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如何区分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
本文目录索引
- 1,如何区分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
- 2,结合《文化生活》,说说如何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的大众文化?
- 3,你知道以下谚语吗?请你填一填.
- 4,话说中国为啥老要做那么多 抗日动画
- 5,如何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郑玲
- 6,如何在基层开展喜闻乐见的理论学习活动
- 7,周总理 评弹
1,如何区分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
这两个概念不是一个分类标准所划分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应,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对应。所以说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有交叉,大众文化中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也是文化的主体。先进文化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先进文化必定要在大众形成广泛认同,然而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中国现在面临大众文化泛滥的境地,甚至对先进文化造成一定有威胁。
2,结合《文化生活》,说说如何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的大众文化?
具体如下: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材料中的文化品牌,符合上述要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 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3,你知道以下谚语吗?请你填一填.
1烂笔头
2木 人
3泰山移
4火焰高5高处 低处
6必有路
7规矩
再给你一些吧!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
懒婆娘的裹脚 -- 。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小葱拌豆腐 -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冷水发面 -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棋盘里的卒子 -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曹操吃鸡肋 -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4,话说中国为啥老要做那么多 抗日动画
抗日动画是没有的,抗日神剧倒是有不少,原因很简单,有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往前的那批人受政治影响较大,所以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恨非常深,其中某些人的价值观很可能错位了,认为吊打日本人才能满足民族自尊心,也就是非理智爱国者,抗日神剧这种屠杀日本鬼子的片偏偏能满足他们,所以愈演愈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话是这么说,但是真正的控制权还是在广电局手里,广电爱看,也没办法。不过现在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抗战神剧也越来越不受待见,也许再过几年就会完全消失。
5,如何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郑玲
和田地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去极端化”为目标,着眼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行为习惯和接受心理新变化,创新方法手段,丰富载体渠道,用“草根化、接地气”的方法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工作,用现代文化照亮思想凝聚人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开设农家大讲堂。开办“农家讲堂”,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活动,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传递释放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墨玉县各乡镇采取“请到家、唠家常、讲过去、谈未来、跳跳舞、吃便饭”的方式开办“农家讲堂”,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农家讲堂上,“四老”人员在自家小院结合当前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给年轻人讲过去艰苦生活,谈美好的现在,让年青一代珍惜当前美好的生活。宗教人士讲宗教教义,教育信教群众心向善,走正道,告诫青少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家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贡献。致富能手讲科技,传播先进的种植或养殖技术等。 失足人员通过讲述本人的经验教训,劝诫身边的年轻人要遵纪守法、抵制宗教极端思想。青年代表向全体青年宣读倡议书,开展“珍惜美好生活,共同抵御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思想”倡议书签名活动,表决心。活动中,民间艺人弹奏优美的乐曲,村民们跳起欢快的麦西来甫,使广大青年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开展农家讲堂1365次,参与群众达11万余人次。民丰县充分发挥基层草根宣讲员作用,邀请“四老人员”、农牧民群众代表、“80、90”后群体代表、被打击处理人员家属,采取集体活动空闲讲,专题会谈集中讲的方式,由“四老人员”讲过去吃苦奋斗的经历,农牧民群众代表讲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80、90”后群体代表讲建设家园的理想愿望,被打击处理人员家属讲极端思想带来的危害伤痛,引领广大群众忆苦思甜,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农家大讲堂”宣传教育,让群众进一步认清了“三股势力”的罪恶本质,自觉抵制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对暴力恐怖活动敢于揭发和主动举报。 创建“农家文化大院”。把“农家文化大院”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相结合,坚持政府投资、农户管理、多方共建,创建“农家文化大院”386个。一个个集宣教、文化、娱乐、科技传播为一体的“农家文化大院”,改变了群众闲下来就不知道干什么的枯燥生活,现在到大院去听听讲座、看看书、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谈谈心,成为了一种新风尚。 一是农村娱乐文化的展示舞台。