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果和荸荠区别,荸荠和马蹄是不是一回事
本文目录索引
- 1,荸荠和马蹄是不是一回事
- 2,马蹄 荸荠 区别
- 3,荸荠和马蹄是一个东西吗?
- 4,马蹄果和荸荠区别
- 5,马蹄果和荸荠区别
- 6,马蹄与荸荠的区别
- 7,茨菰和荸荠有什么区别?
- 8,马蹄和荸荠是一种食物吗?
- 9,荸荠(马蹄)和茨菰(慈姑)究竟是不是一种东西?
1,荸荠和马蹄是不是一回事
是,马蹄是荸荠的俗称。 我国是盛产马蹄的地方。它以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广西马蹄久负盛名。 是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是那呈扁圆形的地下茎。 扩展资料: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症有防治作用。 功效作用: 能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荸荠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 参考资料:马蹄-百度百科
2,马蹄 荸荠 区别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 我国是盛产马蹄的地方。它以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广西马蹄久负盛名。 是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是那呈扁圆形的地下茎。 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症有防治作用。 功效作用: 能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荸荠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
3,荸荠和马蹄是一个东西吗?
马蹄,又称荸荠。原产于印度。我国是盛产马蹄的地方。它以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广西马蹄久负盛名,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还有钙、磷、铁、质、胡萝卜素等元素;马蹄作用价值甚大,能清热润肺、生津消滞、舒肝明目、利气通化作用。岭南诸类佳果,各佳其味,但生熟可食,健疾不忌,加工成马蹄罐头口味更好。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是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是那呈扁圆形的地下茎。根据资料,马蹄入药,历史悠久,其中《随息居饮食谱》只用了26个字就概括了马蹄的保健作用,即:“荸荠甘寒。清热、消食、醒酒、疗膈、杀疳、化铜、辟蛊、除黄、泄胀、治痢、调崩”等。
4,马蹄果和荸荠区别
马蹄果和荸荠没有区别,属于同一种植物,其根状茎呈匍匐状,茎秆丛生,株高约为一米,表皮为灰绿色,且马蹄果在每年的5-10月份开花结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栽培马蹄果可以在每年7月份进行,选择株高约为45厘米的幼苗定植即可。 马蹄果和荸荠有哪些不同 马蹄果和荸荠没有区别,是同一种植物,其根状茎呈匍匐状生长,茎秆细长笔直,呈丛生分布,株高约为1米,颜色为灰绿色,而且马蹄果在每年的5到10月份开花结果,果实呈现倒卵形,表皮为黑色,果肉为白色。 马蹄果的生长环境 马蹄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多生长在浅水田地中,且植株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萌芽期的最适温度为15-20度,分蘖期的最适温度在25到30度之间,而且马蹄果喜光,生长后期每天要接受13小时以上的光照。 马蹄果的栽培技术 栽培马蹄果要在每年的7月份进行,选择株高约为45厘米的幼苗,以40厘米的株距、60厘米的行距栽种在田地中,栽种深度保持在10厘米,等待株苗成活后,要为马蹄果施肥除草三次,促进幼苗的生长。
5,马蹄果和荸荠区别
荸荠和马蹄没有区别,它们是同一种植物。荠别称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栗、钱葱、土栗、刺龟儿等,其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 荸荠是藨草亚科,藨草族,荸荠属,荸荠种的绿色植物,又被称作马蹄子、水栗、芍、慈姑、凫茈、地栗、马蹄子儿、钱葱、士栗这些。因本身的样子、外形和马蹄子十分相似,因而而出名,许多地区都将荸荠叫成马蹄子。 扩展资料 荸荠营养成分是非常丰富的,带有很多的蛋白、人体脂肪、膳食纤维、胡罗卜素、维生素b2、维他命C、铁、钙、磷和碳水化合物化合物,服用后对人体的协助是较为大的。可是在服用时还是有下列地区需要留意的。 荸荠归属于凉性食物,对脾胃虚弱、大便溏泄和有血瘀者不适合服用,而且荸荠最好是不必常常直接生吃,由于生吃的荸荠会促使里边的姜片虫进到身体并附在肠粘膜上,会导致肠道溃疡、腹泻等副作用,因此服用时需要留意。
6,马蹄与荸荠的区别
马蹄果和荸荠没有任何的区别,马蹄果也就是荸荠,还叫做水栗、芍、凫茈、乌芋、土栗、地栗等。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色蔬菜之一,吃法较多。荸荠植株的秆多数,丛生,高度约40-100多厘米,荸荠属于地下球茎,比较膨大,外皮为紫黑色,里面的肉质洁白,味道清甜可口,汁水丰富。
马蹄果和荸荠区别
马蹄果和荸荠没有任何的区别,马蹄果也就是荸荠,除了这两个名字之外,还叫做水栗、芍、凫茈、乌芋、土栗、地栗等。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色蔬菜之一,可以生吃,也可以制成熟食来吃,营养价值很丰富。荸荠的分布地区很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琉球群岛、南洋岛、印度等地。
