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金刚2代怎么样,吉利金刚2代和英伦金刚有什么区别
本文目录索引
- 1,吉利金刚2代和英伦金刚有什么区别
- 2,金刚2代车的发动机怎么样
- 3,汽车前驱动和后驱动有什么区别?
- 4,谈谈前驱动和后驱动有什么区别如题 谢谢了
- 5,吉利英伦的金刚2代怎么样
- 6,吉利英伦金刚2代13款精英版的车怎样
- 7,吉利英伦金刚二代怎么样?准备买个代步,谢谢各位了。实际用过的朋友来回答下.
- 8,英伦金刚二代怎么样?
- 9,我想问问朋友们吉利英伦金刚怎么样啊
1,吉利金刚2代和英伦金刚有什么区别
吉利金刚2代和英伦金刚的区别:百公里耗油不同、配置不同、功率不同 一、百公里耗油不同 1、吉利金刚2代:4.6 升/百公里。 2、英伦金刚:6.10升/百公里。 二、配置不同 1、吉利金刚2代:单碟CD播放机扬声器数量6个电动车窗一触式玻璃升降开关电动后视镜/附转向灯 ,采用BoschM7.9版本最新电喷控制系统,0.29风阻系数,排放标准达到国IV标准,EGR废气回收系统。 2、英伦金刚:采用四门电窗、电调后视镜、六喇叭扩音器的单碟CD系统,采用顶置双凸轮、四缸16气门设计,扭矩 达到了137NM/5200RPM。 三、功率不同 1、吉利金刚2代:69/6000KW/RPM。 2、英伦金刚:78.7KW/6000RP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利金刚2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伦金刚
2,金刚2代车的发动机怎么样
MR479QA
这款发动机是在国外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国际先进的德国BOSCH电子控制技术而成功研制开发的,该机排量1.5L,最大功率为69kw/6000rpm,最大扭矩为128N.m/3000rpm,,采用顶置双凸轮轴,16气门电子顺序点火,在整体性能(包括动力性和经济性)及排放上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如MR479QA的燃油喷射方式为多点式顺序喷射,可以达到“一滴油做一份功”的效果,具有更加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该机排放已优于欧II标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
3,汽车前驱动和后驱动有什么区别?
前轮驱动指汽车设计中,发动机只驱动一对前轮的动力分配方式。现在,大部分轿车都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而在汽车发展的早期,后轮驱动的设计则更为普遍。 前轮驱动的汽车上,发动机一般是横向安装的,即气缸的排列方向与车的行走方向垂直,但是也有少数车型的发动机采用纵向安装。前轮驱动的车辆通常发动机和变速箱也都在汽车前部。 后轮驱动是指汽车设计中,发动机的动力只驱动后轮的动力分配方式,后轮驱动车的前轮在行驶时不产生动力,只起到承重和转向的作用。后轮驱动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一般采用纵向安置,即发动机的气缸排列方向与行车方向平行。发动机多数安装在汽车前部,通过传动轴驱动安装在两个后轮之间的差动器以分配动力到后轮。 后驱和前驱的差异,当然在驱动轮了。前驱就是前面两个轮子拉着车走,后驱就是后面两个轮子推着车走。前驱车的前轮既发挥了牵引的作用,还有转向的作用。那么,前驱车前面必然紧凑,装置复杂。而后驱车的前轮只有转向的作用。显然的,前驱车的轮子的转向的角度,必然没有后驱车的角度大。自然,就算后驱车的前后轴距更长,但后驱车的转弯半径要小。这个也是后驱车灵活的一个原因。 另外,既然前驱车大部分的东西都在前面,所以前驱车的车头更重。由于驾驶员的位置也靠前,所以驾驶感不好。这个也是转向不足的原因之一。显然,后驱车的重心靠后。重心应该在驾驶员位置的后面,所以,在快速并线的时候,后驱车会有那种很“贴”的感觉。也就是驾驶员做出快速并线的两个动作后,感觉车子重心很顺滑的“跟”了过来。当然,这里自然要考虑到,后驱车转向本身就更灵活。 车子是将整个车身通过四个弹簧“悬挂”在四个轮子上的。这个就是悬挂系统。当然,不同的悬挂系统会有不同的表现。悬挂系统的差异,80%应该表现在舒适程度上。如果“弹簧”更硬,显然路感更好,但是不舒服。如果悬挂更软,则车子在过弯的时候,侧倾比较大,但是能过滤小幅震动。从物理上说,硬的弹簧能过滤更低频的震动,而软的弹簧能过滤更高频的震动。车子是放在弹簧上的。那么在急加速的时候,重心是后移的。后驱车的驱动轮在后面,由于重心靠后的下压力使得更大的驱动力可以直接作用于地面。也就是打滑的临界点更高。后驱车在0-60Km/h段,加速更猛。但前驱车的急加速,反而抓地力减轻,所以加速的感觉不好。但是,由于前驱车的重量都靠前,所以这种失去抓地力的情况并不太常见。
