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造
《汉阳造》
✅豆瓣评分:7.6 ✅剧情简介:《汉阳造》是一部讲述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钢铁厂——汉阳造的故事。该厂在20世纪初期初次建立,历经多次战争与重建,最终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意义深远的价值与纪念。该剧通过展现钢铁生产的繁琐细节,让观众感受到了工业发展的厚重感,也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留下了有力的记录。💪🏻🔨🌟
汉阳造的解释
汉阳造的解释指旧 中国 汉阳兵工厂制造的长枪。 曹丹辉 《在一九三一年间》:“我们红六十四师已全部改装,把梭标和八百多支土造的‘单打一’,全换成五响快枪--汉阳造了。” 王统照 《银龙集·五十元》:“我放过几回,一样同汉阳造用,准头不坏。” 词语分解 汉的解释 汉 (汉) à 天河:银汉。云汉。气冲 霄汉 。 成年男人: 汉子 。老汉。 中国人数 最多 的 民族 :汉族。汉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汉阳造步枪
汉阳造步枪 汉阳造步枪 口径:7.92mm 全长:955mm 重:3.166k 表尺射程:1800m 在辛亥革命一直到到抗美援朝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史 汉阳造圆形是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由于该枪存在着许多问题,1898年德国军方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将其取代,该步枪则被卖到中国的清政府。 由于清政府对“毛瑟”品牌的迷信,德国的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为毛瑟步枪,并卖给了当时的清政府。1896年,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枪,并且定名为“八八式”;1904年,汉阳兵工厂对其进行改进。 优缺点 优点:杀伤力大,便宜。 缺点:退弹困难,易炸膛。 汉阳造步枪自清朝开始就已经装备到了士兵的手中,一直到抗美援朝,它都在发挥着作用。不论是军阀混战、大革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有它的身影。到了今天,汉阳造步枪早已停产,但他仍是非常有名。 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当时中国军队其他的几种步枪。
汉阳造步枪
汉阳造步枪
汉式(汉阳造)步枪
作业原理:旋转枪栓,双前栓榫锁定,手动
弹匣容量:外露单排弹仓,5发,曼里夏式弹匣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口径:7.92mmx57
枪管长度:29.13"
枪重: 4.14 kg
相容性: Commission Rifle
制造厂:兵工署第21工厂 制造年代: 1941
目前状态:古董
从1895年开始,湖北枪炮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
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武汉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抗战时其步枪厂於1938年交与21厂,因此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卍字厂徽及『汉式』字样。
汉阳造与88式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上护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则参考了98式步枪,改进了照门,通条改放在护木之中等。
由於生产时间长远,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役不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内。根据当年在新军第八镇(师)21标一个士兵的回忆,当年第八镇的步枪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因此,1911年10月10日晚上,程定国所开的第一枪,用的应该是汉阳造,由此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本枪为21厂于1941年生产,因此可能历经抗战,国共之战,甚至可能远征过韩国,曾与美军对垒。如今终得休,在火器堂中与其外祖父级的德国88式步枪一同安享天年。
汉阳造与“开国第一枪”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为革命党准备了充足的武器,在他死后两年,他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1907年,清政府决定全面编练新军,全国分成三十六镇(师)。湖北应编两镇,至1911年,仅编成第八镇及二十一混成协(旅),由原张之洞所在的自强军改编,除火炮外,轻武器多由汉阳兵工厂所造并配发使用。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晚8时许,坐落于武昌城南的新军第八镇工程营房里,革命党人打响了锋锐直指清王朝的武昌首义第一枪。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后队正目(班长)、革命党人代表熊秉坤在武昌领导新军起义,拉开了武昌首义的序幕。在里应外合、未受抵抗的情况下,当晚轻取楚望台军械库,得到所存储的德、日及汉阳造步枪近两万支及弹药无数。经一夜浴血激战,攻克湖广总督署和湖北藩署。革命军与清军在汉口及武昌均发生激战,兵工厂所在之汉阳尚称稳定,驻汉阳之新军四十二标第一营党代表胡玉珍于11日起义,举右队队官宋锡全为指挥官,占领兵工厂,以王金山为工厂总理。接收工众3000余人,步枪7000 把,子弹5百万发,山炮150门,炮弹6000发。并全力赶造枪械以助革命,每昼夜可出步枪60支,子弹3万发,炮弹1-2千枚。
工程营宿舍是砖木结构的两层营楼,上面为士兵寝室、底下为马厩,营楼之间有一公尺半宽的通道连接。工程八营后队的三个排驻在同一座营楼上,一共有9个棚(班)。
10日晚,后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带了两个枪兵巡营,来到第5棚时看到该棚正目金兆龙正武装整齐的半躺在床上擦枪,便厉声问道:“你为何现在擦枪?”金兆龙回答“以防不测。”陶启胜大怒:“你想造反?给我绑起来。”两个手下上前扭住金兆龙。一旁的棚兵程定国举起汉阳步枪射击,击中陶启胜的腹部,陶带伤逃跑,后来在家中因伤重死亡。
程定国虽有开国第一枪之功,后因支持袁世凯,为国民党人沉杀于长江中。熊秉坤则因孙中山在革命成功之后,曾有一次介绍他说:“他就是开第一枪的人”,因此在多数史料中记载他为辛亥革命发射了第一枪。
工程八营旧址在今日武昌紫阳湖东侧(现湖北省总工会院内),在解放初尚存有3栋平房,解放后按原貌进行了重修,其中两栋改修。现当日营楼均已不复存在,操练的场地也建了高楼。1987年10月10日,武汉市政府在此立纪念碑。碑高4米余,麻石砌成。上方是大理石雕成的三支汉阳造步枪,三足鼎立;碑座的正面刻有“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发难处”字样,两侧为九角十八星旗,背面刻有记述工程营发难始末的碑文。
由此,开始时一波三折的汉阳造八八式步枪,一帆风顺,一直生产到1944年,经历了半个世纪,其寿命超过了任何一种曾在中国生产过的武器。
1938年2月,汉阳兵工厂改称第1兵工厂,后因日军逼近武汉,奉令迁往湖南辰溪,将制炮厂交给炮兵技术处,后成立50厂忠恕分厂。并将制枪厂并入民国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当时在四川重庆,原南京金陵兵工厂),继续生产88式毛瑟步枪。
1946年,因抗战胜利,兵工复员,该厂于9月奉令结束。
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由清朝新军开始,北洋军、北伐军、中央军、红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的中国部队。到了八年抗战,抵御外侮,可算是老树开花又逢春。直到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有许多部队持着汉阳造,在冰天雪地中与十六国联军拚杀。