基本介绍
1、形态特征:荸荠植株的秆多数,丛生,高度约40-100多厘米,直径约2-3毫米左右,颜色为灰绿色。荸荠属于地下球茎,比较膨大,荸荠果的外皮为紫黑色,里面的肉质洁白,味道清甜可口,汁水丰富。
2、生长环境:荸荠适合生长在土层浅薄,pH6-7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常生长在浅水田中。它性喜温暖湿润,不耐霜冻,对光照有需求,生长前期需要高温和长日照,在生长后期需缩短光照时数。
3、繁殖方法:荸荠主要有球茎育苗和分株育苗两种繁殖方法,球茎育苗适合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初进行,分株育苗适合在春季4月中旬进行。荸荠在一年中只栽培一茬,成熟后及时采摘收获。
7,茨菰和荸荠有什么区别?
茨菰为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 茨菰叶柄粗而有棱,叶片戟形。花单性,花瓣白色,基部常绿色。八、九月间自叶腋抽生匍匐茎,钻入泥中,先端1-4节膨大成球茎,即”慈姑“,呈圆或长圆形,上有肥大的顶芽,表面有几条环状节。性喜温湿及充足阳光,适于粘壤土生长。以球茎的顶芽繁殖,一般春夏间栽植,冬季或翌年早春采收。 荸荠又叫马蹄、地栗,是荸荠属沙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荸荠和茨菰都可以进行食用,在外型上有一点点相似。荸荠的植株长的与茨菰也有很大的不同。荸荠叶片退化,而茨菰叶片像箭头。 拓展资料茨菰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热消结、强心润肺之功效。可治疗肿块疮疖、心悸心慌、水肿、肺热咳嗽、喘促气憋、排尿不利等病症。而且,慈姑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对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最佳。 茨菰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钾、磷、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更主要的是,茨菰还具有益菌消炎的作用。中医认为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所以茨菰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还能够败火消炎,辅助治疗痨伤咳喘。 忌食: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多食,多食则发肠风痔漏,崩中带下,使人干呕,损牙齿,失颜色,皮肉干燥等;尤其对孕妇来说更要谨慎食用。 茨菰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略带苦味。 荸荠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茎类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进人体发育,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科学家在对荸荠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一种抗菌成分———荸荠英。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症有防治作用。
8,马蹄和荸荠是一种食物吗?
荸荠(学名:H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近膜质,绿黄色,紫红色或褐色。小穗顶生,圆柱状,在小穗基部有两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较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顶端不缢缩;花柱基从宽的基部急骤变狭变扁而呈三角形。花果期5-10月。
本产于中国,广布于全世界,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9,荸荠(马蹄)和茨菰(慈姑)究竟是不是一种东西?
一、荸荠和茨菰不是同一种植物。
二、荸荠
1、荸荠又名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梨,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扁圆形,上面尖,表面光滑有光泽,紫红色或者黑褐色,生长在池沼中,地上的深绿色茎丛生,地下的球茎可供食用。因它形如马蹄,人们也称它马蹄。其外表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又有“地栗”之称。
2、(1)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
(2)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3)荸荠的品质要求:以个大、洁净、新鲜、皮薄、肉细、味甜、爽脆、无渣者质佳。
三、茨菰
1、茨菰,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慈姑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则栽培以食用其球茎。
2、茨菰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热消结、强心润肺之功效。可治疗肿块疮疖、心悸心慌、水肿、肺热咳嗽、喘促气憋、排尿不利等病症。而且,茨菰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对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