4,谈谈前驱动和后驱动有什么区别如题 谢谢了
目前乘用车的驱动形式大多分为前驱、后驱、四轮驱动等。 前轮驱动:就是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 优点:由于前驱操纵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和维修成本也相对较低,目前前置前驱方式已经广泛在普通轿车上使用。 缺点:前驱车在加速或者上坡时,车身重心往后移,因此令前轮相对来说会和地面接触减少,从而减少了附着力,因此获得的牵引力将大大减少;还有,前置前驱会令车身的重量集中在车头,令整车比重不太平衡,从而影响车身在动态中的操控性和平衡性。 后轮驱动: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形象地说就是“推”着车辆前进。 优点:一般操控性好,因为一些组件从前部移到后部,这样大大地改善了汽车的平衡性和操控性,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跑车都采用后驱的原因。 缺点:从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方面考虑,前驱车在转弯时容易发生转向不足,后驱车容易出现转向过度。 四轮驱动:原来主要用于越野车,现在部分轿车上也开始普及,最典型的是斯巴鲁和奥迪的部分车型。 优点:四轮驱动则是更平衡的驱动方式,能有效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等状况。 缺点:由于发动机扭矩被分配到前后轮,因此,牺牲了一部分动力性,而且比较费油。作为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很难说能有明显的区别。 世界上的豪华车几乎都是后轮驱动,中级和微型车基本都是前驱的。前驱车俯着力好,起速快,行车比较稳,利于在城市里行驶.后轮驱动起速慢,舵轮轻,利于跑长途。 前驱车造价便宜,省油,经济实用;但容易产生转向不足,使驾驶员总要弯内推头,说白了,前驱车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过弯时候明显头重脚轻,不适合做激烈的操控动作,但日常行驶是没问题的. 后驱车的造价稍贵一点,但操控灵活,扭力大,但有着转向过度的特性.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反轮修正整车姿态,否则就会失控.后驱车由于驱动方式和造价综合考虑,一般只用在SUV,跑车,高级轿车上.其前后重量分配较前驱车要合理的多. 国内产的 锐志、皇冠就采用后轮驱动。 前驱后驱性能对比 前驱还是后驱?在很多人心中,后驱是豪华高性能的代表。有些车定位不低,却往往因为前驱而被人嗤之以鼻。真的是这样的吗?是因为后驱的技术含量更高吗,那为何早期的汽车都是采用后轮驱动的,雪铁龙刚刚开发出前驱技术的时候,又为何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被广泛采纳?作为车辆的驱动方式,前驱和后驱各有利弊,那么前驱和后驱到底各有哪些优劣,又分别适合哪些车型呢?以下内容将逐一解析。 我们先来看看前驱车优于后驱车的地方。 前驱车的传动效率比后驱车要高。所有的前驱车在设计的时候,不管发动机横置还是纵置,它的重心都偏于前轴,也就是在车头侧,与驱动轮的位置很近,传动距离短。其中又以前横置发动机效率最高,这也是大多数前驱车所采用的布置方式。由于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汽车前轴平行,变速箱与驱动桥是做成一体的固定在发动机旁,动力可以直接通过斜齿轮传递到差速器上,再经变速箱、驱动桥,减速增扭后传递给两根半轴最后驱动车的前轮旋转,显然这种距离最短,且没有经过任何转换的传动效率是最高的。 大多数民用的后驱车,采用的是前置或者前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布置方式,那么动力从发动机经过变速箱出来以后,必须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经万向节传递到后差速器,然后才能从后差速器再分出两根半轴分别驱动两个后轮。这种过长的传动距离是会损失动力的。我们知道,传动轴都是由金属制成的,虽然它的刚度非常大,但仍然存在扭曲的弹性,只不过这种扭曲用肉眼看不出来罢了。当车辆在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的扭力非常大,巨大的扭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轴的时候,传动轴会发生扭曲形变,这种形变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损耗,它转换成热能浪费掉了。