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的组成,核糖体的组成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核糖体的组成是什么
核糖体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的不规则颗粒,主要成份为蛋白质和rRNA,二者比例在原核细胞中为1:1.5,在真核细胞中为1:1。 大亚基侧面观是低面向上的倒圆锥形,底面不是平的,边缘有三个突起,中央为一凹陷,似沙发的靠背和扶手。 小亚基是略带弧形的长条,一面稍凹陷,一面稍外突,约1/3处有一细缢痕,将其分成大小两个不等部份。小亚基趴在大亚基上,似沙发上趴了一只小猴。大小亚基凹陷部位彼此对应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内部空间。此部位可容纳mRNA、tRNA及进行氨基酸结合等反应。 此外,在大亚基内有一垂直的通道为中央管,所合成的多肽链由此排放,以免受蛋白酶的分解。一般真核细胞中,10的6次方到7次方个/细胞,原核细胞中15-18×10的三次方个/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可达1×10的12次方个/细胞。 核糖体大亚基(红色)和核糖体小亚基(蓝色)相互嵌合组成完整的核糖体。 扩展资料: 核糖体的功能就是将mRNA上的遗传密码(核苷酸顺序)翻译成多肽链上的氨基酸顺序。因此,它是肽链的装配机,即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可分为两类:外输性蛋白和内源性蛋白。 1、外输性蛋白:主要在固着核糖体上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抗体蛋白、蛋白类激素、酶原、唾液等,也能合成部份自身结构蛋白,如膜嵌入蛋白、溶酶体蛋白。 2、内源性蛋白:又称结构蛋白,是指用于细胞本身或组成自身结构的蛋白质,主要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肌细胞中的肌纤维蛋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核糖体
2,核糖体的组成是什么
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一般而言,原核细胞只有一种核糖体,而真核细胞具有两种核糖体(其中线粒体中的核糖体与细胞质核糖体不相同)。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
3,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核糖体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的不规则颗粒,主要成份为蛋白质和rRNA,二者比例在原核细胞中为1:1.5,在真核细胞中为1:1。 大亚基侧面观是低面向上的倒圆锥形,底面不是平的,边缘有三个突起,中央为一凹陷,似沙发的靠背和扶手。 小亚基是略带弧形的长条,一面稍凹陷,一面稍外突,约1/3处有一细缢痕,将其分成大小两个不等部份。小亚基趴在大亚基上,似沙发上趴了一只小猴。大小亚基凹陷部位彼此对应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内部空间。此部位可容纳mRNA、tRNA及进行氨基酸结合等反应。 此外,在大亚基内有一垂直的通道为中央管,所合成的多肽链由此排放,以免受蛋白酶的分解。一般真核细胞中,10的6次方到7次方个/细胞,原核细胞中15-18×10的三次方个/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可达1×10的12次方个/细胞。 核糖体大亚基(红色)和核糖体小亚基(蓝色)相互嵌合组成完整的核糖体。 扩展资料: 核糖体的功能就是将mRNA上的遗传密码(核苷酸顺序)翻译成多肽链上的氨基酸顺序。因此,它是肽链的装配机,即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可分为两类:外输性蛋白和内源性蛋白。 1、外输性蛋白:主要在固着核糖体上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抗体蛋白、蛋白类激素、酶原、唾液等,也能合成部份自身结构蛋白,如膜嵌入蛋白、溶酶体蛋白。 2、内源性蛋白:又称结构蛋白,是指用于细胞本身或组成自身结构的蛋白质,主要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肌细胞中的肌纤维蛋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核糖体
4,核糖体的组成与结构
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核糖体RNA组成,形态有大亚基和小亚基,在大小亚基之间是信使RNA结合的位置。
植物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的不同部分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具体是:根大于芽大于叶。
是的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中都含有RNA。因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就含有,而且蛋白质翻译时还有信使RNA
叶绿体和线粒体本身含有DNA是半自主细胞器,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因此含有。细胞核是DNA的储存场所,因此也能进行复制、转录、翻译。
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水
细胞的核质膜
5,核糖体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一般而言,原核细胞只有一种核糖体,而真核细胞具有两种核糖体(其中线粒体中的核糖体与细胞质核糖体不相同)。
核糖体在细胞中负责完成“中心法则”里 由R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此过程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翻译”。在进行翻译前,核糖体小亚基会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简称“mRNA”)结合,再结合核糖体大亚基构成完整的核糖体之后,便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RNA(transfer RNA,简称“t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6,核糖体的成份是什么
