腹不适为主。 除非长期、大剂量运用,否则没有过分担心的必要。 总之,用药是否安全取决于有没有安全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整体是安全的,布洛芬又属于其中不良反应较少的一种。不过一定要记住:对症用之前最好咨询一下医生;适量不要私自加大用量或者几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混用,未必会好得快,反而不良反应却会大大增加。 ----------------------------- 参考文献 [1]MIKAELOFF Y, KEZOUH A, SUISSA 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 and the risk of severe skin and soft tissu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varicella or zoster disease[J].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08, 65(2): 203209. [2]OSPINA C A C, SALCEDO A. Increased risk of soft tissue infections in children who take ibuprofen and ibuprofen and paracetamol[J]. 2019. [3]AFFAIRS O of R. Recalls, Market Withdrawals, & Safety Alerts - Tris Pharma, Inc Expands Its Voluntary Nationwide Retail Recall of Ibuprofen Oral Suspension Drops, USP, 50 mg per 1.25 mL, Due to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Ibuprofen[EB/OL]. [2019-04-24]. https://www.fda.gov/Safety/Recalls/ucm630112.htm. [4]MD R H S. Is it safe to take ibuprofen for the aches and pains of exercise?[EB/OL]. Harvard Health Blog, 2017-08-09. (2017-08-09)[2019-04-24].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blog/is-it-safe-to-take-ibuprofen-for-the-aches-and-pains-of-exercise-2017080912185. [5]Anti-inflammatoires non stérodiens (AINS) et complications infectieuses graves - Point d’Information - ANSM : Agence nationale de sécurité du médicament et des produits de santé[EB/OL]. [2019-04-24]. https://ansm.sante.fr/S-informer/Points-d-information-Points-d-information/Anti-inflammatoires-non-steroidiens-AINS-et-complications-infectieuses-graves-Point-d-Information.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7,关于心肌梗塞住院治疗

请你不要病急而乱了阵脚。
急性心肌梗死 是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一种。
通过你父亲的心电图表现 初步判定是 冠状动脉前降支的问题。
我们正常心脏有两根冠脉从升主动脉分出,一个是左冠状动脉,一个是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有两个分支 :前降支、回旋支,分别给心脏的前间壁部分侧壁和侧壁供血。 你父亲V1~3 导联QS型,判断有可能前间壁已经出现坏死心肌。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20~30分钟后,受其供血心肌即因严重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大块的心肌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称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如仅累及心室壁内层,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坏死的心壁向外膨出,可产生心肌破裂,或逐渐形成室壁膨胀瘤。坏死组织约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6~8周形成瘢痕而愈合,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的改变与梗死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心肌收缩力减弱、顺应性减低、心肌收缩不协调、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排血量下降、血压下降、心律增快或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可导致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以下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发生的概率。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就算发生率为千分之一,但是如果就是那个千分之一的患者,那就是百分之百。
1、心脏破裂:约占致死病例3%~13%,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急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以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约占梗死病例10~38%。可发生在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及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较小的血栓可发生机化,但多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4、急性心包炎:透壁性梗死,常在心肌梗死后发生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约占心肌梗死的15%,常发生在MI后2~4天。
5、心律失常:约占心肌梗死的75%~95%。心肌梗死累及传导系统,引起传导紊乱,有些可导致心脏急停、猝死。梗死区心肌收缩力丧失,引起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心肌梗死的60%
6、心源性休克:约占心肌梗死的10%~20%。心肌梗死面积>40%时,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加我的Q 346256339 我这里有一个美国急性冠脉综合症死亡率评估表。帮你算一下

另外关于 是否需要支架治疗。 还要看你父亲血管的情况,最好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或者64排螺旋CT。 看看,血管的情况。是否有必要放支架。

8,关于心肌梗塞

您好很高兴能帮助到您,祝您母亲早日康复~
近20年来,由于加强监护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从30%左右降低至10%以下。但再梗死或多次梗死的患者增多,成为心肌梗死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除在急性期应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和二级预防,以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工作能力。心肌梗塞后二级预防包括:

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对本病有所认识,了解各种防治措施的意义,使之减少对疾病的顾虑,在防治中能积极予以配合。

2.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经膳食调整3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异常者,可针对血脂异常特点,选用血脂调节剂。