因此后驱车的这种结构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燃油消耗也会增加。另外对于传动系统来说,作为运动部件的重量是会影响响应性的,过重的传动部件会导致轮端扭力响应的速度下降。后驱车这种长长的传动轴必须要求传动轴和万向节有很强的韧性和刚性,来克服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巨大扭力,那么传动轴等机构的重量就不得不增加,这个重量与前驱车相比,是要大很多的。因此后驱车会影响轮端扭矩的响应性,很多赛车采用昂贵的碳纤维制造传动轴,就是为了降低传动轴的重量提高响应性,可见这一部件的重要性了。 那么这样就非常好理解为何国内外的大部分车辆都采用前置前驱设计了,普通的民用车,特别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车型,发动机的功率本来就有限,如果在传动系统中再损失一些一部分动力,那么它的实际加速性会明显降低,这显然是厂家和用户都不希望看到的。 车内空间拓展方面,前驱车要好于后驱车。从实车的角度,很多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作为C级车的皇冠,其车内空间甚至不如B级车的凯美瑞,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而宝马3系,则甚至有人把它当作A级车来看待,尽管他的轴距已经达到了2.76米,但它的车内空间甚至不如A0级平台开发出来的骐达。难道是因为追求运动吗?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可以说所有的后驱车的车内空间,都要比同级别的前驱车小,这种小不仅仅是后排多了一个突起的传动轴,而是前后排都是如此。其实这是由于后驱车的特性决定的,而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二者驱动方式不同导致的操纵性差别,使得后驱车必须保证合理的前后配重。 对于车辆来说,重心的分配比是很重要,车辆的重心一般以50:50为最佳配重比,但是这种追求更多的是体现在后驱车上,这并不是因为后驱车讲求运动,而是因为后驱车如果不这样设计,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拿棒球棒来打个比喻,我们都知道,棒球棒是头部比较大,质量比较重,而手握的尾端则比较细,质量也相对轻了很多,那现在我们就把头部作为重心集中的部位,来看前驱车与后驱车的区别。我们把棒球棒比较粗的一段看作是车头,前驱车是前轮驱动,也就是在棒球棒粗的那一端驱动。此时相当于拉动这个棒球棒,我们可以想象,棒球棒将很顺利的按照既定路线运动,不会发生偏转。而且此时就算车轮打滑,前轮失去附着力,只要不是在弯道(比如在上坡的时候打滑),车辆并不会失控,只不过失去前进的动力而已,因此所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大。如果换成后驱车,相当于我们用力推棒球棒的较细的一端使得棒球棒向前走,这个时候,前部重量太大,后部重量过小,车就无法按照即定的轨迹行驶,会出现偏离轨道或者尾部摆动的现象。因此绝大部分后驱车的前后配重都是接近50:50的,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那就是后驱车身上的一切部件都要尽可能的往后布置,以满足后部的驱动要求。那么,发动机的位置就不能太靠前了,只能一再往后延伸。后驱车没有采用前横置布置的,这与传动方式有关,这样一来变速箱就是在纵置发动机的后部,往后延伸以后,会使得变速箱延伸至驾驶舱内。这样一来,前排的空间就会被动力总成的一部分占据。特别是庞大的变速箱,直径非常粗大,需要占用很大的横向空间。这样中控台的宽度,以及前排中央地台的宽度和高度都会增加,而这占用的正好是前排的腿部空间,特别是横向腿部空间。再者,由于是前纵置后轮驱动,车身底部还需要一跟传动轴贯穿始终,一直从动力总成延伸至后轮的半轴。后排"鼓包"让人很是头疼。 那么前驱车呢?前驱车由于其车身是被前轮拖着走的,车头重一些并不会影响到行驶稳定性,那么设计师可以相对自由的拓展乘员舱的空间。这样一来,前驱车在发动机布置的时候就可以将发动机尽量靠前,动力总成不至于像后驱车一样退避三舍,所以前驱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变速箱都是不会占用乘员舱空间的,这样空间拓展就比较理想。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奇怪为何绝大部分中小型轿车都采用前轮驱动方式了,因为在这些车型上本来车身尺寸就非常有限,如果再用后驱技术,乘员空间就非常狭小。