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五虎上将,北洋军阀的五虎上将都有谁
本文目录索引
- 1,北洋军阀的五虎上将都有谁
- 2,国民党的五虎上将、八大金刚、十大元帅、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
- 3,国民党五虎将
- 4,国民时期国民党中英雄人物有谁【国民党五虎将等等】
- 5,历史上的刘备的五虎上将怎么死的?
- 6,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 7,军人的职责是什么?
- 8,国内有哪些军事方面的杂志?
1,北洋军阀的五虎上将都有谁
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张勋、曹锟。 1、段祺瑞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2、冯国璋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 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3、王士珍 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字聘卿,号冠儒,直隶正定牛家庄(今河北正定)人。近现代政治人物,北洋三杰之首。 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得到袁世凯的青睐,历任军政要职,直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政府总理。1918年,退出政坛,隐居北京。1926年5月,任京师临时治安会长、京师救济联合会会长等职。1930年7月,身患肝癌,卒于北京,享年70岁。 4、张勋 张勋(1854年-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势力之一。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 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 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后病死于天津,谥号忠武。 5、曹锟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于天津大沽口(今天津市塘沽),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驻军保定,被称为“保定王”。 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 1938年5月17日,曹锟病逝于天津。1939年12月,曹锟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士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国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段祺瑞
2,国民党的五虎上将、八大金刚、十大元帅、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
2005年9月中旬,台湾前“参谋总长”罗本立提出了退伍申请,主动放弃“一级上将”职衔,同时辞去陈水扁总统府战略顾问一职,创下了台湾军方的先例。罗本立自称辞职的原因是“从军60年未返家乡,希望能返乡祭祖,完成为人子孙应尽的本分”。
据了解,国军《陆海空军军官士官服役条例》规定,“一级上将”是终身役,除非本人主动提出辞呈同时获得批准,否则没有届龄退伍的问题。罗本立辞官回乡祭祖一事之所以被各界所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一级上将的职位在国军中实在是凤毛麟角,能做到这一位置的多为国军极为重要的将领。因为这个军衔在早年就是「元帅」的位子。元帅投奔敌营成和体统?
根据有关数据记载,国民政府以及现在的台湾当局授予部队的将军,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国军的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人,相当于大元帅。授予一级上将始于1935年,早年共9人授衔,其中包括8位陆军一级上将和一位海军一级上将,其一级上将在地位上,大致相当于解放军的元帅。 这些将领都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风云人物,陆军一级上将有: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海军一级上将是陈绍宽。
蒋介石的五星是早在北伐后就取得的。中国在北伐统一铨叙后,军衔就有特级上将,当时蒋介石已经担任特级上将一职。
据《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民国24年3月27日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任蒋中正为特级上将,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为一级上将,陈调元、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徐永昌、于学忠、商震、傅作义、龙云、何成浚、朱绍良、白崇禧、顾祝同、万福麟、何键、杨虎城、刘镇华、蒋鼎文、徐源泉为二级上将。
就军事能力而言,李宗仁要算其中的佼佼者,李在北伐和抗战中都屡立战功,特别是台儿庄战役的辉煌胜利。李宗仁算得上是名将,而且在政治上也较突出,一直是桂系首领,曾任民国代总统。
何应钦、冯玉祥在军事上也有一定才能,何在北伐中,担任东路军总指挥,于福建松口战役大胜,一直北攻到上海,无往而不利,在抗战中,何也是我国战略的重要策划者。
