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西安大雁塔简介,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本文目录索引

1,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的名称来源于印度传说。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大乘吃素,小乘吃荤。一天,在一个小乘派寺院中,做饭的僧人因为没有找到肉给方丈吃,仰天长叹。正巧天上飞过一群大雁。饭僧于是就想,如果有大雁给方丈吃就好了。 突然真有一只大雁从空中掉在地上,饭僧很吃惊,就告诉了方丈,方丈惊异地说:“这不是雁,是菩萨显圣舍身布施,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寺中僧人大受感动,从此小乘派也不再吃肉了。为了纪念这只菩萨化身的大雁,便在雁掉落得地方建造一座五层的塔,名为雁塔。 慈恩寺的塔式仿照印度雁塔,所以也叫雁塔,为了和荐福寺内一座较小的雁塔区别,所以,又称大雁塔。 扩展资料: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玄奘是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方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与唐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 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携经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载誉回到长安。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任该寺首任主持,兴建大雁塔,用于收藏从天竺带回的舍利、佛像和经卷,并专心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雁塔

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2,西安的大雁塔的介绍详细是什么?

大雁塔位于我国的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之中,大雁塔也称“慈恩寺塔”,此名称的由来是唐朝李治为了纪念其母,故而赐名“慈恩寺”,大雁塔就是慈恩寺中,因此又称“慈恩寺塔”。 大雁塔的建筑结构是用砖来代替木结构的四方阁楼式的砖塔,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塔基、塔身及塔刹。大雁塔共七层,大雁塔的通体高度是64.7米,另外其它三部分的高度分别为:4.2米、25.5米、4.87米。 大雁塔是象征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为我们展现了佛教从古印度传播到中国的结果。 旅游注意事项 1、请带携身份证,儿童携带户口本以便登记住宿之用;自驾车游客请携带驾驶执照、行驶证、保险单及常备工具。出门前做好车辆二级保养。 2、儿童票指身高在1.1-1.39米的儿童,超过1.4米均按成人计算(漓江船票为1.2-1.49米)。如儿童已超过请如实告知客服,如遇旺季临时补办船票、演出票等无法保证。 3、如遇特殊假日及法定节假日,景点、车队、酒店等价格会有不同幅度上涨,请联系客服确认最终报价。 4、请提前三天向外联人员咨询或在线查看近期天气走势。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桂林3至7月份春夏交季处于雨季季节,出行请带好雨具。秋季气候干燥、冬季湿冷。 5、参观少数民族村落,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尽量“入乡随俗”。 6、登山前要特别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轻装上山,以减轻负担;游览岩洞的时候尽量不要穿胶底鞋,以免滑倒。

3,西安大雁塔简介

大雁塔(wildgoosepagoda),原名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西安市慈恩寺内。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古都西安和陕西省的象征。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名称由来: 大雁塔,真的与雁有关吗?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建筑概况: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4,西安的大雁塔的介绍有哪些?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请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时塔为五层,砖表土心。公元701-704年,武则天长安年间重修时改建为七层楼阁式砖塔,一直保存至今。 该塔是为保存从印度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而建的,并葬有舍利子万余颗。据说塔名的来历是这样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袭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相关资料 “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当时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誉。 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到了明代,长安虽已不是国都。 但当地的文人学士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相携登塔,题诗留名。直到现在,大雁塔有的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前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雁塔

5,西安大雁塔的简介。

大雁塔(wildgoosepagoda),原名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西安市慈恩寺内。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古都西安和陕西省的象征。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名称由来: 大雁塔,真的与雁有关吗?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建筑概况: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