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铁路

南昆铁路的简介
南昆铁路新建工程包括建筑长度为863.21公里的正线及配套工程;引入南宁、昆明两个枢纽的工程和全线电气化工程。南昆铁路是在艰险山区修建的一条长大干线。铁路从北部湾海滨爬上云贵高原,相对高差达2010米,实属罕见,其中因江河跨越,还有八次大的起伏。全线修建桥梁447座,隧道258座,工程艰巨复杂。其中将有一些工程项目创造出中国铁路建设的多项记录。如,高达183米的清水河大桥是我国铁路最高桥。板其二号桥成为中国第一座铁路弯梁桥。八渡南盘江大桥的百米高墩,改写了中国既有桥梁70米高墩的记录,高墩上的V型支撑更是在我国铁路桥上首次采用。9392米长的米花岭隧道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单线隧道。铁路通过膨胀土(岩)、岩溶、软土地区、泥石流、滑坡多发区和八度地震区,促使地基处理和新型支挡结构采取多种高水平的技术对策。家竹箐隧道的高瓦斯地层、高应力地区长隧掘进,极大提高了中国隧道物探超前预报和防灾技术。这些新技术经过科研和实践,把我国筑路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南昆铁路东段于1990年12月24日率先动工,1991年12月19日,西段开工。1993年4月18日,贵州段开工。黔、滇、桂“三头并进”,在1997年底完成全线配套并交付运营。 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西至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北接贵州省盘县红果镇。全长896公里。共有车站95个。贵州省境内工程共有桥梁111.5座(其中大桥、特大桥67.5座),涵渠343座,隧道104座。共设26个车站。云南省境内共有桥梁121.5座(其中大桥、特大桥51.5座)涵渠809座,隧道81座。共设25个车站。 ①建成国际上首座深基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为西南山区铁路选线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钢梁也不再是铁路大跨桥梁的唯一选择。②首次采用矩形空心墩体及箱形墩梁正交连结的结构,应力分布状态较好,有效解决了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③首次突破宽跨比1/20的限值,整体结构的横向第一自振周期71不大于1.7秒和跨中水平挠度??<L/4000可作为两个主要的衡量指标。④梁部顶板横向预应力束采用曲线布束形式,对横框应力有较好的改善。 ①创造和使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54m深基施工中采用了分部台阶开挖微裂松动爆破技术,保证了坑壁的稳定。②采用3M高大块整体翻模技术.混凝土灌注平均进度达到1.5M/D,连续7天达到1.75M/D,混凝土外观质量好.几何尺寸正确,百米高墩墩项中线误差控制在5MM以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③首次完成了百米高墩大体积O号梁段的整体浇筑,在百米高墩上成功地对长12M、高9.6M、宽8.1M近400立方米的O号段实施连续44小时一次浇筑。④合拢段采用顶梁、体外支撑、钢楔和临时预应力束锁定制作的桂篮在国内属领先水平。⑥总结一套大跨度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优质、高速、安全悬灌施工的新工艺,创造了悬灌施工梁体平均施工周期5.6天/节段的国内最高纪录,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⑦采用桥面排水坡与梁体一次成型.优化了施工工序,且成型的梁面排水坡与箱体为一整体,混凝土质量优良。⑧研制长距离泵送高标号混凝土及微膨胀混凝土新技术,解决了混凝土管内粘滞性和泵送离析的问题。⑨开发一整套施工托架、支架与挂篮结构试验千斤顶等效加载技术,采用此技术对临时性钢结构进行试验,具有简单、经济、快速、可靠、试验数据准确的优点。 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参与设计,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施工。
云南铁路的昆河铁路
昆河铁路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原为滇越铁路北段,全长464千米,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现仍为米轨轨距,即窄轨铁路。 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南到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全长468公里。共有车站62个。昆河铁路,又称滇越铁路。建于1904-1910年。是我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目前我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该线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1942年),为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从越南北犯我国,曾分段拆除近250公里,余者亦不通车。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修复工程,1957年全线通车。线路自昆明北站向东引出,过水晶波站折向正南,经宜良、开远、蚂蝗堡到中越边界重镇河口县。沿线既有崇山峻岭,茂密森林,又有大河小溪,涓涓流水;既有沃土良田,五谷丰登,又有广阔草原,百花盛开。雨水充沛,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是旅游的好地方。 继俄、德两国之后,法国夺取了滇越铁路的控制权。滇越铁路全线分南北两大段。南段在越南境内,称越段,长389公里;北段在中国境内,自老街跨越红河进入河口,经碧色寨到昆明,称滇段,长469公里。越段于1901年动工,1903年告成。滇段于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艰巨,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占滇段全长的36%。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