冯玉祥从北洋军阀时期就小有名气,后来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都表现了军事才能。
阎锡山、唐生智、陈济棠都是地方势力的代表,閰早年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功不可没。唐在北伐战争担任主攻吴佩孚,湖北诸多战役如贺胜桥、汀泗桥及武昌攻城战,表现极为出色,将吴的主力完全歼灭,经此一役,军阀们才闻风丧胆,一败涂地。
陈济棠早年也追随中山先生革命,两广统一也作出贡献,北伐后在军事上就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但在政治上却都有自己的一套。
张学良出生于旧军阀系统,但其作为少壮军人,有爱国热情,东北易帜归顺中央,避免了东北沦亡于日本,“西安事变”成就了他的爱国心,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朱培德作为国民党滇军将领,在北伐中也有不错的表现,而且始终忠于孙中山,但其后很少担任要职,多任参谋长职务。
陈绍宽早在清朝就在海军中任职,其资历足以担任海军首脑,但他谦冲为怀,提携后进不遗余力,然民国国穷财弱,海军长期不受重视,其作为有限。
分析一级与二级上将名单,其中大多曾为独霸一方的地方势力,蒋的嫡系仅何应钦一人。黄埔学生一个都没有,升的最快的薛岳及陈诚等将领也只是中少将罢了!可见在七十五年前国民政府以元帅的崇高地为酬庸蒋介石等十位将领,主要还是感谢他们统一中国的功劳,政治因素明显要高过战场上的表现。
3,国民党五虎将
国民党军五虎上将以作战勇猛,能打胜仗著称。他们分别是:第一猛将薛岳;第二猛将——胡琏;第三猛将——陈明仁;第四猛将——孙立人;第五猛将——王耀武。
国民党军第一猛将——薛岳:
纵观国军战史,国民党军的第一大战将是薛岳。薛岳年幼崇拜岳飞,取名薛岳,年轻时曾和叶挺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护卫营长;红军长征时期,薛岳指挥湘江战役,至使共军从8万人减少到3万人,后任追击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期间薛岳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万家岭战役,消灭一万多名日军,几乎全歼日军一个整师团;后指挥四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军20多万人,取得抗日战争期间消灭日军的最大战果,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表彰。
国民党军第二猛将——胡琏:
胡琏谐称“狐狸”,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十八军的骨干: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琏作风泼辣,性格骄悍,毛泽东评价胡琏“狡如狐,猛如虎”。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中,整编第十一师在罗店与日军展开拉锯战,战死几千日军,整个罗店血流成河,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 一九四三年,整编第十一师镇守鄂西石牌,成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要塞,石牌保卫战日军付出七千多人的重大伤亡之后撤退,保住当时国民党陪都重庆。
1944年,作为嫡系主力,在不久之后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中,和74军联手作战,整个战役历时55天,击毙日军12400多人,击伤23300人。 鉴于整11师(18军)胡琏在46年后国军戡乱战争开始后中原战场(近百战斗,战果自明),引起了我军极大重视,毛泽东特发通告给华野,中野。中野不但对整编十一师高度警惕,几乎是轻易不与之交战。能避则避。
1949年10月,第三野战军对金门发起进攻。苦战三天后,共军被全数剿灭。重建的敌18军随胡琏12兵团参加了金门之战。金门战役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国民党第三猛将——陈明仁:
陈明仁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作风勇猛,性格倔强。黄埔学生军血战惠州,他第一个奋勇登城。战后,蒋中正亲令陈明仁立于城墙之上,接受全军的敬礼。
后陈明仁在军阀混战中屡立战功,1930年27岁任二十八旅少将旅长。抗日战争时期,陈明仁率部抗日。在九江会战中,参战的其它八个师均溃不成军,独陈部预二师完成了预定任务。次年春,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与日军奋战七天七夜,歼敌2000余,完成任务,1944年,陈明仁率七十一军进入滇西,滕冲一仗,歼敌4000余人,随后,他又指挥了围攻松山,出击龙陵,攻克回龙山等战役,每战皆捷,最后攻克日军的重要据点遮放,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完成中印两军胜利会师任务。由此,陈明仁被誉为“能战之将”。”
国军戡乱战争期间在东北枢纽四平,陈明仁大战林彪。他以2万守军对抗第四野战军10余万人围攻,孤军坚守四平四十多天,巷战十九个昼夜,后林彪放弃进攻,陈被蒋介石擢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
淮海战役前夕,刘恃、杜聿明三次面邀陈明仁到徐州担任兵团司令,胡宗南电请蒋介石派陈明仁去西北任职,白崇禧亦推荐陈明仁担任武汉警备司令。但是陈性格执拗,所以在国民党军界屡受排挤,和上司妒嫉。后陈明仁后在背叛党国,湖南起义,55年获解放军上将军衔。
国民党军第四猛将——孙立人:
