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是什么?为何说所有的锅都能

本文目录索引

1,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是什么?为何说所有的锅都能变成不粘锅?

很多做饭新手都会感谢不粘锅的发明,不粘锅的诞生,让炒菜这件事变得简单了很多。 无论手艺如何,炒菜的品相如何,如果把菜炒的粘上了菜锅,就会让人感到很尴尬,于是不粘锅的出现拯救了很多人的尴尬症,但是不粘锅的质量就如同菜刀一样,参差不齐,有些不粘锅几乎不用放油,有的不粘锅简直就是灾难。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超市促销不粘锅的时候,明明效果很好,怎么样都不粘锅,可是当一掏钱把锅买回来的时候,就突然失效了,难道真的是运气很差,偏偏你买到了个残次品?其实不然,很可能是一个物理学原理忽悠了你,也就是标题提到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莱顿弗罗斯特效 简单的来说,只要了解了这个效应,无论什么锅,都能变成不粘锅。 在1756年,一位名叫莱顿弗罗斯特的德国医生,在被灼烧的通红的铁勺上滴了几滴水,但是水珠并没有立刻蒸发掉,而是一直停留在上面。 大多数液体都有沸点,比如生命离不开的液态水,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沸点就是100摄氏度,当温度缓慢的接触到液体沸点时,液体会慢慢蒸发点,但温度如果突然显著的高于液体沸点,情况就有所不同。 就像那位德国医生所发现的现象,水滴落在500摄氏度的锅中,水滴并不会立刻蒸发掉,而是停留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让水滴在锅中热浪翻滚的力量便是蒸汽。 当液体与显著高于沸点的热源物体相接触的时候,在接触的瞬间,会在液体和高温物体间形成蒸汽层,就是蒸汽层将液体和高温物体彻底隔绝,对液体起到保护作用。 弄懂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即使是一口普通的锅,即便不放多少油,都能变成不粘锅,如果把锅烧到足够的温度,然后打个鸡蛋在里面,不放油也能在锅中悬浮漂移,因为鸡蛋中含有水分,在高温下会在鸡蛋和锅中间形成蒸汽保护层。 其他应用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应用范围不只限于不粘锅,一些让人觉得神奇的表演,比如国外的一些祭祀活动中甚至是吉尼斯纪录中有赤脚走过火炭的项目。 参与者走过火炭后,脚底没有烧伤,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参与者脚底下有水,形成了隔热层,如果让这些人长时间的站在火堆上,那谁也受不了。 如果是走火堆是一种极端的话,那么浇液氮就是另外一种极端,液氮的温度是极低的,-196摄氏度的温度足以致命,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人表演头浇液氮的项目呢?这还是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液氮蒸汽层保护表演者免受损害。(注:以上项目极度危险,不要自行尝试。) 这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在科学不慎发达的年代,以上的表演者往往会被认为是有法力的大师,会有很多的拥簇,但是到了崇尚科学的年代,很难再欺骗其他人了,这就是科学进步带来的积极改变。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是什么?为何说所有的锅都能变成不粘锅?

2,什么是“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Leidenfrost Phenomenon):

液体不会润湿炙热的表面,而仅仅在其上形成一个蒸汽层的现象,由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在1756年发现。

1756年有一位名叫莱顿弗洛斯特的科学家在一把烧的通红的铁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持续30秒,这就是现代物理学中著名的“莱顿弗洛斯特现象”。

水滴能够悬浮起来的原因在于,接触炙热的铁勺后,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层水蒸汽,把水珠与铁勺隔开,就使得水滴悬浮起来,悬浮起来的水滴暂时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减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悬浮可以持续30秒。

参考资料:http://combust.hit.edu.cn/blog/user1/36/archives/2006/5657.shtml

3,怎样解释“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当第一滴小水滴落到灼热金属表面时,由于弹性作用它会向上反弹,同时在接触高温表面的一瞬间,水滴表面一薄层被迅速汽化,形成了一个厚约0.1毫米的蒸气层。这层蒸气一方面支持住小水滴,使之悬浮在金属板上,另一方面又起了绝热作用,使金属表面的热量不能很快传递给水滴,从而延缓了整个水滴的汽化过程。当第二滴水滴落到金属表面时,由于自然冷却和第一滴水的冷却作用,表面温度已没有最初时那么高了,因此,第二滴水滴表面的水蒸气层就没有那么厚。由于水蒸气的导热性能比水要差很多,因此水蒸气层的厚薄对水滴的汽化影响很大。第二滴水表面的水蒸气层较薄,所以它的汽化就加快了,以后落下去的水滴表面的水蒸气层更薄,所以它们的汽化更快。