当然了,这里所指的小型车只是针对市面上比较多见的量产体积小的经济型家用轿车,而不包括高性能大功率的跑车。由于后驱车的前后配重更加均匀合理,所以操控相对来说也比较灵敏,这个后文会提到。而对于大型豪华车而言,由于其车身体型足够大,为了实现后驱的那些优点。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前驱比后驱好。我们试想一下,车辆正常行驶保持车轮足够附着力的时候,这都没有问题,而一旦车轮因为驱动力过大而打滑,则横向的附着力将失去。此时前驱车没有问题,除了前进的加速度减低以外,并不会出现失控的状态。而后驱车则不同,由于车辆是被推着走的,后轮一旦打滑,没有足够的横向附着力,车辆就会发生甩尾。尤其是雨雪天气驾驶时这种感觉更为明显,对于大多数民用车,特别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轿车而言,易于操纵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种定位的车不能对于驾驶员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这个级别的车基本上会采用前驱。而高级别的车,则通过增加电子辅助设备,缓解这一问题。而对于那种追求性能的超级跑车,本身就是一匹烈马,它要求车主有较高的驾驶技术,因此采用后驱在操纵性方面也不会出现问题。 前驱的优点讲完了,下面说说二者不相伯仲的地方,那就是两种方式的机动性。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实际上,汽车的机动性最主要的表现为最小转弯直径这个参数。 前面提到了采用后驱布置的车型往往要考虑车内空间的弱势而人为的提升车辆外观尺寸,而无形中尺寸的增加会导致整车转弯操控半径的加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后驱车的机动性要差一些。因为按理说,加长轴距后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也会相应的增加,造成车辆的机动性变差,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细心的车友或许会发现,同轴距的后驱车比前驱车的转弯半径要小得多。先从数据上来看,宝马330i的轴距达到2.76米,最小转弯直径为11米,而轴距比它短得多的速腾(轴距2.58米)最小转弯半径仅比它小了0.2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问题的原因,前驱车的两个前轮不但承担着转向的任务而且还要作为驱动轮输出动力,这样一来半轴与车轮和差速器连接的万向节强度和制造工艺都需要很高。由于前驱车的前轮负担过大,万向节的强度是有一定极限的,如果转向角度过大,万向节将无法承担这样的强度而发生损坏,因此前驱车的前轮转向角度是受到这个条件限制的。而后驱车是由两个后轮驱动车辆行驶,两个前轮仅仅起转向作用,由于前置后驱这样的传动方式使整车的动力总成分配的较为分散,车辆的前部放置有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箱,有关动力的部分则被放置在车辆的后部,比如主减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轴,被分成两部分的动力总成由传动轴和万向节进行连接。由于前轮只负责转向并不承担驱动的工作,这样对万向节的强度要求就不怎么高,那么相同强度的情况下,万向节可以满足更大角度的车轮偏转,因此后驱车的转向角度要比前驱车大得多。 从上面的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前驱车虽然前轮得摆动角度受限但由于轴距短,可以实现较小的转弯半径,而后驱车虽然轴距长但可以由前轮转向角度较大来弥补这个不足,来实现车辆较小的转弯半径。两相抵消,前后驱车可以获得相当机动性。 看到这里,恐怕大家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前驱车好啊,在这么多方面都超越了后驱车。那为何还有那么多的车型还是坚持后驱技术呢?别急,下面就要说说前驱不如后驱的部分,而这些不足是某些车型所不能容忍的。 在有效牵引力方面,前驱车不如后驱车。相对于前驱车,后驱车能够提供更大的有效牵引力。注意这里的有效牵引力不是前面说到的传动效率,而是是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中,真正用于牵引汽车运动的那部分力。我们知道汽车的牵引力是发动机提供的,在车轮没有打滑的情况下,这种力量反应在对于车辆的加速上,是与驱动轮与地面产生的静摩擦力相等的。如果不好理解的话,我们可以举一个冰面起步的例子。