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如何分辨阴历和阳历????

本文目录索引

1,如何分辨阴历和阳历????

阳历是以太阳算的,阴历是月亮算的。 阴历就是我们俗说的国历,农历。是咱中国几百年的流传。而阳历是国外来的,俗称公历。 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来设计的历法,这种历法起源于西方。公转的一个回归年是365.2421897天,所以每隔4年就会少了一天。 古代人对于太阳的观察能力比较弱,对于月亮的观察能力比较强。所以,更多的地方使用的是阴历,也就是通过月亮的月相周期来计算的历法。一般来讲分成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周周期为29.5306天。一般阴历中设定没有月亮的夜晚就是三十和初一,满月就是十五。 阳历=24节气×15天=一年360天 阴历=月亮阴晴圆缺29天×12个月=一年348天 扩展资料 阳历(公历): 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它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然后分为十二个月(月份数有31天、30天、29天几种,均是人为规定),称之为太阳历,即阳历。它是西方人订制的,港台人士也称为西历,西元。 阴历(农历):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国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今年是农历开元4715戊戌狗年(公历2018.02.16~2019.02.04),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

如何分辨阴历和阳历????

2,怎么分阴历阳历?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日历上一般都是同时写出阳历和阴历的。写数字的就是阳历,比如9月12日。写汉字的就是阴历,比如七月初三。 阳历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历法,也叫公历。而阴历是中国等一些国家由农业耕作的规律总结出来的历法,也叫农历。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 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而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 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 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 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闰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阴历 百度百科—阳历

3,阳历和阴历怎么区分?

阳历与阴历的区别: 一,时间 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 阳历: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是固定的) 二,天数 阴历: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即月相来确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 阳历:大月31天,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天数平年28天,闰年29天。 三,叫法 阴历:俗称农历,通常的称呼月初为某月初几,如:九月初八,初九,初十;月中为:九月十五,十六;月末为九月三十,称呼后面不加“日”字。 对于特定的月份有特定的称呼,如:一月在阴历上是被叫做“正月”,如: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新年为“正月初一”;十一月通常被叫做“冬月”,如:“冬月初六”表示的是阴历十一月初六;十二月通常被叫做“腊月”,如,吃腊八粥的那一天,“腊月初八”。 阳历:又称公历,通常的称呼为某月某日,如:三月十二日,四月二十日,五月三十一日,时间必跟“日”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历

4,阴历和阳历的区别

  中国农历与阴历的区别

  农历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历法,曾长期在我国使用,该历法中强调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而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间也有称为夏历、阴历的。在1912年以前,我国历代一直沿用这种历法作为正式历法。而真正的阴历是最古老的历法,现今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中使用的回历,就是阴历的一种。

  农历与阴历都是中国现存的纪年历法。在许多场合,不少人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农历就是阴历,阴历就是农历。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1、两者编订的主导思想不同

  中国的农历和阴历均选用月球的运动作为参照,每月的日数近似等于月相的变化周期——29.5306日。在月份排列上,一般大月30天,小月29天,两月平均后每月日数为29.5天,这与朔望月的长度基本相当。此为二者的同源之处。因此二者都能准确的反映月相的盈亏:月中为望月(满月),月初为朔。但中国农历的节气还能够反映四季寒暑的气温变化,如平常所说的“五黄六月”、“寒冬腊月”等词汇,说明农历中的“五六月”是小麦成熟的季节,气温较高;“腊月”是隆冬,气温较低;“二三月”和“七八月”是气温的过渡季节。由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时段,是依据太阳在公转轨道即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的。因此,中国的农历带有阳历的某些特征,能够用来指导农时,安排作物轮茬。常说的阴历只能反映月相变化,不能反映气温变化,因而它是纯粹的“阴历”,不能指导农时活动。

  2、两者月首的安排不同

  中国的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时刻所在日期定为月首,即初一。唐朝以前采用“平朔”,唐初以来,改用“定朔”,即初一固定在真正的朔日,当天晚上肯定没有“月亮”。回历纪年所用的阴历的月首按教规以新月始生为朔,即在日月合朔以后,相当于农历的初二或初三,当天晚上可见到“新月”。

  3、两者的“年”有区别

  中国的农历由于选用了恰当的“置闰”原则,使平均历年长度的近似值等于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因而,农历的“年”与阳历的“年”基本同步,但回历纪年中阴历的“年”只有12个阴历月的简单积累,其长度为29.5×12=354天,和阳历“年”之间有着约 11日的差异。因而,长度积累后,月份和寒暑往来会出现颠倒现象。农历的新年一般在冬季,而阴历的新年则可能在暑期到来。

  4、使用地区不同

  中国的农历由于能够反映寒暑往来和月相的盈亏变化,因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普遍适用,而且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在中国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得到广泛使用。但阴历的使用地区主要限于伊斯兰国家,而且只在欢度宗教节日时才使用。

  总之,中国的农历所包括的地理意义要丰富得多,是一种阴阳历,与阴历之间是有一定差别的。
  参考资料:选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虽然有些复杂,但我想还是能看的明白的,总之就是不一样的.

5,阳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

1、出处不同: 公历就是阳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 农历就是阴历,是我国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也就是日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2、算法不同: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定出的历法。农历是以太阴(月亮)绕地球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闰年为13个月)所定出来的历法。(以闰月调节年之四时) 扩展资料: 农历的由来: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它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

6,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农历?什么是阳历? 我们现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总会把农历视为阴历,也就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历法;把阳历视为公历,也就是从西方引进的,以公元纪年的历法。 这其实是不对的。 农历,也叫干支历,也叫夏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 我们老祖宗的这种纪年方式,是按照太阳回归年,也就是把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计算为一年。然后根据太阳不同的运行位置,也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划分为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同时,还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在月相上表现出来的盈亏现象,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此来指导海事活动。 古人把与太阳有关的,叫作阳历;把与月亮有关的,叫作阴历。 所以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阳历,其实更应该叫西历,是古罗马人,从古埃及人那里学来的。这种历法是根据尼罗河水位涨落,以及对天狼星的观察,最终形成的。 我国在辛亥革命后,为了科学和方便,才开始引进西方的这种历法。一直到建国后,才正式确定下来。 这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阳历”。 由此可见,农历和阳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方法不同: 农历是按照太阳回归年来计算的,也就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而民间所说的阳历(以下简称阳历),则是按照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圈的天数,来计算的。 2、一年的天数不同: 农历一年的天数是354天或355天,而阳历的天数是365天或366天。 3、一年的月份不同: 一般情况下,农历和阳历都是一年12个月,但农历有闰月,也就是一年有13个月。阳历没有闰月,但有闰年,每四年闰一年。 4、一月的天数也不同: 农历只分大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阳历也分大小月,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还有个特殊的2月份,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5、实用意义不同: 农历中的24节气划分,具体反映了一年中的寒暑冷热,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同时,月相盈亏体现出的潮汐现象,也能很好指导海事活动。而阳历一年四季的划分,则能清晰体现出冷热交替的情形。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相较于阳历,老祖宗以农历来纪年的方式,我觉得还是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 因为在农历的时序中,我们的生产生活,会显得更加有条不紊。何况古人还把对自我身心的调养和护理,也融入到了24节气的运行之中。 所以,农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我们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