核糖体里的RNA是rRNA 它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 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
按核糖体存在的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核糖体。
按存在的生物类型可分为两种类型:真核生物核糖体和原核生物核糖体。
原核细胞的核糖体较小, 沉降系数为70S,相对分子质量为2.5x103 kDa,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 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体积较大, 沉降系数是80S,相对分子质量为3.9~4.5x103 kDa, 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典型的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核糖体是由50S大亚基和30S小亚基组成的。在完整的核糖体中,rRNA约占2/3, 蛋白质约为1/3。50S大亚基含有34种不同的蛋白质和两种R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rRNA的沉降系数为23S,相对分子质量小的rRNA为5S。30S小亚基含有21种蛋白质和一个16S的rRNA分子。
真核细胞中, 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时,既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 称为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 也可以附着在内质网的表面, 称为膜旁核糖体或附着核糖体。 参与构成RER,称为固着核糖体或膜旁核糖体,是以大亚基圆锥形部与膜接着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 。分布在线粒体中的核糖体,比一般核糖体小,约为55S(35S和25S大、小亚基),称为胞器或线粒体核体。 凡是幼稚的、未分化的细胞、胚胎细胞、培养细胞、肿瘤细胞,它们生长迅速,在胞质中一般具有大量游离核糖体。 真核细胞含有较多的核糖体, 每个细胞平均有106 ~107 个, 而原核细胞中核糖体较少每个细胞平均只有15×102 ~18×103 个。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80S,大亚基为60S,小亚基为40S。在大亚基中,有大约49种蛋白质,另外有三种rRNA∶28S rRNA、5S rRNA和5.8S rRNA。小亚基含有大约33种蛋白质,一种18S的rRNA。
无论哪种核糖体,在执行功能时,即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常3-5个或几十个甚至更多聚集并与mRNA结合在一起,由mRNA分子与小亚基凹沟处结合,再与大亚基结合,形成一串,称为多聚核糖体(游离多聚核糖体及固着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或Polysome。mRNA的长短,决定多聚核糖体的多少,可排列成螺纹状,念珠状等,多聚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团。此时,每一核糖体上均在以mRNA的密码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 在活细胞中,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单核糖体和多聚核糖体是处于一种不断解聚与聚合的动态平衡中,随功能而变化,执行功能量为多聚核糖体、功能完成后解聚为大、小亚基。
非膜相结构,大小15-20nm,可单个或成群分布于细胞质中,也可附着在核外膜,内质网上,或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用负染色高分辨电镜观察,核糖体不是圆形颗粒,而是由大、小二个亚基组成的不规则颗粒。
大亚基侧面观是低面向上的倒圆锥形,底面不是平的,边缘有三个突起,中央为一凹陷,似沙发的靠背和扶手。 小亚基是略带弧形的长条,一面稍凹陷,一面稍外突,约1/3处有一细缢痕,将其分成大小两个不等部份。 小亚基趴在大亚基上,似沙发上趴了一只小猴。大小亚基凹陷部位彼此对应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内部空间。此部位可容纳mRNA、tRNA及进行氨基酸结合等反应。
此外,在大亚基内有一垂直的通道为中央管,所合成的多肽链由此排放,以免受蛋白酶的分解。 一般真核细胞中,106-107个/细胞,原核细胞中15-18× 103个/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可达1×1012个/细胞。
7,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核糖体rna组成,形态有大亚基和小亚基,在大小亚基之间是信使rna结合的位置。
植物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的不同部分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具体是:根大于芽大于叶。
是的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中都含有rna。因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就含有,而且蛋白质翻译时还有信使rna
叶绿体和线粒体本身含有dna是半自主细胞器,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因此含有。细胞核是dna的储存场所,因此也能进行复制、转录、翻译。
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水
细胞的核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