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 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 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 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 6,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是什么意思
-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什么意思?
- 9,关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故事
- 1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自哪里?
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摘自《新华词典》
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时给我的感觉是祸福都不是由人定的,人世间是变化无常的,好的事情也会变坏,有的时候坏的事情也会出现好的方面。给人一种很无奈的感觉。人世间的事情真的就不能由我们做主吗?我们是不是要整天提心吊胆的,出现让人高兴的事,脸上有微笑可心里还是要悸悸的?——难后我就觉得这句话太严重了,于是像很多很有名的话一样被我否定了,因为我不相信它,我为什么要相信这样危言耸听的话呢。仅仅它是出自老子或幼子之口吗?我不相信权威。我常常怀疑现制成规,我一向以自己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所以我没有必要相信它。
但我现在已经相信了它。
因为任何事情的出现都只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一件事情发生了,它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无限接近不好的好事情和无限接近好的坏事情就是我们说的不好不坏的事情。这种事情也是属于好的或不要的一类的。可见事情的确是想老子说的那样祸福可以互相转化,因为是非好即是坏的,非福即是祸的,只有两种可能,天平必将偏向某一边,处于平衡状态的不要不坏的几率是很小的。于是我相信了老子的这句话。
难后我又想,当我们去做某件事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所以说,成功与失败对于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做了某事失败了,只是正好落在了那一半的失败的区域。也许有些事看上去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因为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于是一些所谓的奇迹就出现了。
世界有无数种可能,但就具体的某件事来说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一种是坏;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所以正处在逆境中和不得志中的人们应该可以相信,成功对于你们来说和那些成功者来说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没有谁是上帝的宠儿,或者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因为他给了我们每个人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的可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了,这种可能就会实现。成功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也不只是某些人的幸运。失败对于那些成功者来说也是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的。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制定目标。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摘自《新华词典》 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时给我的感觉是祸福都不是由人定的,人世间是变化无常的,好的事情也会变坏,有的时候坏的事情也会出现好的方面。给人一种很无奈的感觉。人世间的事情真的就不能由我们做主吗?我们是不是要整天提心吊胆的,出现让人高兴的事,脸上有微笑可心里还是要悸悸的?——难后我就觉得这句话太严重了,于是像很多很有名的话一样被我否定了,因为我不相信它,我为什么要相信这样危言耸听的话呢。仅仅它是出自老子或幼子之口吗?我不相信权威。我常常怀疑现制成规,我一向以自己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所以我没有必要相信它。 但我现在已经相信了它。 因为任何事情的出现都只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一件事情发生了,它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无限接近不好的好事情和无限接近好的坏事情就是我们说的不好不坏的事情。这种事情也是属于好的或不要的一类的。可见事情的确是想老子说的那样祸福可以互相转化,因为是非好即是坏的,非福即是祸的,只有两种可能,天平必将偏向某一边,处于平衡状态的不要不坏的几率是很小的。于是我相信了老子的这句话。 难后我又想,当我们去做某件事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所以说,成功与失败对于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做了某事失败了,只是正好落在了那一半的失败的区域。也许有些事看上去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因为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于是一些所谓的奇迹就出现了。 世界有无数种可能,但就具体的某件事来说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一种是坏;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所以正处在逆境中和不得志中的人们应该可以相信,成功对于你们来说和那些成功者来说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没有谁是上帝的宠儿,或者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因为他给了我们每个人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的可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了,这种可能就会实现。成功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也不只是某些人的幸运。失败对于那些成功者来说也是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的。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制定目标。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姜太公流传下来的道家经典《阴符经》里面说“恩生于害”这句话,举例来说,像父亲打儿子,儿子挨打很痛,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人,这就是“恩生于害”。领导人对部下亦是如此。这句话的意义很深。中国乡下人有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领导的人,对这点特别要注意。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 这种人并不一定是存心害对他有恩的人,像拿破仑在两个人的心目中,被认为他不配当英雄,一是他自己的太太,一个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因为太亲近,相处太久了,就有不同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一些有害的事来。这都是恩与害,往往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恩生于害”这句话很重要。而它的原理,亦即来自生克的法则,生人者也克人,恩与害,两个对立相存,没有绝对的一方。
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 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 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 祸,祸也能变成福。
《老子》五十八章的原文是: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 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 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 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 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 出自《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扩展资料: 1、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有宽厚的意思。 2、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朴厚道的意思。 3、察察:严厉、苛刻。 4、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5、其无正也:正,标准、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 9、廉而不刿:廉,锐利;刿,割伤。此句意为:锐利而不伤害人。 10、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11、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 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出自:老子·战国《老子》 近义词:祸福相生、安危相易 扩展资料: 祸福相生 释义: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庄子·战国《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译文:安危互相交换,祸福互相生。 安危相易 释义: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庄子·战国《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 译文:安危互相交换,祸福互相生,缓解相摩,聚散而成。这种现象的可记录,精致的可以标志。