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赴美留学于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军校,毕业,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后回国,任职于税警总团。 1937年,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1941年底,蒋中正将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由孙立人为首任师长,立即奉派赶抵缅甸八莫,解救被日军包围的英军,经过苦战,孙部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已的敌军,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曾轰动全球,使孙立人举世闻名。英皇特授予他帝国英雄勋章,美国政府也为他颁授了丰功勋章。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大举反攻,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攻势厉。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因迭克强敌屡建战功,当时的国际舆论际赞誉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
国民党军第五猛将——王耀武:
王耀武,蒋介石王牌部队第74军主将。黄埔三期毕业,在第四次“围剿”战中率部孤军死守宜黄24天,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升任旅长。1934年率部与红军北上先遣队激战,将其主力击散,红19师师长寻淮洲阵亡,红2师师长胡天陶被俘,后我军先驱方志敏被叛徒出卖被捕。
4,国民时期国民党中英雄人物有谁【国民党五虎将等等】
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佟麟阁(1892-1937)
佟麟阁将军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高阳人,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负责军事指挥,他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发出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持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撤。”同时在南苑召开全军将校会议中激励将士:“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中,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1937年7月28日他亲临火线指挥战斗,遭日寇四面包围,突围时被敌人机枪射中腿部,又遇敌机轰炸,头部再受重创而壮烈殉国,时年45岁,将军以死报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位为国牺牲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国民政府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恤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毛泽东称之为“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1979年8月,民政部发出通知,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赵登禹(1898~1937)
赵登禹,字舜诚、舜臣,山东菏泽人。1933年率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零九旅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战,在潘家口战斗中毙伤日军5000余人。特别是赵登禹扬长避短,组织大刀队夜袭日军,给敌重创,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也砍出一曲英雄战歌《大刀进行曲》。赵登禹因战功升任第132师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北平南苑前线总指挥。7月28日晨,日军主力在数十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战斗中,赵登禹右臂中弹,后率部队向城南大红门转移时被日军包围,混战中胸部受伤,壮烈殉国。3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1946年3月,北平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忠烈祠为赵登禹等举行隆重的入祠仪式,并将西城区从崇元观往南至太平桥的一段马路更名为赵登禹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赵登禹将军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昌锋镝以建奇勋”──饶国华(1894-1937)
饶国华,字弼臣,四川资阳人,是奔赴抗战前线的300万川军将士中的杰出代表。1937年时任21军145师师长,11月奉命率部赴武汉,后转赴安徽坚守广德,30日与来犯日军激战时被围,寡不敌众,誓死不当俘虏而举枪自戕殉国,终年43岁。饶国华的遗体由“民俭”轮运回四川途中,各地均举行公祭仪式。1937年12月12日,饶国华遗体运抵重庆,重庆国民政府为其隆重举行公祭,蒋介石亲自撰写挽联两副:
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
秉节之来,捍国卫民方倚舁;存仁而达,唁生吊死倍哀思。
