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万里长城万里空,"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

本文目录索引

1,"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清代张廷玉《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原文: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思是: 长城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也的确发挥了相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却发现,长城跟我们开了许多玩笑,秦朝始皇帝以全国之力修筑了宏伟长城。 但是秦朝仅二世就土崩瓦解,不是输给了长城外的匈奴人而是输给了内患,开端于陈胜吴广两个农民工的暴动,之后便是刘邦项羽的大军破城。明 王朝也不是毁于关外的草原枭雄,而是败在又一个农民工李自成的手下,之后吴三桂放满清入关。当年日寇突破山海关进军我华北,正是我国共内战正酣之时,国力日衰,才有了日寇的可趁之机。 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是消极的,而往往是祸起萧墙之内,中华腐败衰弱之时,长城挡不住外敌的入侵,而中华强盛之时,我们实际上又不需要长城的保护,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果然是万里长城万里空啊! 扩展资料: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 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在清代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尤其张廷玉,“登朝垂五十年,长词林者二十七年,主撰席者二十四年,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 康熙十一年(1672年)九月九日,张廷玉生于京师。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其父张英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上相位。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康熙帝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致仕居家近况。 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康熙帝称许。当日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著四品官服色。“辰(早七时)入戌(晚九时)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 圣祖车驾远巡遍历蒙古诸部落,“穷边绝漠,余(廷玉)皆洱笔以从”。张廷玉身居内廷,承袭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 。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多次随康熙南巡及巡行蒙古诸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六月,张廷玉母亲离世。九月,父亲张英离世。服阕,仍原官。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 四月,授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充经筵讲官。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充武英殿试读卷官,十一月,充纂修《省方盛典》副总裁官。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授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康熙六十年(1721年)二月,身任刑部右侍郎的张廷玉奉旨与都统耗赖等赴山东稳妥地处理了盐贩王美公等“聚众劫掠屯庄”案。六月,调吏部左侍郎。 他“绝苞且,杜请花,锉玫肃然”。张廷玉涉政不久,他的才干便崭露头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廷玉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2,万里长城万里空 百世英雄百世梦什么意思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作者:[清] 张廷玉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意:
长城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也的确发挥了相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却发现,长城跟我们开了许多玩笑,秦朝始皇帝以全国之力修筑了宏伟长城,但是秦朝仅二世就土崩瓦解,不是输给了长城外的匈奴人而是输给了内患,开端于陈胜吴广两个农民工的暴动,之后便是刘邦项羽的大军破城.明王朝也不是毁于关外的草原枭雄,而是败在又一个农民工李自成的手下,之后吴三桂放满清入关.当年日寇突破山海关进军我华北,正是我国共内战正酣之时,国力日衰,才有了日寇的可趁之机.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是消极的,而往往是祸起萧墙之内,中华腐败衰弱之时,长城挡不住外敌的入侵,而中华强盛之时,我们实际上又不需要长城的保护,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果然是万里长城万里空啊!
由此可见,防天下不如治天下,自己的强大才是永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3,"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

该句出至清代大臣张廷玉的《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原诗如下: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意是:虽然中国历朝历代虽然很多帝王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抵挡住自己王朝的灭亡。 主要还是劝谏封建帝王行仁政治天下,靠着长城是阻挡不了自己王朝的灭亡的。
张廷玉(1672~1755)

中国清代大臣。字衡臣,号研斋。安徽 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世宗继位,擢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任《圣祖实录》副总裁,纂修缮写实录及起居注,深合上意,又任《明史》总裁。廷玉为世宗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手定。世宗死,与鄂尔泰同受顾命。乾隆初为总理大臣辅政,任《世宗实录》总裁官。三年(1738),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如故。旋进封三等勒宣伯,与鄂尔泰同为三朝老臣,屡主顺天乡试及会试。姻亲子侄,门生故吏,布列中外,高宗忌之,时加裁抑。朝中在事诸臣及言官也屡加参劾,高宗对他日渐疏远,兼之年老,乃于乾隆十三年自请致仕,并求按世宗遗诏,死后配享太庙,高宗许之。旋即以张廷玉未亲至宫门谢恩,严辞诘责,并削伯爵,罢配享之命。复以其姻亲犯法,追缴历来赏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谥文和,仍命配享太庙。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

4,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全诗是什么呢?

清代张廷玉《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原文: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意是: 长城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发挥了相当的防御能力,但是回顾历史却发现,秦朝皇帝以全国之力修筑了宏伟长城,但是秦朝仅二世就土崩瓦解,不是输给了长城外的匈奴人而是输给了内患,开端于陈胜吴广两个农民工的暴动,之后便是刘邦项羽的大军破城。 明王朝也不是毁于关外的草原枭雄,而是败在又一个农民工李自成的手下,之后吴三桂放满清入关。当年日寇突破山海关进军我华北,正是我国共内战正酣之时,国力日衰,才有了日寇的可趁之机。 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是消极的,而往往是祸起萧墙之内,中华腐败衰弱之时,长城挡不住外敌的入侵,而中华强盛之时,又不需要长城的保护,不战而屈人之兵。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大意是:虽然中国历朝历代虽然很多帝王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抵挡住自己王朝的灭亡。 扩展资料 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新科进士叫张廷玉,在长城城墙上“涂鸦”,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诗句,碰巧被前来巡视的康熙看见了。康熙没有将其定性为“不稳定因素”,反而当众宣布大清朝从此永不筑长城,并对张廷玉委以重任。 张廷玉是清代的大臣,辅佐过康熙和雍正二朝皇上,这里主要还是劝谏封建帝王行仁政治天下,靠着长城是阻挡不了自己王朝的灭亡。 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等并称为世界八大奇迹,同时也是我古代第一防御工事。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21198.18千米,其中明长城长8851.8千米。 我国古代关于长城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像耳熟能详的孟姜女哭长城等,作为我国古代的第一防御工事,它在我国古代抵御匈奴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5年10月毛主席写了一首诗,抒发了“红樱在手”定能“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这首诗就是《清平乐.六盘山》。其中有一句诗便是众所周知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诗反映了中华民族一种气魄,一种不畏困难的奋斗精神,同时也成为了立志要去万里长城一游的缘由。 原文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是: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创作背景: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 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廷玉