4,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解释如题 谢谢了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Leidenfrost Phenomenon): 液体不会润湿炙热的表面,而仅仅在其上形成一个蒸汽层的现象,由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在1756年发现。 1756年有一位名叫莱顿弗洛斯特的科学家在一把烧的通红的铁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持续30秒,这就是现代物理学中著名的“莱顿弗洛斯特现象”。 水滴能够悬浮起来的原因在于,接触炙热的铁勺后,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层水蒸汽,把水珠与铁勺隔开,就使得水滴悬浮起来,悬浮起来的水滴暂时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减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悬浮可以持续30秒。 希望采纳

5,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介绍

是指液体不会润湿炙热的表面,而仅仅在其上形成一个蒸气层的现象。 把水滴落在滚烫的铁板上,假如铁板的温度仅高于水的沸点(100°C),水会发出嘶嘶声并迅速沸腾。但当铁板到达莱顿弗罗斯特点(Leidenfrost point)时,水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水珠会在铁板四处滚动,并缓慢地逐渐蒸发,反而令水珠可以存在更久。 此现象说明当液体遭遇极度炙热时就将化作一层绝缘的气态防护层。当你用湿手指掐灭蜡烛时正是依靠着这层蒸汽层的保护。只要有充分的条件,人人都可做到这点(就如同有了防火墙一般)。 扩展资料: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由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在1756年发现。 1756年有一位名叫莱顿弗罗斯特的科学家在一把烧的通红的铁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持续30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滴能够悬浮起来的原因在于,接触炙热的铁勺后,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层水蒸气,把水珠与铁勺隔开,就使得水滴悬浮起来,悬浮起来的水滴暂时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减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悬浮可以持续30秒,这就是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6,煎牛排都有什么称呼?

1、菲力牛排
菲力牛排四个字中的菲力,指的是牛里脊肉(beef tenderloin)。在澳洲,这块肉被称为“眼菲力”,在法国和英国被称为filet和fillet,中文音译菲力。菲力牛排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里脊肉做出的牛排。
2、肉眼牛排
肉眼牛排是从近肋骨末端的一少部分切下来,该处肉质柔嫩且多汁(有雪花纹),滋味无穷。
眼肉牛排一般指取自牛身中间的无骨部分,[眼] 是指肌肉的圆形横切面,由于这个部分的肌肉不会经常活动,所以肉质十分柔软、多汁,并且均匀地布满雪花纹脂肪。目前市场上多称其为眼肉牛排,是一种错误的称谓。
3、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Sirloin),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构成,西冷牛排按质量的不同又可分为小块西冷牛排(entrecte)和大块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
事实上Sirloin是法语Sur(上)和Loin(柳肉)合成的词,即牛柳上方的肉。每份都在250—300克左右。西冷(Sir loin)即下腰肉,也被称为纽约客,因牛下腰部运动量较菲力沙朗多,故此部位肉质较粗一点。

7,烤牛排是什么原理让其有香味

一般来说,构成食物原料香味的成份极其丰富,生香机理也非常复杂。但就其基本成份而言,食品原料中的生香物质大多属于一些具有挥发性芳香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大体上按化合物所含的主要官能团分为下列几种[3]:
1.1 烃及其含氧衍生物

1.1.1醇类

很多高级不饱和醇(C7以上)和芳香醇都具有特殊的香气,它们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叶、花和果实之中,也是烹饪调料植物香精的重要成份。C1~C8的醇具有轻快的香味, C4~C6的醇有近似麻醉性的气味, C7以上的醇则显现芳香气味;具有双键的醇比饱和醇气味要强。如苯乙醇有蔷薇香气,苯丙醇及苯丙烯醇有轻微的风信子香气,1—辛烯醇的存在使蘑菇具有强烈的鲜蘑菇味道。而黄瓜中含有的黄瓜醇(CH3CH2CH=CHCH2CH2CH=CHCH2OH)散发出的特有清香气味,令人口感清爽;玫瑰油的主要成分则为香草醇[(CH3)2C=CH(CH2)2-C(CH3)=CH-CH2OH]和苯乙醇(C6H5-CH2CH2OH)等。