3.吸烟者应力劝戒除。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挪威多中心研究,在心肌梗死后17个月中,戒烟者较继续吸烟者再梗塞减少45%,在3年后,戒烟者较吸烟者心脏原因死亡及再梗死明显降低。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危险,故应力劝患者的亲属戒烟,患者恢复工作后最好应在无烟环境中工作。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吸烟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高度相关,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这些可能都地易诱发再梗死的原因。

4.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

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

6.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不公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而且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环中聚集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阿斯匹林是廉价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剂,副作用低,便于长期应用。

7.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率、猝死发一率、心脏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常用β受体阻滞剂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8.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门诊随访,观察病情,调整用药。如又再现心绞痛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止再梗。

家庭预防措施

●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放松精神

愉快陕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适度锻炼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根据锻炼后的最高心率限度来定。具体计算方法是,从220减去年龄数,再乘以O.75。例如您今年60岁,那么(220—60)x0.75:120次,如果超过120次,则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要注意气候变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做好曰常保护

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应急措施

如果出现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千万不要惊慌,首先病人应立刻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平稳舒适。病人应避免走动,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等扩冠药。症状严重心电图变化时按心肌梗死处理。梗死先兆得到及时处理的病人,有的可免于急性心肌梗塞,有的即使发生心肌梗死,梗死范围也较小,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易于康复,存活率明显提高。

●有帮助的天然药草

黑萝卜、三七,假叶树、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它们都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帮助。

家庭康复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如病情平稳,医生会允许回家进行康复治疗。那么在家怎样进行自我康复治疗呢?总的原则是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是:  一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二要保持大便通畅,  三要坚持体育锻炼。  “三不要”是:  一不要情绪激动,  二不要过度劳累,  三不要抽烟、饮酒和吃得过饱。  在上述原则中,坚持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因为心肌梗死后,两三个月乃至半年左右,心肌坏死早已愈合,疾病进入复原期,此时促进体力恢复,增加心肌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复发及危险因素,是康复治疗的目的。因此要做到:  1、掌握好运动量: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过小运动量,实际只起安慰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一般所指的合适的运动量,都有轻微的出汗,呼吸次数稍有增加,并有轻微劳累感但并无不舒适感觉。   2、运动前准备及分期:在运动之前应先做一些柔和的肢体活动或体操等准备活动,以免骤然活动引起肌肉痉挛,甚至诱发心绞痛。锻炼完了也应慢跑或步行等恢复动作,避免骤停使心脏发生问题。运动的这些阶段分别称为准备期、运动期和缓解期。  3、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时,一次体育锻炼,可以只有20—30分钟,以后增至45—60分钟。其中准备期和缓解期各5。10分钟,运动期20—30分钟。如果体质较弱者,刚开始运动时,可把一次运动量分几次完成。   4、运动方式和方法:要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条件,与医生共同商量,选择能够长期坚持的项目。最好是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骑自行车等项目。如果康复顺利,可在心肌梗塞后第8—9周,复查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如无心绞痛等症状或心电图心肌缺血进一步改变,即可恢复轻微的工作。

9,心肺功能不行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到底是怎么不行,是自己感觉不行还是医院里做了检查后知道心肺功能不行,如果是医院里检查出来的,那应该继续配合医生对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胸部CT和核磁共振等,耐心等报告出来了再由医生对症治疗,这样你就可以安心了,如果是自己感觉自己心肺功能不行,那你应该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肌功能,平时心情不能过分激动和紧张,每天都要坚持住,如果通一段时间锻炼了还觉得心肺功能不行和不适,那你就应该到医院里去做彻底检查了,这样你就放心

10,心脏不好心力衰竭咳嗽怎么办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本身就能引起咳嗽,症状为 咳白色泡沫样谈。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这时应以强心为主。方法口服地高辛或静注西地兰+速尿。吸氧时潮湿瓶内用酒精潮湿,可起到破泡沫稀化痰液的作用。如为心衰缓解期。只感冒咳嗽,可用一般止咳药。但注意不要用舒喘灵、咳喘素等受体激动剂,以免过度兴奋心脏。因心脏病人抵抗力较弱,所以同时注意继发感染。可服用一些抗生素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