重庆国民政府于同年12月追赠为国捐躯的饶国华为陆军上将。
1983年9月10日,在川军出川抗日46周年之际,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并拨款重新修葺了包括饶墓在内的甘溪沟烈士陵园。
“精忠报国”──张自忠(1891—1940)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张自忠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沦陷,兼任北平市长的张自忠被认为是“华北特号汉奸”,报纸称他“张逆自忠”。事实上,日军侵占北平后要求张自忠通电反蒋,被严词拒绝。1937年11月,张自忠脱险回到原部队任军长。1939年5月和12月,率部取得“鄂北大捷”和“襄东大捷”。他鼓励将士们说:“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蒋介石通电嘉奖,称张部为“最优部队”,防区为“模范战场”。因为军纪严明,老百姓则美称张自忠为“活关公”。
1940年4月,日军集中30万兵力发动枣宜会战。张自忠率军战斗在最前线,5月16日身陷重围,激战中,腰部被敌人机枪子弹击中,随后又中五弹,为了不当俘虏,举枪自戕。留下两封遗书中云“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周恩来誉其为“忠义之志、壮烈之气”。
张自忠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穿越重庆全城,并追晋上将。冯玉祥题词“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延安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词。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湖北省宜城县曾一度改名为“自忠县”。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1995年5月16日,张自忠纪念馆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公园落成。
“黄埔之英,民族之魂”──戴安澜(1904-1942)
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脱颖而出的名将。
他在台儿庄战役因战功晋升为第八十九师副师长。1939年升任第二百师师长,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在东瓜战役中,他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表示:“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戴安澜部孤军奋战,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美国官方认为此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赞誉: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泰唔士报》称之:“东瓜……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
同年5月戴安澜所部陷入日军重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两处中弹,伤口感染恶化,5月26日行至孟关(即茅邦)时以身殉国,终年38岁。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为戴安澜举行国葬。国民政府特派代表李济深在悼词中说道:“戴故师长为国殉职,其身虽死,精神永垂宇宙,为中国军人之模范!”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在挽词中写道:黄埔之英,民族之魂。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李家钰(1892—1944)
李家珏,字其相,四川蒲江人,是抗日战争后期牺牲的国民党最高将领,他在卢沟桥事变后请缨杀敌。9月初,率47军1.8万人从西昌出发,单衣草鞋行程3000余里,12月始抵达晋东南抗日前线,布防于太行山区之长冶、长子、黎城、潞城一带。
李家珏将军在抗日前线致力于国共合作。1938年春,与朱德、彭德怀部协同作战,在东阳关、长冶一带同日寇108师团104旅团下原熊弥部(1万多人兵力)激战两役,毙伤敌寇1000余人。1939年冬,李家珏积功升任36集团军总司令,辖3个军7个师兵力。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将军亲书字幅:“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以明为国报效的决心。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陷入日军重围,李家钰额头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而牺牲。
李家钰抗日殉国后,四川省各界爱国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重庆《新华日报》1944年6月11日发表短评:“我们哀悼李家钰将军抗战殉国”、“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柳亚子挽诗:“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1984年5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追认李家钰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5,历史上的刘备的五虎上将怎么死的?
