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视频教程 > 知识库 >

黄鹤楼哪年建成,武汉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本文目录索引

1,武汉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历代屡修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于1985年重建的。 黄鹤新楼共五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整个楼体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 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上,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扩展资料: 黄鹤楼历史沿袭 1、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2、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3、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4、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 5、1981年10月武汉市政府决定根据历史资料重建黄鹤楼。 6、1985年6月落成,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2,黄鹤楼建于什么时候?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1985年重建 记得采纳啊

3,现存的黄鹤楼是哪一年建成的?

现存的黄鹤楼是1985年建成的。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扩展资料: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 (1)黄鹤楼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2)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4,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的?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了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谢谢!

5,湖北的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号称江南三大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记得采纳啊

6,黄鹤楼是何时重建的?

黄鹤楼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85年。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曾作为“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可惜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建好,又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动工,1985年6月11日,黄鹤楼建成对外开放。 据了解,黄鹤楼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被毁了许多次!它有1800年历史,期间兴废建毁达20余次。据说在最后一次食毁于光绪十年间的一场大火。

7,黄鹤楼是那个朝代建的

三国时代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 扩展资料: 黄鹤楼以“黄鹤”为名: 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 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8,黄鹤楼有多少年的历史

现在的建筑是1985年重修的。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现在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9,黄鹤楼有多年的历史?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上,以拥有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而闻名海内外,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武昌最著盛名的古迹和游览地,黄鹤楼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势险要、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位居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以武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原址位于蛇山西麓下黄鹄矶上(武昌桥头附近)。《元和郡县志》载:“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当时黄鹤楼是作战守之用的瞭望楼。《南齐书》有许多与黄鹤楼有关的神话传说,以至后代“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中”。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旅游观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文献记载首推阎伯理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所撰《黄鹤楼记》:“观其矗构巍峨,高标巃嵸,上依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据传李白读后,浩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为之搁笔。千古绝唱,文坛佳话,更使黄鹤楼名噪天下。 入宋,除大量诗文、碑记外,今有界画一幅尚存。从画面看,黄鹤楼已成建筑群体;下瞰大江,雄峙在紧接城墙的高台之上;主楼屋顶单檐十字脊,周围有小轩、曲廊、重檐华亭环绕。元初,有陈孚、冯子振、丁鹤年等咏及黄鹤楼的诗作;此外,有山西永乐宫混成殿壁画一幅(殿完成于1359年)、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藏夏永(元末明初)绘黄鹤楼图各1幅。画面所见,元末黄鹤楼典雅中更显堂皇。 黄鹤楼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在明代嘉靖末年(1566年)、万历十七年(1590年)、崇祯癸未年(1643年)曾3次被毁;4次重建于洪武初年(1368年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隆庆五年(1571年)、万历十七年(1590年)以后。弘治、正德年间整修之后,“光彩炫耀,荡摩天日”,形制也由宫殿式变成“下隆而上锐,望之如笋立”,“制方,而补四隅为园”的隽秀的楼阁式建筑。不仅文字记载详细、确切,且有上海博物馆藏明初安政文《黄鹤楼雪景图》,明谢时臣画黄鹤楼图、明末清初托名仇英的江汉览胜图可供参证。在清代267年间被毁四次,分别为康熙三年(1664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咸丰六年(1856年)、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和大整修6次,分别为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三年之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乾隆元年(1736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同治七年(1868年)。清楼的造型和风格虽有变化,总的形制仍为“其形正方,四望如一”。同治楼平面四方,经削嵌增补为12角,明三暗六层,攒尖顶,共出角36个、48柱、360朵斗拱、72条屋脊,是根据我国传统天文、地理、宗教等数字和观念而精心设计的。造型奇特,设计缜密,时为国内罕见。楼的周围,有仙枣、石照、一览、振衣、奇章、压云、搁笔和西爽亭、涌月台、白云楼等亭台楼阁环绕。黄鹤楼自创建历经1700多年,被誉为天下名楼,吸引历代众多著名文学家、诗人,仅旧志中收录的诗文就多达近400篇(首)。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最后一次毁于大火后,世人曾将奥略楼称为黄鹤楼。

10,武汉黄鹤楼有多少年历史?

142年的历史 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楼共五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黄鹤楼景区荣誉:国家5A级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它两大名楼分别是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它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登黄鹤楼,不仅仅获得愉快,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