依托“农家文化大院”,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普遍关心的计划生育、教育卫生、科技扶贫、民族团结等事情编成相声、小品、舞蹈、说唱等,或宣传党的新政策,或赞美农村新变化,或劝诫人们走正道,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又使群众受到了教育,推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农家文化大院”的户主兼文艺宣传队长买买托乎提·亚森,在农闲的时候带领村里的9名民间艺人,在自家大院里排练,布置了文艺宣传板、农家书屋、服务信息台等,每逢重大节庆日,买买托乎提都会组织村里的民间艺人演出节目,遇到谁家有喜事便免费上门演出。 二是党的惠民政策的普及课堂。以“农家文化大院”为平台,开展“政策宣讲零距离,党的政策进万家”惠民政策宣讲,围绕“去极端化”、党的惠民政策、基层组织建设、宗教事务管理、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组织享受惠民政策的农牧民积极发声,让老百姓讲自己的故事,讲发生在身边的惠民故事。邀请七站八所工作人员对政策进行解读,组织民间艺人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节目表演等方式,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农牧民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 三是农民科技致富的信息窗口。从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质入手,抓好“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购置农业、科普、法律法规、文艺等方面的书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根据群众所需安排各类技术人员到农家文化大院,为老百姓作辅导讲座,增强农牧民科技致富的能力。邀请专业户讲致富办法,个体户讲发家之路,,使“农家文化大院”服务“三农”、方便农民,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掌握致富本领、获取经营门道的“充电站”。 四是乡土文艺人才的培训中心。创建“农家文化大院”,培养农村文艺人才,把文艺“种”到群众中,让农牧民成为文艺的享受主体。安排县市文工团专业演员,对民间艺人进行文艺辅导和培训,激发乡土人才创作热情,高民间艺人的能力水平,孕育了一批能歌善舞的文艺队伍。“农家文化大院”的建立,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引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农民休闲娱乐的精神家园,点亮了农村文化生活。 开办百姓大舞台。打造百姓大舞台,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利用巴扎天,开办百姓大舞台活动。邀请文工团演员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民间艺人、文化带头人精心编排文艺小品、合唱表演、麦西来甫、“小苹果”舞蹈等节目,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传递真善美,释放正能量。穿插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平安建设、和田地区“去极端化”5个专题宣讲材料等内容的宣讲。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知识进行有奖测试。和田县筹集资金260余万元,建成百姓大舞台64个,发挥信息量大、教育面广、即时性强的优势,引导群众自觉树立现代文化生活新理念。深入开展节日文化、周末文化等文艺活动,充分利用文艺演出的时机,融合文化、融入群众、融洽关系,实现凝聚民心、促进团结、维护稳定的目标。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文艺演出950余场次,吸引和带动12.8万余名群众积极观看参与。 融宣讲于文艺演出。结合地区正在开展的春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开展“去极端化”宣讲和文艺演出活动相互融入,营造“远离极端思想、感恩伟大祖国”的氛围,引导群众树立“奋斗改变命运、愚昧遗憾终生”的观念。今年以来,地区举办了8期基层宣讲骨干培训班,1138名基层宣讲骨干、文化能人参加了培训。目前,全地区已组织“三下乡”文艺宣演活动864场,受教育群众70.6万余人。
6,如何在基层开展喜闻乐见的理论学习活动
一是意识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形成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党员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要“以人为本”,发挥团队精神。大力培养团队精神,推广先进理念和价值观。
三是要发挥宣传工作优势,大力宣传各类先进集体和典型事迹。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让党员了解基层的重点工作和方针政策精神,反映党员的心声,营造上下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多开展党员喜闻乐见和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作用,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把关心党员冷暖、维护基层群众利益作为党支部工作要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
党支部要成为基层党员的贴心人,把党员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就必须当好党员利益的维护者。维护党员群众利益不是只凭主观愿望,而是要从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把党员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制度化、规范化。基层党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党员群众服务的理念,诚心诚意为办实事。只有关心党员群众的疾苦,反映党员群众的呼声,始终与党员群众心连心,才能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7,周总理 评弹
是周总理说的。是他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讲话很长,关于你说这段,原话如下: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上海人喜爱评弹、淮剧、越剧,要你北京人去批准干什么?领导人可以有喜好,有人爱看戏,有人爱看画,有人爱古董,这有什么关系?我们看了戏说好,不一定就好,我们的话靠不住,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怎能作为标准?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就许可存在,没有权力去禁演。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是只面对领导。这是不是主张反对领导呢?不是的。领导在政治上有权提意见,要政治挂帅,但政治挂帅主要是看它是香花还是毒草,是否反党反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敏锐要放在这个方面。至于艺术方面,我们懂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