关羽与关平在蜀汉灭亡之际,跟关氏一族一起,被庞德的后人庞会全部屠杀了。张飞的大儿子名为张苞,演义中勇武过人,在正史上则是早天,留有一子张遵,在与邓艾交战时阵亡。马超是军阀的后代,西_马腾之子,武勇过人,相貌也是十分英俊,人称“锦马超”,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姓名不详,死于冀城;马秋被张鲁杀害;马承继承了爵位;女儿则是成了妃子。老将黄忠,老当益壮,即使年迈依然能与关羽大战数日不分胜负,有名将廉颇的风采,生有一子黄叙,早卒,没有留下后代。因为演义的影响力,赵云武勇过人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有吕布可以与之匹敌,不过实际上赵云被罗贯中拔高了不少,在历史上他相当于刘备的保镖,类似于曹操的护卫典韦,武勇值得肯定,但没有演义那么夸张,赵云武勇过人,而且处事冷静,“偃旗息鼓”是他亲手指挥出的真正的“空城计”。赵云一共有两个儿子——赵统和赵广,前者继承了赵云的爵位,后者战死在沙场之上。 来源:《北广人物》
6,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一个王朝都有其特点,我们在对比朝代的强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对比,不能忽略时间去对比,毕竟时代在进步,后面王朝的武器要强于前朝,尤其是出现了热武器之后,如果抛弃时代特点,单纯对比军事实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将朝代至于当时,来看军事实力,看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军力最强。 以上面的条件作为对比,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为什么是汉朝了,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有短暂的新王朝,但是整体军事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作为当时来看,汉朝是不受外族威胁的。 汉朝期间,如果说受到外族威胁,也只是在汉武帝之前,匈奴鼎盛时期,汉朝甚至要称臣来保证本国的休养生息,积蓄对抗匈奴的力量。不过当汉武帝强硬态度下,汉军不断的进攻匈奴,不断消耗匈奴的力量,终于将匈奴击败,汉朝北方再也不受到匈奴的威胁,从此汉朝基本没有外患,因为自身的军事实力是在是太强悍了。 汉朝的军事实力强悍在末期体现的更加明显,即使汉朝都要亡国的时候,其军事实力都对外族形成碾压,周边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攻汉朝,即使后来军阀林立,不管是公孙瓒、袁绍、董卓、马超,在面对北方名族的时候,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对其形成碾压,更不用说整个大汉的军事实力了。 有人会说唐朝和秦朝也很强,确实不错,但是唐朝和秦朝不如汉朝的地方在于,不能对周边国家形成碾压,甚至长期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胁。虽然秦朝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但是统一后的秦朝,衰败的实在太快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
7,军人的职责是什么?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守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最有力的保障者,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变得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存在,军人的重要性更为突显。 我们对军人这个职业都很崇敬,正所谓”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和大多数职业一样,人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除了其特殊之外,还因为军人这个职业被赋予了很多的职责与使命,他们总是出现在千钧一发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想成为军人,要有着无比坚韧的意志和非常强大的执行力。 御敌于国门之外有他们。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军人是国家主权最坚实的保卫力量。以史为鉴,和平都是用热血与汗水换来的。军人平时要进行非常艰苦的训练,他们挥洒青春与汗水;战争发生时勇往直前,为保家卫国,敢于付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 抗洪抢险有他们。前有1998年的大洪水,现有当下的大洪流,成千上万民众大迁移。是军人用双臂扛起了沙袋,一次又一次跳入滚滚洪流,用无比坚韧的臂膀扛起责任,很多军人为此付出了年轻又宝贵的生命。 地震救灾有他们。汶川地震的一幕幕至今大家还记忆犹新。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又是军人冲在了最前面,冒死抵达灾难现场,救死扶伤,灾后重建,一样没落下。反应之迅速,处置之及时,令许多外媒赞叹不已。 疫情一线有他们。如果说非典是过去时,我们已经渐渐谈忘。那么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状肺炎病毒确实让我们紧张了一把。纵观全球,如此之多的人口,如此之短的时间,将新冠状肺炎病毒控制在可控范围,着实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疫情来临之初,冲到最前线的又是我们的军人和医生,各大军区的军医一批接一批地赶赴疫情一线,舍己救人,夜以继日地与病毒在搏斗,最终控制住了疫情的爆发。
8,国内有哪些军事方面的杂志?
有以下几种: 舰船知识 航空知识 兵器知识 兵工科技 世界军事 军事历史 军事史林 航空史研究 战争史研究 武器装备可以看《兵器》,《兵器知识》,《轻兵器》,《现代兵器》,《舰船知识》,《现代舰船》,《航空知识》等。军事历史可以看《军事史林》,《突击》,《战争史研究》。 个人推荐一下《世界军事》,他的杂志坚持的特点是权威性、真实性、时效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 近年来,《世界军事》曾有大量文章被海外诸多报刊转载,包括世界权威军事期刊《简氏防务周刊》等。 他的总编辑可是一位大校军衔的解放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