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笔画顺序,国字的笔画笔顺
本文目录索引
- 1,国字的笔画笔顺
- 2,"国"字的笔画顺序是?
- 3,“国”的笔画顺序
- 4,过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 5,是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 6,国字的笔画顺序
- 7,“国”字的笔画顺序是如何写的?
- 8,国字的笔顺规则
- 9,国字的笔画顺序
1,国字的笔画笔顺
竖、横折、横、横、竖 、横、点、横。 一、笔画图: 二、读音: guó 三、解释: 1.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徽。~旗。~花。 3.在一国内最好的:~手。~色。 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5.姓。 词组: 1、祖国 [ zǔ guó ] 称自己的国家。 2、国歌 [ guó gē ] 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 3、英国 [ yīng guó ]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4、国家 [ guó jiā ] 统治阶级实行阶级压迫和实施统治的组织。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也以国家为国的通称。 5、国度 [ guó dù ] 指国家(多就国家区域而言):他们来自不同的~。
2,"国"字的笔画顺序是?
先是“口”字部分的,竖、横、竖,(最下面一横是“国”字最后一笔完成)。然后,写“玉”字,笔画顺序是,横、横、竖、横、点。最后,是“口”字部分,最下面一横。 延展资料: 1、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上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乀。 2、笔顺正确与否,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考试时笔顺也很重要。但由于汉字古今笔顺及各地区间笔顺皆存差异,严格来讲,汉字并无绝对正确、统一的笔顺,只能是某一地区一时间内规定的"相对正确"的笔顺。如中国大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3,“国”的笔画顺序
笔顺: 释义: 1、国家:比如:保家卫国。 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 3、在一国内最好的。 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 说文解字: 国,邦也。从囗,从或。 白话文释义:国,诸候受封之地。字形采用“囗、或”会意。 造字本义: 名词,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 扩展资料 相关词组: 1、国庆 [guó qìng] 指开国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是10月1日。 2、国粹 [guó cuì] 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国画、京剧堪称~。 3、国教 [guó jiào] 由国家政权确认并取得统治特权的宗教。如基督宗教在欧洲各国曾长期成为国教。 4、国号 [guó hào] 国家的称号。中国历代因王朝更易,皆改定国号,如汉、唐、宋等。 5、国花 [guó huā] 国家把本国人民喜爱的花作为国家的象征,这种花叫做国花。
4,过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一、过字的笔画顺序是横, 竖钩,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二、基本释义 [ guò ]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 7、探望;拜访:过访。 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 10、传染:这个病过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 三、过的组词有过问、过年、过去、过往、过时、过错、过桥、过失、过节、过关、过冬、过门、越过、经过等。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过,度也。从辵呙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过,经由,经度。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呙”作声旁。 一、过问:对某事表示关注并参加意见。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为报复这个失败,他故意的不过问家事。” 二、过去:离开所在地或经过某地走向另一个地点。 孙犁《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再过去,是一片场院,这是席市。” 三、过往:谓时光过去或流逝。 阿英《自序》:“从这一部纪录里,能以看出离乱时代的一部分人民的流离颠沛的生活状况,以及过往的一年的社会的暗影。” 四、过时:超过一定的时限。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谁知道这家公立医院的麻药针剂已经过时,因此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他受尽痛楚,险些丢掉性命。” 五、过失:因疏忽而犯的错误。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他继续大声地叫喊着,‘我们的过失我们自己担当。’”
5,是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一、是的笔画顺序如下图: 二、是的笔划: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三、造字本义 动词,夏至,太阳当头,适宜农务。 四、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 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 白话版《说文解字》: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于是[yú shì] 连词。表示后一事接着前一事,有时表示因果关系:经过学习,大家懂得了搞好绿化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掀起了植树造林新高潮。 二、横是[héng shi] 表示揣测;大概:他横是快四十了吧?。天又闷又热,横是要下雨了。 三、凡是[fán shì] 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四、仍是[réng shì] 还是要,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前考虑过还是要仍是重要的人物。 五、要不是[yào bù shì] 如果不是:要不是你提醒我,这件事我早就忘了。
6,国字的笔画顺序
“国”字的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横、竖、横、点、横 1、国:guó 2、结构:全包围结构。 3、释义: 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2)把事物写下来; 3)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 4)符号,标识; 5)古时的一种公文; 6)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 7)量词,指打一下 4、组词:国家、博闻强国、国忆、国录、国功、一国耳光。
7,“国”字的笔画顺序是如何写的?
“国”字的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横、竖、横、点、横 1、国:guó 2、结构:全包围结构。 3、释义: 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2)把事物写下来; 3)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 4)符号,标识; 5)古时的一种公文; 6)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 7)量词,指打一下 4、组词:国家、博闻强国、国忆、国录、国功、一国耳光。
8,国字的笔顺规则
国字笔画顺序: 竖、横折、横、横、竖 、横、点、横。“国”规则是先里后外,具体先写外面方框的上面三笔,再写里面的“玉”字,最后写外面大方框的最下面一横。 国家的解释: 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2、国家的体面。 3、比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 国的组词: 1、列国,解释: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 2、国风,解释:《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卫风》等,称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多为四言诗。大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民歌。
9,国字的笔画顺序
国字的笔画数共有8笔,按顺序分别是:竖、横折、横、横、竖、横、点、横 国字的笔画顺序: 国字的由来:“国”字最初读gui,同“龟”字,因为最初黄帝从“洛出书,河出图”得到建立邦国的想法和理念,洛河所出的灵龟所附之图,就是国家九州的思路,具体这邑邦怎么叫,就叫龟gui,而“龟”不好听,就另择字“或”加个框,就是现在在“国”,期间“国”字一直叫“gui”,后来才改成"guo",这就国字的由来。 现代义:国家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袁司马(袁可立)之起废谠论,李司农之裕国宏谟。—《睢州志·艺文》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