车辆在冰面上起步加速产生的加速度肯定要比在干燥路面上的小得多,而此时发动机的动力是没有改变的。而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区别,是因为轮胎与冰面的静摩擦力要远远小于轮胎与干燥路面的静摩擦力。 当汽车在加速时,重心后移,此时前轮承担的重量将减小,而后轮承担的重量将加大,也就是说车身前部的正压力就会减小,而车身后部的正压力会增大。根据前面所说的正压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而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了。显然如果此时后轮是驱动轮的话,打滑的几率会小得多,有效牵引力自然就更大些。所以,如果要求汽车有好的加速性能,理论上就应该采用后驱设计,而不是前驱。 在重心分配方面,前驱车显然不如后驱车,这会令车辆在过弯时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别。车辆在过弯时,是要克服车辆直行的惯性。而如果重心分配做到50:50的话,过弯的时候车辆突破极限的可能将会更低,此时重心在车辆的轴心部位,前轮和后轮都没有过大的负担(不考虑后轮在提供驱动力的情况下,实际上后驱车的后轮仍然是更容易突破极限的,特别弯道加速时,这个后面会分析),可以保持较高的抓地力。在前面关于空间拓展的部分已经说到,由于前驱车操纵性较好,不需要过分强调前后配重,那么设计师会从为了更好的空间拓展的角度,往往将重心分配都很靠前。因此前驱车几乎没有做到前后配重50:50的,这样一来它在弯道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转向不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推头现象。而后驱车由于其操纵性方面的问题,不得不将重心分配按照接近50:50来设计,虽然损失了车内空间,但是对于弯道性能方面,就合理多了。 除了重心分配方面的差距,在其他方面,前驱车的过弯极限也要弱于后驱车。前驱车的一个优势就是传动效率高,而要实现这点只有将发动机横置才能体现。但这样一来,发动机和变速箱会占用很大的横向空间,前悬类型的选择也就会有局限性。在中小型的前驱车上,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一般都采用简单的麦弗逊式前悬,虽然普通家用车用麦弗逊式的就够用了,但相比使用多连杆、双叉臂的悬挂形式,操控肯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在B级车型里,类似雅阁这样的,因为车型较大,设计了双叉臂的前悬,但是这种前悬与奔驰或者奥迪的多连杆前悬相比,性能还是有所差异的。或许有人会说:等等,奥迪好像是前驱的哦?没错,奥迪是前驱的,但奥迪在这个方面与后驱相比没有劣势,因为它采用了不多见的前纵置前驱设计。还有一点影响发动机的高度,我们知道驱动轮是要连接半轴的,而前驱车不仅在发动机下要安装变速箱,变速箱以下还要连接半轴,这样就进一步制约了发动机的安放高度,使得发动机位置较高,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车辆前部的重心偏高。 因此在过弯极限上,后驱比前驱有着明显优势。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技术特性看看在极限转弯时,两种驱动方式都将如何表现。在高速过弯的时候,前轮的横向抓地力更为重要,因为前轮是负责转弯的,一旦它失去了抓地,转向也无从谈起。前驱车的前轮既要负责驱动,又要负责转向,也就是说在高速过弯的时候,前轮既要提供让车辆前进的纵向力,又要提供车辆保持转弯轨迹的横向力,显然它的负担是非常重的。而后驱车则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传动半轴在后轮,由后轮来提供纵向力,前轮只负责转向,提供横向力即可。这样即使在重心相同的情况下,后驱车的前轮能获得更多的横向抓地力。因此前驱车的极限值要比后驱车低很多。 我们再来看看前驱车和后驱车在高速过弯时,如果急加速的表现差异。如果从操控特性上来说,前驱车容易出现推头,这是因为前驱车的重心靠前,在过弯时车头较重,受离心力的影响更严重,一旦这种力量达到轮胎抓地的极限,就会出现转向不足。如果此时我们在弯道大力加速呢?这样情况会更糟,转向不足会进一步加剧。由于车辆提速时重心会向后转移,这种对于前驱车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这会导致下压力骤减,如果大力加速很容易让驱动轮发生打滑,此时轮胎的接地面由从静摩擦转变为滑动摩擦,这样一来会使轮胎附着力显着减小,横向抓地力会进一步降低。最终车辆会沿着弯道的外切线以更大的圆弧飞出去...... 