5,“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清·张廷玉 全文: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释义:虽然中国历朝历代虽然很多帝王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抵挡住自己王朝的灭亡。 主要还是劝谏封建帝王行仁政治天下,靠着长城是阻挡不了自己王朝的灭亡的。

6,清朝的张庭玉的诗,…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前两句是什么?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是哪首诗里的

出自清朝时期的一首七言绝句《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作者是张英。 全诗如下: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译文如下: 千里寄信而来只是因为墙,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万里长城如今仍在,可是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秦始皇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一段关于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 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朝名臣)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 俗语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家一个穷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一个穷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才担心,怕他吃亏,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就是不听,坚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连忙写了封信,把这事禀告了北京的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 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秀才见了心中也很激动,就把自家的墙拆了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8,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哪首诗?

出自清代诗人张英的《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原诗如下: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译文:
千里寄信而来只是因为墙,
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万里长城如今仍在,
可是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秦始皇了。

典故:
一段关于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朝名臣)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俗语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家一个穷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一个穷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才担心,怕他吃亏,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就是不听,坚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连忙写了封信,把这事禀告了北京的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秀才见了心中也很激动,就把自家的墙拆了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下来。

作者简介:
张英(1637—1708),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桐城人,清朝人物,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之父。 张英,清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适父秉彝卒,乞假归桐城。相继任《国史馆文略》、《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和《平定朔漠方略》等总裁官。堪称“万宝全书”的《渊鉴类函》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张英等人编撰,以《唐类函》为蓝本,并搜集《太平御览》、《事类合璧》、《玉海》、《孔氏六帖》、《锦绣万花谷》、《事文类聚》、《山堂考索》、《潜确类书》、《天中记》、《事词类奇》、《山堂肆考》、《记纂渊海》、《问奇类林》、《王氏类苑》、《翰苑新书》、《唐诗类苑》、《文苑英华》和《二十一史》以及《子·集》稗编等而成,全书分为四十三部,此书类似《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的类书。
张英,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年获准退居乡里,康熙御书“笃素堂”匾额相奖,后成为清朝名臣。淡简喜静,好读白(居易)、苏(轼)、陆(游)三家诗,喜佳茗,壮年即有山林之思,曾作《芙蓉双溪图记》以明志。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为美谈。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南巡,他再次迎驾于清江铺(今江苏清江市)。他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卒于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享年72岁。赐祭葬加等,谥文端。世宗即位,赠太子太傅。雍正八年(1730)入祀贤良祠。乾隆初年,加赠太傅。著作有《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聪训斋语》和《恒产琐言》等。
张英有6子,其中4子均显贵。除次子张廷玉外,长子张廷瓒,进士出身,官至詹事府詹事。三子张廷璐,官至礼部左侍郎。五子张廷(yuan)(1681~1762),字桓臣,号思斋。清雍正元年(1723)进士,由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升工部右侍郎。乾隆九年(1744),改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江西乡试。后因病归里,另著《示孙篇》6卷。

9,“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这句诗是张廷玉写的吗?

是清朝大臣张廷玉所写。 原文如下: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歌大意: 长城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也的确发挥了相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却发现长城跟我们开了许多玩笑,秦朝始皇帝以全国之力修筑了宏伟长城,但是秦朝仅二世就土崩瓦解,不是输给了长城外的匈奴人而是输给了内患,开端于陈胜吴广两个农民工的暴动,之后便是刘邦项羽的大军破城.明王朝也不是毁于关外的草原枭雄,而是败在又一个农民工李自成的手下,之后吴三桂放满清入关.当年日寇突破山海关进军我华北,正是我国共内战正酣之时,国力日衰,才有了日寇的可趁之机.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是消极的,而往往是祸起萧墙之内,中华腐败衰弱之时,长城挡不住外敌的入侵,而中华强盛之时,我们实际上又不需要长城的保护,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果然是万里长城万里空啊!由此可见,防天下不如治天下,自己的强大才是永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虽然中国历朝历代虽然很多帝王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抵挡住自己王朝的灭亡。 主要还是劝谏封建帝王行仁政治天下,靠着长城是阻挡不了自己王朝的灭亡的。张廷玉简介:张廷玉,中国清代大臣,字衡臣,号研斋。安徽 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世宗继位,擢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任《圣祖实录》副总裁,纂修缮写实录及起居注,深合上意,又任《明史》总裁。廷玉为世宗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手定。世宗死,与鄂尔泰同受顾命。乾隆初为总理大臣辅政,任《世宗实录》总裁官。三年(1738),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如故。旋进封三等勒宣伯,与鄂尔泰同为三朝老臣,屡主顺天乡试及会试。姻亲子侄,门生故吏,布列中外,高宗忌之,时加裁抑。朝中在事诸臣及言官也屡加参劾,高宗对他日渐疏远,兼之年老,乃于乾隆十三年自请致仕,并求按世宗遗诏,死后配享太庙,高宗许之。旋即以张廷玉未亲至宫门谢恩,严辞诘责,并削伯爵,罢配享之命。复以其姻亲犯法,追缴历来赏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谥文和,仍命配享太庙。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