1.1.2酚类

有些酚类物质也具有特别的香气。如芹菜、芫荽等伞形科蔬菜中的香芹酚、茉莉油中的丁香酚和肉豆油中的异丁香酚等。另外,酚和酚醚多有香辣调味料的香气,如茴香脑、香樟脑和百里香酚等。

1.1.3醛类

许多高级醛和芳香醛类都具有愉快的香气,它们也是植物香精的重要组成成份。C8~C12的饱和醛在极低的浓度下有着良好的香气。如壬醛有玫瑰香和杏子香,十二醛有花香,肉桂醛(苯丙烯醛)具有肉桂香气,苯甲醛有苦杏仁香气。桃香已被鉴定出有90多种成分,其代表物也为苯甲醛。柠檬油中则富含香叶醛[(CH3)2C=CH(CH2)2-C(CH3)=CHCHO]、香草醛和苯甲醛(C6H5-CHO)。

1.1.4酮类

好多酮类也都具有特殊的香气。如经过发酵后的酸乳制品中,其气味的主体成分是丁二酮和3-羟基丁酮等;庚酮-2有似梨的香气,丙酮有似薄荷香,苯乙酮具有强烈的令人愉快的香气,茉莉酮有茉莉花香气;而酸奶的香气来自于柠檬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丁二酮和1—羟基丁酮;还有香黑豆油中的香嗉等。

1.1.5羧酸类

低级的不饱和脂肪酸常具有特殊的挥发性香气味。如奶油香味中存在的乳酸(又称丙醇酸)[CH3-CHOH-COOH]和丙烯酸[CH2=CH-COOH]等。

高温使化学分子挥发到空气中,刺激人的嗅觉。。。

8,什么叫牛排

牛排到底是什么? 牛排或称牛扒,是块状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调方法以煎和烧烤为主。 清末小说中已出现“牛排”、“猪排”等西式菜名,可能是因形似上海“大排”(猪丁骨),故名“排”,而在上海话里,“排”发“ba”音,广东又作牛扒。 牛排的种类有哪些? 1.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 2. RIB-EYE(肉眼牛排)是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 3. SIRLOIN(西冷牛排,沙朗牛排,牛外脊) 是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 4. T-BONE(T骨牛排亦作丁骨),呈 T 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间被肋骨隔著。 5.干式熟成牛排(Dry aged steak)制作牛排时都挑选的牛肉为120-140天左右的谷饲牛肉,只挑选肉眼、西冷、菲力这几个部位,这些部分的分量通常不到一头牛的十分之一,牛肉的肉味更醇厚,肉汁都封在牛肉之中,常常是各国政客喜爱的饕餮美食。 牛排怎么吃最好? 菲力牛排适合煎成3成熟, 5成熟和7成熟皆宜。 肉眼牛排由于含一定肥膘,煎烤味道比较香,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西冷牛排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T骨牛排两侧一边是菲力,另一边是西冷,既可以尝到菲力牛排的鲜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煎得不要太熟,一举两得。 最近很流行吃战斧牛排和滚石牛排,可能有些小伙伴还不知道去哪里品尝到这样的美味,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四度扒房音乐餐吧里,这两样牛排全都能吃到! 战斧牛排号称“吃牛排的最高境界”,选的牛年岁要刚好,因此肉的鲜嫩度也刚好,选的肉块位置特殊,一头牛身上只能切下来几块而已。最重要的,还得看牛的原产地,澳洲牛身上切下来的战斧牛排才可以称得上顶级。有了好食材,还要有好手艺,战斧牛排因为块头特别大所以煎炸起来比较不容易掌握火候,好的战斧牛排外壳焦脆,内里肉汁丰富,咬上去软嫩可口,而且这种牛排通常都是以重量闻名,适合大胃王和多人同时食用。 滚石牛排更加少见,基本上只有大型城市的个别西餐厅里才有机会品尝得到。所谓“滚石”就是先将海底礁石用专门烤箱加热10小时之后达到400摄氏度高 温,然后将牛排放在礁石上利用石头的温度将牛排煎熟。这种牛排的制作要 求很严格,除了深海礁石、特制烤箱、顶级牛肉之外,在礁石上煎牛排的技术也和日常煎烤牛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