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什么意思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每月的十五不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只有十六的时候的月亮才是最圆的。 “十五月亮十六圆”的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每年的农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 扩展资料: 天文学家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 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每逢农历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 到了农历十五,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的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五月亮十六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什么意思

2,15的月亮16圆什么梗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每月的十五不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只有十六的时候的月亮才是最圆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的时候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

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什么意思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
原因是: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落在初一。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农历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农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农历十七。

扩展资料: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样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得很准确。
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

4,“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啥意思?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什么是"望”?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
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

5,“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下一句是什么?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下一句是"要想收获先种田"。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由张藜作词,徐沛东作曲编配,范琳琳演唱,收录于专辑《心愿》中。 原文: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收获先种田,要想登山先探路, 要想致富得开财源, 哎…哎…只要象蜂群不偷懒, 哎何愁秋后蜜不甜, 哎…哎…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饮水先挖泉,要想唱歌先对调, 要想恋爱可得多交谈, 哎…哎…生活的路有苦也有甜, 哎美好的前程走呀走不完, 走呀走不完。 人们用歌词“生活的路有苦也有甜, 哎美好的前程走呀走不完”,希望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日子一天比一天强。 如今在民间每到十五,都会想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会有人以为这是句俗语,其实,这句话是在范琳琳演唱之后由于这首歌广泛流行才有了这句俗语。 事实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原因是,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落在初一。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十七。近十年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日期,于是慢慢就流行了这么一种说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范琳琳1982年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在大连歌舞团任民歌手,后改唱流行歌曲。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以富哲理性的歌词,热烈动感的伴奏,配上范琳琳激情豪放的演唱,使这首歌很快流行,妇孺皆知,不仅赢得人们的青睐,也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推荐,开创的西北风演唱方法触动了中国流行乐坛的“西北风”歌潮。

6,“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句话出自哪里?

  民间有句俗语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意思是在一个农历月中,月亮最圆满的时刻往往不在十五日之夜,而是在十六日的晚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什么是“望”?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

  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望”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十七均属正常,近几年就曾出现过农历十七月最圆的情况,只因没赶上中秋节所在的农历八月,也就没人注意。

7,十五月亮十六圆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并不是十五最圆,而是要到十六的时候……原因如下:  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叫“望”。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这叫“朔”。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来需要29天12小时44分,这叫一个朔望月。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望月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这个道理。由于月亮环绕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均匀,有时快,有时慢,由此,朔望月的长度与其平均值可以相差到6个小时,因此,望月也可以延迟到十七晚上才发生。当然,如果朔发生在初一的清晨,那么望会发生在十五的晚上,因此,望恰好发生在中秋夜的年份也是有的。再换个说法: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

8,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让我们彼此安好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月亮圆又圆,祝愿我们彼此都好,快乐幸福。 农历每个月月亮最圆满的时刻往往不是在十五日之夜,而是在十六日的晚上。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这句话只不过是一种修辞的手法,真正的理解应该是十五、十六的月亮都可能是最圆的,要视乎当月的具体情况。 正因为十五、十六晚上的月亮又亮又圆,人们对八月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又增加了更多的期许,所以觉得八月十五、十六晚上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 扩展资料其实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什么是「望」。就是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到了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光称为「新月」也叫「朔」。 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各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十七。

9,十五的月亮为什么那么圆?

十五的月亮之所以圆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 虽然十五的月亮很圆,但是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农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的凌晨。 对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天文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所以往往十六的月亮看起来更大更圆。 但由于月亮环绕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均匀,有时快,有时慢,因此有时也会延迟到十七我们才能欣赏到圆月。

10,为什么说十五的月亮不圆,十六的圆呢?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从2002年开始直到今年,连续4年,中秋月都圆在农历八月十五。但是从明年开始,连续5年,都不能在八月十五观赏到最圆的月亮。到了2011年,才能赶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根据自1987年到今年19年的统计,十五圆的有7年,占37%;十六圆的有9年,占47%;十七圆的有3年,占16%。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赵之珩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