后驱车因为重心分配接近50:50,发动机纵置利于安装更好的悬架系统,后轮驱动能有利于提高驱动轮的抓地力。当进入极限过弯的时候,如果不急加速,后驱车的过弯极限速度是要远高于前驱车的。但是前置后驱车也有个毛病,那就是操纵稳定性不好,在过弯急加速的时候容易出现转向过度。其实这很好理解,极限过弯的时候,后驱车的前后配重接近50:50,也就是前轮和后轮的横向抓地力相当。此时如果急加速,特别是对于大排量车或者路面附着力偏低的时候,后轮会出现驱动打滑。基于前面前驱加速打滑的原理,后轮的抓地力会迅速下降,从而后轮没有足够的横向抓地力来是车尾保持预定轨迹行驶,车的尾部沿着圆弧的外切线发生滑移,这就形成了转向过度。 总结: 前驱后驱无所谓谁更好谁更差,它们各有优劣,各自适合自己对应的车型。因此根据车型的定位采用合适的布置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估计没有人会觉得一台polo采用FR是合适的吧,但如果有人把法拉利430改为前驱则肯定被看作是疯子。而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车型呢,比如锐志和凯美瑞,价格相近,排量差别也不大,却是一个后驱一个前驱,这就要看您的需求了,知道了上面这些特性的需求,哪台更适合您,已经不存在疑问了。
5,吉利英伦的金刚2代怎么样
1.节能。金刚2代在理性消费者的候选车中名列前茅,因为金刚2代在节油方面给消费者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百公里(60km/h)等速油耗仅4.6L,处于同级别车型领先水平。
0.29超低风阻系数——风阻系数降低10%,燃油消耗量至少节省7%。当轿车以80千米/小时的时速前进,有60%的耗油是用来克服风阻的;在时速200km/h以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所有行车阻力的85%。即使风阻系数只相差0.01,也会给油耗带来明显的变化。金刚2代的楔型外观、车侧深斧切面设计简洁洗练,更有高腰立体棱线,富有力感,令车侧更显浑厚饱满。整车0.29超低风阻系数。有效降低车体行进阻力,节省油耗。
2.外形上金刚2代看起来比老款金刚更动感时尚,前脸和上代形成了很好的区分,一条横幅条镀铬隔栅变成了3条,因此金刚2代看起来像奔驰C级,贵气流露。横幅条镀铬格栅覆盖整个进气口,锐利的鹰眼大灯炯炯有神,近光透镜设计使前大灯显得更加剔透。吉利金刚2代各项配置都比较全面,安全配置有ABS+EBD,双安全气囊,前排预紧式安全带,后排安全带,防爆防漏油箱,四门防撞钢粱。
3.金刚2代在外形上比较硬朗,线条以直线条居多。外形整体感觉还是比较简洁清爽的,初看似乎与某些世界名车有着某种关联,但是细节却没有一点抄袭附和的痕迹。金刚2代的安全性能较金刚有所提升,达到了C-NCAP的四星级安全标准、怠速噪音也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突出,燃油经济性也非常不错。
三处评价,希望对您有帮助。
6,吉利英伦金刚2代13款精英版的车怎样
1.节能。金刚2代在理性消费者的候选车中名列前茅,因为金刚2代在节油方面给消费者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百公里(60km/h)等速油耗仅4.6L,处于同级别车型领先水平。 0.29超低风阻系数——风阻系数降低10%,燃油消耗量至少节省7%。当轿车以80千米/小时的时速前进,有60%的耗油是用来克服风阻的;在时速200km/h以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所有行车阻力的85%。即使风阻系数只相差0.01,也会给油耗带来明显的变化。金刚2代的楔型外观、车侧深斧切面设计简洁洗练,更有高腰立体棱线,富有力感,令车侧更显浑厚饱满。整车0.29超低风阻系数。有效降低车体行进阻力,节省油耗。 2.外形上金刚2代看起来比老款金刚更动感时尚,前脸和上代形成了很好的区分,一条横幅条镀铬隔栅变成了3条,因此金刚2代看起来像奔驰C级,贵气流露。横幅条镀铬格栅覆盖整个进气口,锐利的鹰眼大灯炯炯有神,近光透镜设计使前大灯显得更加剔透。吉利金刚2代各项配置都比较全面,安全配置有ABS+EBD,双安全气囊,前排预紧式安全带,后排安全带,防爆防漏油箱,四门防撞钢粱。 3.金刚2代在外形上比较硬朗,线条以直线条居多。外形整体感觉还是比较简洁清爽的,初看似乎与某些世界名车有着某种关联,但是细节却没有一点抄袭附和的痕迹。金刚2代的安全性能较金刚有所提升,达到了C-NCAP的四星级安全标准、怠速噪音也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突出,燃油经济性也非常不错。 三处评价,希望对您有帮助。
7,吉利英伦金刚二代怎么样?准备买个代步,谢谢各位了。实际用过的朋友来回答下.