6,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是什么意思
一、“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 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二、示例: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ù)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在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有匹骏马无故逃跑到胡人那里去了。人们都对他们的不幸表示安慰,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那匹马竟带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众人都恭喜他们,老人却说:"这怎么不会是灾祸呢?”家里有了许多好马,儿子爱骑,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折断了大腿。众人对他们的不幸表示安慰,老人又说:“这怎么不会成为福气呢?”过了一年,北方的胡人进攻,身体强壮的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战斗。上战场打仗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了。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免了从军,父子的性命双双得以保全。
【寓意】
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三、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这句话包含的启示: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特点。 扩展资料: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政治宽厚,人民就淳朴;政治严苛,人民就狡黠。遭遇灾祸,福禄倚靠着;得到福禄,灾祸潜伏着。谁能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呢?这并没有准确答案。正再转变为邪,善再转变为恶。人们对这种正反变化的道理迷惑不明,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因此圣贤的人独立而不孤立,廉正宽厚而不伤人,直率却不放肆,光芒万丈却不刺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什么意思?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扩展资料: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言具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内涵,因为辩证唯物主义通常讲的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矛盾,而且是讲的对立统一矛盾。 “祸”使人悲伤,“福”使人快乐,因此“祸”、“福”之间是一个对立矛盾。然而“祸”又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训而产生“福”,“福”有可能使人乐极生悲而产生“祸”,因此“祸”与“福”之间又是一个统一的矛盾。
9,关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故事
释 义: 倚:倚靠;伏:隐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 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译文]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注释]
1、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有宽厚的意思。
2、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朴厚道的意思。
3、察察:严厉、苛刻。
4、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5、其无正也:正,标准、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
9、廉而不刿:廉,锐利;刿,割伤。此句意为:锐利而不伤害人。
10、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11、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引语]
前面几章论述“德”在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体现,本章讲的是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辩证法。本章里提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此句将在本章评析中详细论及。对于此章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各段落之间的文义不一致,不连贯,可能有错简的情况。我们这里仍依据原文引述,未做文字方面的调整。
[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说:“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的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周易》以降,即有辩证法的思想,但用一般的规律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还是老子的贡献。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一般的规律提出来。除此之外,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还有很多严重的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的让步。第一,老子虽然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认为这些运动变化,基本上是循环的,不是上升和前进的过程。它所谓‘周行’,就有循环的意义。第二,关于运动和静止,是哲学中重要问题,‘动’与‘静’也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老子承认事物经常在变化之中,但是他也说,‘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十六章)。万物的‘根’是道,‘归根曰静’。他认为‘道’也有其‘静’的一方面;而且专就这一句话说,‘静’又是主要的。因此,他在实践中特别强调清静无为,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实际上表示对事物变化运动的厌弃。第三,对立面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互相转化,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不能转化的。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也可以转化为祸,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如此,例如主观的努力或不努力等,都是条件。照老子所讲的,好像不必有主观的努力,祸自动也可以转化为福;虽然有主观的努力,福也必然转化为祸。这是不合事实的。老子的这种思想,也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的表现。他们失去了过去的一切,自以为是处在祸中,但又无力反抗,只希望它自动地会转化为福。老子认为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因此就很难确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负。这样的‘其无正’的思想,就对相对主义开了一个大门。后来庄子即由此落入相对主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72页)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的批评十分中肯,指出了其中的要害问题,但我们的看法又与冯先生略有不同。我们感到,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的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察事物、认识的事物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上的最大贡献。
1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自哪里?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第二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注音】fú xī huò suǒ fú, huò xī fú suǒ yī 【释义】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注解】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倚:依靠;伏:隐藏。 扩展资料 近义词: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注音】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 【释义】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即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法语】à quelque chose malheur est bon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