金刚车的安全防护
立体动态的主动安全防护系统。金刚采用国际知名品牌SABS公司最新 吉利金刚
版Mak6.0的先进ABS和EBD,整车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刹车组采用了前盘后鼓刹车系统,(前)大型通风碟式制动盘,(后)间隙自动调整鼓式。配有9英寸真空助力器,减少司机的刹车用力,制动更加轻松。与竞争车型相比金刚更具有高制动性能:50km/h的制动距离仅13米,比国家标准还低6米。晶钻菱形头灯组采用高分子聚合材质的灯罩,穿透性好,照射强度更高,而且更耐磨、抗压性更好,质量更轻,采用百年照明技术的飞利浦灯泡,品质更可靠,配合高曲率反光镜面,可提供3000cd的光照亮度,提高了在光线不好环境中的行车安全。金刚的高位刹车灯由六高效能灯泡组成,更加醒目亮眼,为后部车辆提供更早的预警,减少后面车辆追尾的危险,提升自身的安全性。 固若金汤的被动安全防护系统。金刚整车设计时采用全面的CAE有限元分析,全面提升车身在振动和安全方面的性能。全金属封闭式承载车身整体刚度大,大量采用高张力钢板,吸能区环绕高刚性车身,可将撞击力道通过精确的分散路径进行有效地传达消弥,从而减轻驾乘人员所受的冲击力。由特殊高刚度横梁及高刚度杠组成的复合式防撞钢梁,配合高强度的A、B、C柱设计,极大提升了车身侧面的保护能力。天窗部分通过特别的强化处理来强化局部的受力程度,免除选择天窗版的后顾之忧。A、C柱下、车舱前后口的加强口字钢梁,在发生前、后部碰撞时,为驾乘舱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大量采用先进的多层焊技术,整车多层焊之处达30%,最多达到6层,焊接处密度大、强度高,提升了多层焊车身的安全系数。 通过Bosch(前座防护气囊)控制系统电感器的精确感应,并结合断油 吉利金刚
装置,根据传感器的数据传输迅速作出正确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正面冲撞对驾乘人员所造成的伤害。 防爆防漏塑钢工程油箱,采用特殊塑钢材质,强度高,一旦遭受撞击,可以防止破裂及火花产生。 前座预张紧式安全带,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在驾乘人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避免由于惯性使驾乘人员与方向盘、仪表板和玻璃窗等发生碰撞而导致受到伤害。在前部发生剧烈撞击时,可溃缩式转向柱可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向内溃缩,避免转向柱向驾驶者方向位移而造成伤害,以保护驾驶者安全。发动机的安装采用下托架的新结构,并采用了特殊的连接方式,能确保在发生前方剧烈撞击过程中托架后移,从而促使发动机前倾,以减少发动机部件位移对人员的损伤。 另外金刚能自动诊断发动机运行中产生的故障,提升驾车安全,避免延误对小故障的处理而引起更大的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故障码显示在倒车雷达显示屏上,方便车主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油耗还可以,跑得好0.4元/KM~~~~~~~~~~~~
8,英伦金刚二代怎么样?
首先我要告诉你,这两款车不在一个价位区间不是很好比较,不过最近网上曝光C30的小毛病挺多的,如减配问题、空调制冷问题、发动机冷车时抖动异响等。我就说一下金刚2代这款车吧,绝对是值得购买的。首先,节能。金刚2代在理性消费者的候选车中名列前茅,百公里(60km/h)等速油耗仅4.6L,处于同级别车型领先水平。其次,外形上金刚2代看起来动感时尚。而且吉利金刚2代各项配置都比较全面,安全配置有ABS+EBD,双安全气囊,前排预紧式安全带,后排安全带,防爆防漏油箱,四门防撞钢粱。还有,金刚2代金刚2代的安全性能达到了C-NCAP的四星级安全标准、怠速噪音也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突出,燃油经济性也非常不错。所以说,金刚二代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9,我想问问朋友们吉利英伦金刚怎么样啊
吉利金刚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国产紧凑车型,外形设计简洁,棱角分明,车身紧凑,燃油经济性较好,性价比高,适合第一次买车的消费群体,也是适合一般家庭使用。不足之处:内饰做工粗糙,用料偏硬;底盘悬挂舒适性较差,操控性不佳;空间局促,安全配置不足,缺少自动挡;异响、抖动、漏油、噪音等维修问题较多,4S店整体服务质量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